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2-26 20:43

  出汗是人體排洩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前兆,應引起重視。以下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

  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洩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盜汗

  入睡則汗出,醒後則汗止。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陰虛則陽亢,陰不御陽,津隨液為汗,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症狀。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期患者。

  戰汗

  即全身戰慄後汗出,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爭的一種表現。如戰汗後熱退,脈靜身涼,表示邪去正安,元氣恢復,是一種好現象。若汗出後四肢厥冷、煩躁不安,表示正不勝邪,正氣隨著虛弱下去,則是危重症候。戰汗多見於各種傳染病的初、中期。

  絕汗

  指病情危重,正氣衰弱、陽氣欲脫時,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時有時無等危症,是陽氣將絕之象,多見於心衰、虛脫的病人。

  頭汗

  出汗僅限頭部。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溼熱鬱蒸所致,多見於陽明熱症和溼熱症。若見於大病之後,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則多為虛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是屬虛陰上越,陰虛不能附陽,陰津隨氣而脫的危象。但小孩睡覺時也常常頭部出汗,若無其他症狀,則不屬病象。

  偏汗

  俗稱“半身汗”。它見於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皆為風痰或風溼之邪阻滯經脈,或營衛不周,或氣血不和所致。多見於風溼或偏癱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為中風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所致,也可因受驚嚇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過於緊張;胸口出汗是思慮過度;經常稍一動就出汗者,不是過於肥胖就是體質過於虛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帶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帶有一種特殊的肝腥味。

出汗的方式有哪些相關文章
出汗是人體排洩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前兆,應引起重視。以下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自汗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洩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盜汗入睡則汗出,醒後
發布於 2023-09-01 18:37
0評論
(1)先天性汗腺發育不良或汗腺缺乏,可表現為全身性或侷限性無汗。 (2)某些皮膚病,如嚴重的魚鱗病、硬皮病、麻風病、放射性皮炎、皮膚萎縮等,可引起侷限性無汗。 (3)神經損傷,如橫貫性脊髓炎、小兒麻痺以及交感神經、延髓、橋腦的局部損傷等,均可引起全身性或侷限性無汗。 (4)糖尿病、慢性腎炎、黏液性水腫、惡性腫瘤以及維生素A缺乏等,也可引起全身性少汗或無汗。 除了先天性汗腺發育不良引起的無汗症目前
發布於 2024-06-28 08:25
0評論
汗液本身是無味的,不管它是來自於腋下還是身體的其他部分。之所以有臭味,是因為汗液混合了皮膚表面自然生成的細菌。在汗蒸房裡,大量的負離子殺死了汗液裡的細菌,因此,汗蒸過後身體上不會留下任何的異味與不適。 說到出汗,可能很多人都不喜歡,覺得出汗後身上會有汗味兒不好聞,而且更討厭出汗時黏溻溻的感覺,身上的汗味也影響到周圍的人。所以,我們都不喜歡出汗,但是我們都希望自己身體健康。在出汗的同時能夠帶走身體
發布於 2022-12-15 05:43
0評論
步驟/方法 控制高脂肪和糖類的攝入更年期婦女容易發生肥胖,這是因為內分泌在更年期時發生變化,使攝食中樞失調。隨著年齡的增長,活動量減少,體內消耗熱能隨之減少,造成熱量過剩引起肥胖,會導致糖代謝紊亂,而誘發肥胖。肥胖又會導致糖代謝異常,促使動脈硬化症的形成和發展,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所以更年期愛出汗一定要控制飲食,特別是要控制高脂肪和糖類的攝入。 多吃蔬菜和粗糧許多富含纖維的蔬菜,如豆芽、蘿蔔
發布於 2023-04-17 20:52
0評論
結合其他主要症狀、體徵進行綜合分析,切勿認為多汗就是佝僂病而濫用維生素D製劑,6個月以下的孩子,用手指輕壓其枕骨或頂骨,猶如乒乓球有彈性感;8~9個月的孩子頭顱呈方形,前囟門也偏大,至18個月前囟門尚不能閉合。如進行微量元素測定、血常規等檢查。
發布於 2023-05-03 17:00
0評論
出汗多少首先與個體差異有關:大家知道,汗液來自於汗腺的分泌,而汗腺的數量是極多的。數以百萬計的汗腺,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小汗腺,它們廣泛地分佈於全身的皮膚下面,平均每平方釐米約有300個,全身共約230萬個。當運動或外界環境溫度升高時,人體主要靠這種汗腺排汗,生理學家將這種排汗叫溫熱性發汗。另一類為大汗腺,分佈在腋窩,乳頭、外陰等部位的皮下。 當人受到驚嚇、興奮或羞辱時,主要是這種腺體排汗,生
發布於 2024-06-28 08:38
0評論
有些孩子經常在睡眠時出汗,汗水浸溼了衣衫、枕巾,這種現象中醫稱之為盜汗。許多家長為此擔心,雖到處求醫,但仍然見效不大。其實,小兒盜汗並不一定是病態,絕大多數是生理性盜汗。因為小兒皮膚內水分較多,毛細血管豐富,新陳代謝旺盛,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活動時容易出汗。倘若小兒入睡前活動過多,可使機體產熱增加,或在進食不久,胃腸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汗腺分泌也隨之增加。這些都可造成小兒睡後出汗較多,
發布於 2024-05-15 22:26
0評論
人的汗腺最發達,人的出汗可分為三種:(1)溫熱性出汗[2](thermalsweating),是由外界溫度升高而引起的,一般除手掌和足趾以外,全身其他皮膚都可出汗。通過出汗發散熱量調節體溫。夏天坐著工作,每天的發汗量約為300克;體力勞動時可提高10倍;(2)精神性發汗(mentalsweating),是由精神興奮或痛覺刺激等原因所引起,發汗主要見於手掌、足趾和腋窩3個部位。人在精神緊張時手心會
發布於 2023-09-01 18:44
0評論
溫熱性出汗 (thermalsweating),是由外界溫度升高而引起的,一般除手掌和足趾以外,全身其他皮膚都可出汗。通過出汗發散熱量調節體溫。夏天坐著工作,每天的發汗量約為300克;體力勞動時可提高10倍; 精神性發汗 (mentalsweating),是由精神興奮或痛覺刺激等原因所引起,發汗主要見於手掌、足趾和腋窩3個部位。人在精神緊張時手心會出汗,即屬於精神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從加刺激到發汗
發布於 2023-09-01 18:30
0評論
引起心悸的原因很多,大體可見於以下幾類疾病: 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但最常見的是過早搏動、竇性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心房顫動等心律失常。神經官能症患者也比較多見。 1.生理性因素 劇烈運動、過度緊張、精神興奮、啦煙、飲酒、濃茶、咖啡等。 2.病理性因素 心血管疾病常見於各種類型的心臟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及高血壓等。 (1)心律失常:心動過緩、心動過速、期前收縮、心房撲
發布於 2024-06-04 15:4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