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內鏡技術的飛速發展,腸鏡下治療技術突飛猛進,很多息肉甚至早期腫瘤在內鏡下切除已經不是技術問題。問題在於哪些病灶適合在內鏡下切除,哪些建議手術切除,哪些內鏡下切除後根據病理結果建議追加手術,這些已成為越來越多患者心中的“糾結”。
大腸息肉其實只是一個形態學上籠統的概念,發生在腸粘膜的隆起型病灶的總稱。細分有很多類型,比如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兒童性息肉、腺瘤、家族性息肉病、其他少見類型等。多數大腸息肉起病隱匿,無任何臨床症狀,少數表現為大便習慣改變、大便帶血和黏液,稀便,次數增多。有些典型的腸道外症狀常提示有息肉病的可能,一些患者常因腸道外症狀就診,切不可忽視。由於本病臨床症狀少,容易忽視或漏診,因此,結腸息肉的診斷首先要提高對本病的認識,凡原因未明的便血或消化道症狀者,尤其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應注意作進一步檢查,以提高大腸息肉的發現率和確診率。
發現息肉後是否選擇內鏡下摘除或者切除,是一個很專業的問題,需要專科醫師根據息肉的大小、部位、形態,結合病人的年齡和全身情況做出決定,通常情況下,較小或有蒂的息肉、肉眼觀察考慮良性的息肉、懷疑或證實早期癌腫但超聲內鏡等檢查病灶僅侷限於粘膜層的病灶、儘管明確為癌腫但病人高齡體弱無法耐受手術的情況等等,可以選擇內鏡下局部切除。內鏡下切除的病灶常規會標記後做病理檢查,如果良性,定期隨訪腸鏡即可。但是如果有癌變,就帶來了上述的所謂“糾結”。這需要內鏡醫生、病理科醫生和結直腸外科醫生三方面的討論意見,分析病理類型、浸潤深度、基底切緣和環周切緣。
值得注意的是,腸鏡下切除用的多是電灼類手術器械,有時會造成病理判斷上的困難,病灶如果到了粘膜下層,具體深度是粘膜下層的哪一層呢(專業上還可以分為三層)?這關係到腫瘤發生淋巴結轉移的機會有多少,是否需要追加手術。所以,對於浸潤到粘膜下層的所謂“早癌”,是否適合內鏡下切除,還是有爭議的。因為這會使得一小部分已經有淋巴結轉移的病人“治療不足”,後期復發後再去做“挽救性手術”,效果就差了很多。
如何避免治療過度和治療不足,既有治療技術上的問題,也有治療理念的因素,需要臨床經驗豐富的專業醫生根據病灶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同時兼顧病人的年齡和身體狀態,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