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2-25 04:10

  息肉是粘膜表面隆起的增生物,屬於良性腫物。息肉在人體的許多部位均可出現,如鼻息肉、聲帶息肉、消化道息肉。消化道息肉中最常見的是大腸息肉。部分大腸息肉在某些因素的長期刺激下有一定的癌變傾向,但不是所有的大腸息肉都會癌變。不同種類的大腸息肉,癌變機會有大有小:

  1.腺瘤樣息肉 又稱息肉樣腺瘤,多見於45歲以上的中年人。但有一種遺傳性家族性腺瘤病,又稱“家族性多發性息肉”,多在青少年時期發病。

  腺瘤樣息肉的主要症狀是出血。出血常附在糞便表面,顏色鮮紅。長期慢性出血,可導致貧血,但80%以上的患者無明顯症狀。

  腺瘤樣息肉可以演變,一般小的腺瘤樣息肉癌變機會小,大的腺瘤樣息肉癌變機會大,所以腺瘤樣息肉應及時治療。未發生癌變的腺瘤可用電灼、冷凍療法或手術切除。

  家族性腺瘤病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因素,常發生於同一家族內。本病多在12一14歲開始發病,癌變機會很大,常在發現息肉症狀後10—15年惡變,多數患者在40歲以前死於大腸癌。

  2.乳頭狀腺瘤 常單個獨生,形如隆起的乳頭,瘤體較大,最大的長達15釐米。本病的症狀主要是腹瀉,糞便中帶有大量粘液或僅有粘液排出。

  乳頭狀腺瘤的癌變率也較高,在20%一30%之間,其治療方法和腺瘤樣息肉基本一樣。

  3.黑斑息肉病本病有三大特點,一是有家族遺傳性;二是病人有皮膚、粘膜色素沉著,表現為口腔粘膜、口唇周圍、面頰及指甲下有黑色素斑;三是胃腸道有多發性息肉。

  黑斑息肉病的息肉可發生在小腸、結腸和胃,癌變機會很小。處理方法是經常複查,如有惡變傾向,應及時手術切除。

  4.兒童性息肉 發生在2—8歲兒童的大腸息肉叫做兒童性息肉。兒童性息肉的主要症狀是便血,有時排便時息肉可從肛門脫出,排便後可縮回肛門內,反覆出血會導致兒童貧血,影響生長髮育。

  兒童性息肉不會癌變,多在青春期前自行脫落,也可用結紮切除。

  5.增生性息肉 是大腸中最常見的息肉,表現為腸粘膜上的小隆起,一般直徑約半釐米。這種息肉多無臨床症狀,也不轉變為癌,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

  6.炎性息肉 又稱“假息肉”,是由於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腸結核等炎性刺激而引起的炎性反應性增生。

  炎性息肉一般不惡變,但如果炎症反覆發作,長期刺激,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也可能發生癌變,所以對這種腸道疾病也應及時徹底治療。

大腸癌與大腸息肉相關文章
腸癌是發生在腸黏膜的惡性腫瘤,它的發病除了與飲食、環境等息息相關,還與腸道息肉有著很重要的關係。 大腸息肉泛指大腸黏膜的肉芽狀突出物。這些突出物可能是腸黏膜細胞增生所致,也可能是腸道慢性炎症所造成。主要分為腺瘤、增生性息肉、錯構瘤、炎性息肉。 從年齡分佈來講,腸息肉比腸癌早發十年左右,很大一部分腸癌都是由腸腺瘤變化而來的,正常腸黏膜轉變成腸腺瘤性息肉大約需要10年時間,而從腺瘤性息肉轉化為腸癌的
發布於 2024-05-27 13:52
0評論
事實上,大腸癌的癌前病變是腫瘤性息肉(又稱大腸腺瘤),統計表明,80%的大腸癌都是由大腸腺瘤演變而來的。而大腸息肉和大腸腺瘤是兩個並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息肉≠腺瘤 大腸息肉是指自黏膜表面突向腸腔的隆起性病變,可以帶蒂或不帶蒂。在大腸息肉中,有些是腫瘤性息肉,有些是非腫瘤性息肉。其中,腫瘤性息肉佔70%~80%,與大腸癌關係密切,而非腫瘤性息肉,如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它們的發生、
發布於 2024-02-25 04:17
0評論
大腸癌患者和家屬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大腸癌有沒有傳染性?有沒有遺傳性?尤其是一些家中有小孩的家長,非常擔心把疾病傳染或遺傳給孩子們。其實,大腸癌是一種與基因變異有關的疾病,肯定沒有傳染性,所以即使老人患上了大腸癌也沒有必要與家人隔離,依然可以與兒孫們同桌吃飯,一起生活。另外,大腸癌本身不是遺傳性疾病,但有一定的遺傳性。也就是說,如果家中老人患了腸癌,並不是說孩子就一定也會得癌,但在相同的生活環
發布於 2023-01-14 04:01
0評論
大腸癌患者和家屬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大腸癌有沒有傳染性?有沒有遺傳性?尤其是一些家中有小孩的家長,非常擔心把疾病傳染或遺傳給孩子們。 其實,大腸癌是一種與基因變異有關的疾病,肯定沒有傳染性,所以即使老人患上了大腸癌也沒有必要與家人隔離,依然可以與兒孫們同桌吃飯,一起生活。 另外,大腸癌本身不是遺傳性疾病,但有一定的遺傳性。也就是說,如果家中老人患了腸癌,並不是說孩子就一定也會得癌,但在相同的生
發布於 2023-03-06 23:41
0評論
當腸鏡檢查發現大腸息肉後,相信所有的病人都會問同樣的問題:我的息肉會癌變嗎?並且或多或少會為此焦慮不安。實際上,95%的結直腸癌是由息肉演變而來的,但是隻有不到10%的腺瘤性息肉會發生癌變,有些息肉容易發生癌變,有些則不會發生癌變。根據息肉的性質不同,大腸息肉分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一般不會發生癌變;而腺瘤性息肉則可能發生癌變。最近的研究也表明,長期以來被認為是
發布於 2023-01-14 08:26
0評論
大腸平滑肌肉瘤:常無特異性臨床表現,早期僅出現一般的消化系統症狀,如腹部不適、腹痛等,當腫瘤侵犯黏膜層時可出現血便或黏液血便,當腫瘤生長過大時可出現排便困難或腸道梗阻。 大腸腺瘤:與大腸癌關係密切,目前研究認為至少80%的大腸癌由大腸腺瘤演變而來,歷時大約5年以上,平均10~15年。 大腸類癌:本病是一種少見的低度惡性腫瘤,多呈局部性浸潤性生長而少有轉移。 大腸惡性淋巴瘤包括原發於腸道的結外型淋
發布於 2023-01-01 15:40
0評論
家住徐彙區的72歲的沈先生,最近一直睡眠不好,顧慮重重,就是因為一枚小小的腸道息肉。最近上海各大社區開展大腸疾病普查,化驗大便兩次潛血陽性,在社區醫生的建議下,沈先生鼓起勇氣接受了腸鏡檢查,果然有所發現,在乙狀結腸、降結腸發現了幾個小小的突起,都在幾個毫米大小,最大的一個1.5cm,腸鏡醫生告訴沈先生,這是息肉,多為良性,腸鏡下切除送病理診斷即可。於是沈先生在門診很順利地接受了腸鏡下的息肉切除。
發布於 2023-01-29 10:17
0評論
大腸息肉(ColonicPolyp)是所有向腸腔突出的贅生物總稱,包括腺瘤性、增生性、炎性和錯構瘤性四種,腺瘤性息肉與腸癌發生關係密切,然而近年來的研究證實另外三種息肉和腸癌也有一定關係。所以內鏡下發現息肉,應給予擇期切除。由於這兩種息肉單靠醫生的肉眼並不容易區分,故常以“息肉”作為初步診斷,待切除後的病理學檢查進一步明確分類診斷。大腸息肉起病隱匿,臨床上可無任何症狀,僅有個別較大的息肉可引起腸
發布於 2022-10-03 03:03
0評論
大腸癌的病因尚不明確,目前得到廣泛認可的是大腸癌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與大腸癌的發生相關的因素分為以下幾大類。飲食:飲食是引起大腸癌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從大腸癌發病率觀察可以明顯的發現,大腸癌與人們的生活水平有密切關聯。發達地區大腸癌的發生率明顯較非發達地區來的高。未消化的蛋白質和脂肪進入結腸後,在結腸內細菌的分解作用下生成大量的致癌物質,進而導致結直腸癌的發生。低
發布於 2023-01-14 03:56
0評論
大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在西方發達國家,大腸癌的發病率居癌症的第2~3位。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飲食習慣的變化,我國大腸癌發病率亦逐年升高,已躍居第3~5位,特別是大城市的增幅更快。上海的大腸癌發病率處於全國較高的水平。根據上海衛生部門今年4月發佈的數據,目前上海惡性腫瘤的總體發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國處於較高水平,其中大腸癌發病率迅速上升,年均增速超過4%。70年代初至今,大腸癌的排名從常
發布於 2023-01-25 07:4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