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膀胱內累積到200cc的尿液時,人們會開始有尿意感,這時你若是沒有小解,膀胱還是有儲存的空間,但是持續累積到500-600cc時膀胱就會出現過度的膨脹,並且使控制排尿的肌肉膨脹而鬆弛。對於不常憋尿的人來說,這些肌肉會很快恢復彈性,但是若常常強迫性憋尿,這些肌肉會變得鬆弛,日後很容易有頻尿、尿失禁的困擾。
2.當你憋了一段很長的時間後,首次排尿會出現下腹部疼痛、頻尿、尿不乾淨的感覺,那是因為膀胱過度漲滿壓迫到膀胱內控制排尿的神經,如果是經常性的憋尿,或是持續性的憋尿,就很有可能造成神經元永久的受損,也會造成日後出現尿失禁的問題。
3.膀胱本來就是彙集人體代謝的過的尿液,產物慾排出體內的廢物,所以尿意中都含有大量的細菌,還好膀胱內部的黏膜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在正常的情況下這些細菌會因排尿而被沖刷出體外,但是在長期憋尿的情況下會使膀胱黏膜的抵抗力降低,使細菌有機可乘造成尿路感染,嚴重的話還會上達膀胱及腎臟,出現急性膀胱炎、血尿等症狀。
4.另外有些人在急性膀胱炎其間會有尿液逆流的現象,當帶菌的尿液逆流回腎臟,可能就會引發急性腎盂腎炎、水腎,不但會影響腎的功能,日後還有導致腎衰竭甚至是洗腎的命運。
5.有些人為了避免在外猛跑廁所的困擾,乾脆就少喝水,在冬天因為排汗減少,還不至於有生命的危險,但在夏天身體水分流失較多,又不補充水分不但對腎臟會造成傷害還易引發中暑、休克的危險。如何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