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伴著夏天溽熱的消退,秋天悄然而至。經歷了數月的嚴寒酷暑,人們終於能夠感受到涼爽的滋味。然而,醫務人員提醒大家,秋季晝夜溫差大,氣溫上下徘徊,很多人不論在身體上還是心理上會感到諸種不適,天朗氣清的好時節,往往成為“多事之秋”。
秋季遭遇“煩躁症”
秋天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天氣乾燥,空氣溼度下降。日常忙碌的人們,在緊張的工作節奏的簇擁下,稍一疏忽,就會被“煩躁症”糾纏,變得浮躁、易怒,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身體遇問題
夏季結束後,我國大部分區域的降水量減少,空氣溼度下降。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膚等部位的乾燥感。醫生稱,氣溫漸低以及氣壓漸高,人體出汗量會減少,血液的流動速率也會漸漸放緩,但是,人體脈管由於夏天積存的暑熱仍帶有餘勢,因此脈絡表現為輕虛而微浮。秋季空氣乾燥,可使氣管、喉、肺等呼吸道彈性降低並易產生微小的裂口,纖毛活動減少,使排出異物的功能減退;呼吸道血流減少,從而降低了吸氣功能。人體一旦沒有調整適應好,就會出現各種病症,而身體上的一系列不舒適感又會增強心理上的煩躁。
心理常浮動
醫務人員認為秋季晝夜溫差大,空氣乾燥,極易使人精神及情緒上產生波動,表現為乏力、易激動對工作反感、對小事情反應過度等,尤其秋季冷熱空氣對抗頻繁,天氣變化迅速的時候,這些症狀就會更加明顯。有些人本來就性情急躁,秋季裡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更是無法控制脾氣,彷彿成了一個隨時有可能爆炸的火藥桶,讓周圍的人敬而遠之。如果在秋季心情煩躁難以自控,一些人往往會陷入焦慮不安、甚至抑鬱的心理狀態。焦躁的心理也會反作用於身體,產生多種不適症狀,尤其是與各種壓力的共同干擾下,秋季失眠就成了很多人的大煩惱。
易患秋季煩躁症的人群
性格為敏感多疑、情緒化較重、好勝心強的人;工作壓力比較大的白領、公務員等;孕婦、更年期女性以及老年人等,經歷了負面打擊,心理消極,沒有及時排解的人群;長時間停留在室內,較少參加戶外活動的群體。以上人群,在乾燥少雨的環境下,極易被“秋季煩躁症”糾纏,造成身體和心理上的種種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