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1-30 16:45

  (一)發病原因

  先天性靜脈壁薄弱和靜脈瓣膜結構不良是發病的主要原因。重體力勞動、長時間站立和各種原因引起的腹腔壓力增高等,均可使瓣膜承受過度的靜脈壓力,在瓣膜結構不良的情況下,可導致瓣膜關閉不全,產生血液反流。由於淺靜脈管壁肌層薄且周圍缺少結締組織,血液反流可引起靜脈增長增粗,出現靜脈曲張。由於下肢靜脈壓的增高,在足靴區可出現大量毛細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產生色素沉著和脂質硬化。由於大量纖維蛋白原的堆積,阻礙了毛細血管與周圍組織間的交換,可導致皮膚和皮下組織的營養性改變。

  (二)發病機制

  靜脈曲張的主要血流動力學變化發生在小腿肌肉的收縮期,由於保護血液單向流動的靜脈瓣膜遭到破壞,深靜脈血液逆流入淺靜脈系統、在肌肉收縮期形成的深靜脈壓力高達20~26.7kPa,由於淺靜脈周圍缺乏肌肉筋膜的支持,而僅為皮下的疏鬆結締組織包繞,再加上靜脈壁本身薄弱,因此導致靜脈的增長、變粗,出現靜脈曲張。

  Barnandl和Browse的研究表明,在下肢靜脈曲張的色素沉著區和脂質硬化區,有大量的毛細血管增生。並且由於毛細血管內皮細胞間孔徑的增大,導致滲透活性的粒子,尤其是纖維蛋白原的大量漏出,而此時靜脈的纖維蛋白溶解能力下降,於是大量的纖維蛋白在毛細管周圍堆積成鞘,阻礙了毛細血管與其周圍正常組織間氧氣與養分的交換,於是在皮膚和皮下組織出現了營養性變化。

皮下硬結相關文章
皮下組織硬結的鑑別診斷: 1、皮下脂肪粒:脂肪粒是一種長在皮膚上的白色小疙瘩,約針頭般大小,看起來像是一小個白芝麻,一般在臉上,特別是女性的眼周。脂肪粒的起因是皮膚上有微小傷口,而在皮膚自行修復的過程中,生成了一個白色小囊腫。也有可能是由於皮脂被角質所覆蓋,不能正常排至表皮,從而堆積與皮膚內形成的白色顆粒。 2、皮下指頭至鴿蛋大的腫塊結節:裂頭蚴病臨床表現皮損為位於軀幹或下肢皮下的指頭至鴿蛋大的
發布於 2024-01-30 16:52
0評論
1.局部熱敷熱敷可幫助擴張血管,增強血細胞吞噬和新陳代謝功能,以改善血運情況,同時可減弱痛覺神經興奮性,幫助改善肌組織缺氧及炎性水腫情況。具體方法:先將紗布或毛巾置於60℃的熱水中浸熱,取出擰至不滴水後,輕敷於硬結部位,用保鮮膜覆蓋,再放置熱水袋或用大毛巾包裹以保溫,熱毛巾每10分鐘更換一次,每次30分鐘,每天2次,通常7天便可見效。但必須注意的是,若是剛打完針不久,不能立即熱敷,必須待6小時後
發布於 2024-01-30 16:59
0評論
1、多發生於持久從事站立工作或體力勞動的人; 2、凡有單純性靜脈曲張家族史者,大都在青春期以後不久發病,因而在兒童和少年時期,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在增強全身體質的條件下,加強靜脈管壁; 3、保護淺靜脈的措施有 (1)長期從事站立工作或強體力勞動者,宜穿用彈力襪套保護,使淺靜脈能處於萎陷狀態; (2)長期從事站立工作者,應經常走動,多做踝關節的伸屈活動,以減輕淺靜脈內的壓力; (3)改善勞動條件
發布於 2024-01-30 17:05
0評論
術後需注意: (1)勞動或活動時穿彈力襪或使用彈力繃帶包紮,防止外傷。 (2)勞動或活動1小時後應將患肢抬高片刻,以促進靜脈迴流,減輕曲張靜脈內壓力,防止破裂出血。 (3)術後需臥床7-10天,患肢抬高略超過心臟水平。 (4)切口滲血嚴重者加蓋敷料、局部加壓包紮。 (5)術後24小時制動,用彈力繃帶加壓包紮,次日逐漸放鬆,同時進行足、趾活動。 (6)保持傷口敷料清潔、乾燥。 (7)按醫囑使用抗生
發布於 2024-01-30 17:12
0評論
肛門皮下膿腫是位於肛管皮下及肛門周圍皮下間隙的膿腫,為最常見的一種膿腫,常發生在肛門邊緣(肛門周圍間隙),故又名肛門旁皮下膿腫或肛周膿腫。膿腫一般不大,病人全身性感染症狀較輕,而局部疼痛劇烈,表現為持續性和搏動性,受壓或咳嗽時疼痛加重。通過局部檢查,可發現肛門旁有明顯紅腫、硬結或觸痛,如膿腫已侷限成膿,可有波動感。這種膿腫,如未及時切開,常有三種發展狀態: 1.膿腫自行潰破,多數由肛門周圍皮膚
發布於 2024-01-03 14:19
0評論
根據最新統計結果表示,肛腸疾病已經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一些精準的手術也更加完善,同時參與手術的人群也是越來越多。為此我們有幸走進青島肛泰肛腸醫院的肛腸外科,由專家為大家解析肛周皮下膿腫切開引流術的具體情況。 適應證:位於表淺的膿腫,容易出現波動。直腸粘膜下膿腫,通過肛門指診或直腸鏡也易發現。但在肛提肌以上的骨盆直腸間隙膿腫,如未穿入淺層,則不可能發現波動,病側臀部僅可見皮膚變紅、水腫、具有硬結,
發布於 2024-01-03 14:46
0評論
皮膚防禦能力差(30%): 新生兒的皮膚薄嫩,皮膚防禦能力及對炎症的反應均差,淋巴結屏障功能也不完善,局部皮膚在冬季又易受壓潮,不易保持清潔,故細菌容易從皮膚受損處侵入,引起感染。 細菌感染(25%): 新生兒極易受細菌感染而發生皮下壞疽。感染的細菌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亦可偶為綠膿桿菌、草綠色鏈球菌等。併發敗血症時,血培養可得陽性結果。 物理刺激(23%): 新生兒長期仰臥位,被服的磨擦、大小便
發布於 2023-06-01 16:01
0評論
典型症狀:足趾皮膚髮黑(73%)高熱(71%)皮膚壞死(70%)腹瀉(70%)黃疸(65%)腹脹(65%) 1.局部症狀 好發於身體受壓部位,以臀部和背部多見,枕部,骶部,頸部,腿部和會陰部亦可發生,其特徵是: (1)起病急,局部皮膚溫度增高,呈紅色,稍有腫脹,質硬,界限不清;指壓部位變白。 (2)皮膚與皮下組織分離:數小時內病變迅速擴展,1天內可擴散至大部或全背,皮膚變軟,中心區的顏色轉為暗紅
發布於 2023-06-01 16:08
0評論
要切實做好新生兒臥室的衛生工作,室內一天通風2-3次,避免對流風,清潔地面時以溼式擦掃為主,避免呼吸道感染者接觸新生兒,必須接觸者戴口罩,注意新生兒的皮膚清潔,每日洗澡,勤換尿布,便後用溫水沖洗擦乾,並塗鞣痠軟膏,防止紅臀。 尿布力求鬆軟,防止皮膚擦傷;及時更換被尿,糞汙染的尿布,糞後清洗臀部皮膚;注意產房,嬰兒室及嬰兒用具的消毒,呼吸道感染人員(家長,工作人員)應暫時避免與嬰兒接觸,保護嬰兒健
發布於 2023-06-01 16:15
0評論
1、手術或激光手術切除.西醫手術或激光手術切除。如果術前有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則應首先控制炎症,後期再安排手術。弊端,容易遺留疤痕,易復發。手術的整個操作過程是:手術中可在與囊腫相連的皮膚,尤其是見到導管開口時,沿著皮紋方向設計梭形的皮膚切口,連同囊腫一起摘除.分離時應特別小心,囊壁很薄,應當儘量完整地摘除.因為在皮下,操作起來非常有難度,稍不小心如果殘留囊壁,則易於復發. 2、術後服用消炎藥治
發布於 2023-12-16 23:2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