粉刺分類
粉刺一般可分為:閉合性粉刺、開放性粉刺、發炎性粉刺。[2]
閉合性粉刺
粉刺中角質性鱗屑,呈空心層緊密填塞。管腔大,不規則型,含有大量痤瘡丙酸桿菌。粉刺上皮拉長變薄,皮脂腺腺泡萎縮、變小。皮脂腺導管完全角化變成粉刺壁的一部分。閉和性粉刺通常不大於2mm,一般需5個月到達生長頂峰。它們以後的發展有兩個變化:1、破裂,引起發炎性粉刺2、變成開放性粉刺。[1]
開放性粉刺
粉刺增大時角質細胞的產生並不減弱,若不破裂角質團塊的繼續積聚將迫使開口處擴大,角質團塊的頂端暴露出來,形成開放性粉刺。其厚度可達5mm或更大。可溶性物質和皮脂通過開口處排出。開放性內物質硬、乾燥,而閉合性粉刺內物質軟、呈糊狀。[1]
發炎性粉刺
由粉刺破裂而成,有膿庖、丘疹和結節三種類型。膿庖表淺,局部炎症累計粉刺上皮的上部,接近皮膚表面處。丘疹有更多、更深的粉刺結構萎陷,角質碎屑進入附近真皮層。丘疹持續在皮膚上的時間越長,愈後越容易使皮膚上留有瘢痕,因為膿腫可向下通過真皮層脂肪組織,因而形成瘢痕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