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1-03 14:19

  肛門皮下膿腫是位於肛管皮下及肛門周圍皮下間隙的膿腫,為最常見的一種膿腫,常發生在肛門邊緣(肛門周圍間隙),故又名肛門旁皮下膿腫或肛周膿腫。膿腫一般不大,病人全身性感染症狀較輕,而局部疼痛劇烈,表現為持續性和搏動性,受壓或咳嗽時疼痛加重。通過局部檢查,可發現肛門旁有明顯紅腫、硬結或觸痛,如膿腫已侷限成膿,可有波動感。這種膿腫,如未及時切開,常有三種發展狀態:

  1.膿腫自行潰破,多數由肛門周圍皮膚穿破,形成低位肛瘻;

  2. 膿液可向上穿過肛門周圍筋膜,蔓延到一側或兩側坐骨直腸窩,形成坐骨直腸窩膿腫或蹄鐵形膿腫;

  3. 膿液也可向內由肛竇穿出,形成內瘻。

皮下膿腫相關文章
根據最新統計結果表示,肛腸疾病已經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一些精準的手術也更加完善,同時參與手術的人群也是越來越多。為此我們有幸走進青島肛泰肛腸醫院的肛腸外科,由專家為大家解析肛周皮下膿腫切開引流術的具體情況。 適應證:位於表淺的膿腫,容易出現波動。直腸粘膜下膿腫,通過肛門指診或直腸鏡也易發現。但在肛提肌以上的骨盆直腸間隙膿腫,如未穿入淺層,則不可能發現波動,病側臀部僅可見皮膚變紅、水腫、具有硬結,
發布於 2024-01-03 14:46
0評論
1、肛門腺感染。肛門腺開口於肛管直腸交界處的肛竇內,肛竇呈漏斗狀向上開口,易損傷及細菌的侵入而引起感染。肛竇一旦感染後,會引起感染化膿,炎症向肛周的間隙內擴散,因為肛周間隙抵禦細菌感染的能力差,感染易於在這些間隙中擴散,形成不同部位的膿腫。 2、全身抵抗力減弱。如糖尿病、年老體弱、過度疲勞、以及結核患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肛周膿腫,直腸癌患者也可發生肛周膿腫。 3、肛門局部刺激和損
發布於 2024-01-03 14:39
0評論
一、感染流膿 這種疾病長時間不治療會出現破潰,造成患者肛門出現流膿。也比較容易出現感染症狀。肛門出現感染容易引發肛瘻疾病發生,對身體的危害比較大。 二、膿腫患者肛門出現墜脹疼痛 造成膿腫患者肛門出現墜脹疼痛,出現這種症狀的患者在排便的時候會比較困難。疼痛厲害造成患者不敢排便,長時間下去,容易引發便秘疾病發生。 三、肛周的毛囊炎 這種疾病好發於尾骨及肛門周圍,有排膿的外口和短淺竇道,特徵是在外口內
發布於 2024-01-03 14:32
0評論
①腫痛:腫塊逐漸變大,就會出現疼痛和腫脹,導致患者坐立不安、失眠、寢食難安等等。 ②瘙癢:膿腫潰爛,流出膿汁,刺激肛門周圍的皮膚,肛門處就會出現紅斑、紅疹等等,從而引發瘙癢和肛門溼疹。 ③流膿:瘻管內會流出膿汁,這樣根據瘻管的大小和數目來決定的,膿液經常刺激瘻管,引發炎症,就出流出黃黃的並伴有惡臭的膿汁,長久得不到治療,瘻管內的膿液會排盡,形成新的瘻管,膿液就會急劇增多,肛門處就會出現紅腫和腫脹
發布於 2024-01-03 14:26
0評論
(一)發病原因 先天性靜脈壁薄弱和靜脈瓣膜結構不良是發病的主要原因。重體力勞動、長時間站立和各種原因引起的腹腔壓力增高等,均可使瓣膜承受過度的靜脈壓力,在瓣膜結構不良的情況下,可導致瓣膜關閉不全,產生血液反流。由於淺靜脈管壁肌層薄且周圍缺少結締組織,血液反流可引起靜脈增長增粗,出現靜脈曲張。由於下肢靜脈壓的增高,在足靴區可出現大量毛細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產生色素沉著和脂質硬化。由於大量纖維蛋白
發布於 2024-01-30 16:45
0評論
皮下組織硬結的鑑別診斷: 1、皮下脂肪粒:脂肪粒是一種長在皮膚上的白色小疙瘩,約針頭般大小,看起來像是一小個白芝麻,一般在臉上,特別是女性的眼周。脂肪粒的起因是皮膚上有微小傷口,而在皮膚自行修復的過程中,生成了一個白色小囊腫。也有可能是由於皮脂被角質所覆蓋,不能正常排至表皮,從而堆積與皮膚內形成的白色顆粒。 2、皮下指頭至鴿蛋大的腫塊結節:裂頭蚴病臨床表現皮損為位於軀幹或下肢皮下的指頭至鴿蛋大的
發布於 2024-01-30 16:52
0評論
1.局部熱敷熱敷可幫助擴張血管,增強血細胞吞噬和新陳代謝功能,以改善血運情況,同時可減弱痛覺神經興奮性,幫助改善肌組織缺氧及炎性水腫情況。具體方法:先將紗布或毛巾置於60℃的熱水中浸熱,取出擰至不滴水後,輕敷於硬結部位,用保鮮膜覆蓋,再放置熱水袋或用大毛巾包裹以保溫,熱毛巾每10分鐘更換一次,每次30分鐘,每天2次,通常7天便可見效。但必須注意的是,若是剛打完針不久,不能立即熱敷,必須待6小時後
發布於 2024-01-30 16:59
0評論
皮膚防禦能力差(30%): 新生兒的皮膚薄嫩,皮膚防禦能力及對炎症的反應均差,淋巴結屏障功能也不完善,局部皮膚在冬季又易受壓潮,不易保持清潔,故細菌容易從皮膚受損處侵入,引起感染。 細菌感染(25%): 新生兒極易受細菌感染而發生皮下壞疽。感染的細菌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亦可偶為綠膿桿菌、草綠色鏈球菌等。併發敗血症時,血培養可得陽性結果。 物理刺激(23%): 新生兒長期仰臥位,被服的磨擦、大小便
發布於 2023-06-01 16:01
0評論
典型症狀:足趾皮膚髮黑(73%)高熱(71%)皮膚壞死(70%)腹瀉(70%)黃疸(65%)腹脹(65%) 1.局部症狀 好發於身體受壓部位,以臀部和背部多見,枕部,骶部,頸部,腿部和會陰部亦可發生,其特徵是: (1)起病急,局部皮膚溫度增高,呈紅色,稍有腫脹,質硬,界限不清;指壓部位變白。 (2)皮膚與皮下組織分離:數小時內病變迅速擴展,1天內可擴散至大部或全背,皮膚變軟,中心區的顏色轉為暗紅
發布於 2023-06-01 16:08
0評論
要切實做好新生兒臥室的衛生工作,室內一天通風2-3次,避免對流風,清潔地面時以溼式擦掃為主,避免呼吸道感染者接觸新生兒,必須接觸者戴口罩,注意新生兒的皮膚清潔,每日洗澡,勤換尿布,便後用溫水沖洗擦乾,並塗鞣痠軟膏,防止紅臀。 尿布力求鬆軟,防止皮膚擦傷;及時更換被尿,糞汙染的尿布,糞後清洗臀部皮膚;注意產房,嬰兒室及嬰兒用具的消毒,呼吸道感染人員(家長,工作人員)應暫時避免與嬰兒接觸,保護嬰兒健
發布於 2023-06-01 16:1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