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1-24 15:46

  眾所周知,糖尿病可導致多種的代謝異常。不僅有糖、蛋白質、脂肪代謝的紊亂, 還有鈣代謝負平衡和骨代謝異常。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症是糖尿病在骨骼系統出現的嚴重併發症,是以骨量的減少或骨組織結構的破壞為特徵的周身性骨骼疾病。隨著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症已成為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致殘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近年來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視。
  與普通人群相比,1型糖尿病患者骨質疏鬆的發病率和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險性均明顯增加。2型糖尿病對骨量及骨密度的影響目前尚缺乏一致的結論,不同的臨床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的骨量可表現為減少、正常或不變,但總體骨折風險卻在增加。
  一、導致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的原因
  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骨基質成熟和轉換下降 ,骨礦物質丟失,同時活性維生素D合成減少,腸道對鈣、磷吸收減少,尿鈣排出增加,骨鈣動員導致骨質疏鬆。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時,高血糖導致多尿,使尿鈣、磷排出增加,骨吸收增強。高尿糖又阻礙腎對鈣、磷、鎂的重吸收,加重骨鹽丟失。許多研究顯示,長期的血糖控制欠佳導致的微血管和大血管病變是導致骨丟失和骨脆性增加的原因。其中包括視網膜病變、周圍神經病變、腎臟病變和外周血管病變。糖尿病併發微血管病變時可影響骨的血管分佈,造成骨組織供血不足和缺氧,引起骨代謝異常。糖尿病合併視力下降、神經控制能力減退也是骨折發生的危險因素。除此之外,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症發病的影響因素還與性別、年齡、種族、運動情況、生活習慣、營養狀況、體重、居住條件、糖尿病病程、遺傳等因素有關。
  二、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的臨床表現
  有人將骨質疏鬆症稱為“靜悄悄的流行病”,因為它是不知不覺發生的,早期症狀輕微,甚至沒有任何感覺,發展到一定程度出現以下症狀。
  1、骨折: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最嚴重後果,常是部分骨質疏鬆患者的首發症狀和就診原因。老年人脊柱和下肢骨折後,長時間臥床不起,可誘發多種併發症,如褥瘡、尿路結石、腦血栓、肺炎等,嚴重影響健康,威脅生命。
  2、身高變矮、駝背:較早出現骨量減少,發生壓縮性骨折,致身高變矮或駝背畸形。
  3、疼痛: 感到腰痠背痛者最多,其次是肩背、頸部或腕、踝部痠痛,同時可感到全身無力。疼痛部位廣泛,可有變化,與坐、臥、站立或翻身等體位無關,症狀時輕時重。
  三、如何診斷骨質疏鬆
  骨密度測定是目前診斷骨質疏鬆、預測骨質疏鬆性骨折風險、監測自然病程以及評價藥物干預療效的最佳定量指標。雙能X線吸收法是目前公認的骨密度檢查方法,是診斷骨質疏鬆症的金標準。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即 T值≥-1.0為正常,-2.5 < T值< -1.0為骨量減少, T值&pound; -2.5為骨質疏鬆。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質疏鬆診斷標準同時伴有一處或多處骨折時為嚴重骨質疏鬆。雙能X線吸收法骨密度測定收費120元/次,大概十分鐘檢測完畢,是一種無創的檢查,不用空腹及其他特殊準備。對於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最好評估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後進行骨密度的測定,很多醫院有骨質疏鬆門診,患者可以掛號開此項檢查。
  四、甚麼人需測定骨密度?
  1、女性65歲以上和男性70歲以上,無其它骨質疏鬆危險因素;
  2、女性65歲以下和男性70歲以下,有一個或多個骨質疏鬆危險因素;
  3、有脆性骨折史或/和脆性骨折家族史的男、女成年人;
  4、各種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
  5、X線攝片已有骨質疏鬆改變者;
  6、接受骨質疏鬆治療進行療效監測者;
  7、有影響骨礦代謝的疾病和藥物史。
  五、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的防治
  鑑於糖尿病是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應重視自身的骨骼健康。一旦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生活質量下降,出現各種併發症,可致殘或致死,因此骨質疏鬆症的預防比治療更為現實和重要。況且,骨質疏鬆症是可以預防的。基礎措施包括,鈣和維生素D 的補充、有規律的運動、適當的光照(每日不少於半小時)、戒菸和慎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規律的運動對糖尿病患者不僅能獲得血糖、體重控制的益處,對健康的骨重建,保持平衡和肌肉協調性,避免跌倒也是有益的。預防跌倒的措施包括增加肌肉強度和平衡、家庭危險的評估(如燈光的使用) 、避免低血糖及嚴重低血糖的發生、停用抗精神類藥物,檢測視力,進行白內障手術,使用髖部保護器等。糖尿病患者嚴格的血糖控制有助於骨質疏鬆的預防。對於已有骨質疏鬆症或已發生過脆性骨折;或已有骨量減少並伴有骨質疏鬆症危險因素的糖尿病患者,要開始針對骨質疏鬆的治療,在補充鈣劑及維生素D製劑的基礎上,加用雙膦酸鹽、降鈣素,絕經後婦女也可適當加用性激素或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等抗骨質疏鬆的治療,治療的過程中可以半年到一年測定骨密度,監測疾病進展及評價藥物療效。

警惕糖尿病引起的骨代謝併發症相關文章
近期,門診、病房對心血管危險因素較多糖尿病患者進行CTA即冠脈CT篩查,結果觸目驚心,大多患者合併不同程度的冠脈血管狹窄,相當一部分患者沒有明顯症狀,有數例已做過冠脈搭橋術和冠脈支架術的患者,數年後又出現新的病變,部分患者常規檢查也沒有明顯提示,極易忽視!心血管危險因素主要包括,年齡中老年患者,女性絕經期後;超重或肥胖者;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既往血糖控制不佳,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睡眠呼吸暫停等
發布於 2023-01-05 15:46
0評論
糖尿病一般的併發症有很多,一開始多是有三多一少症狀,即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下則會對其他器官造成病變,眼底出血,腎部病變,高血壓,高血脂,肝硬化,中風等。 所以糖尿病早期儘可能的控制血糖值在安全範圍內,注意飲食和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建議服用微絡康洗胰清糖素,沒有副作用,可以調節胰島和保護肝腎,可改善三多一少症狀,以減輕併發症的發病概率。
發布於 2023-01-03 06:02
0評論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終身性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本身不一定造成危害,但長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損並危及心、腦、腎、周圍神經、眼睛、足等,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糖尿病併發症高達100多種,是目前已知併發症最多的一種疾病。因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腦血管所致,10%是腎病變所致。因糖尿病截肢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為此預防糖尿病的併發症是至關重要的社會問題。糖尿病患者除
發布於 2022-12-10 03:20
0評論
腎臟病變 對於腎臟病變早期階段,微量白蛋白尿期,不論有無高血壓、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第一代或第二代藥物均可使尿白蛋白排洩量減少,根據血壓,卡託普利(captopril)12。5~25mg,2~3次/d或依那普利(enalapril)5mg,1~2次/d不等。除尿白蛋白外,尿轉鐵蛋白和尿內皮素排洩量均有明顯降低,這主要由於ACEI對腎小單位的循環有獨特的作用,擴張出球小動脈甚於入
發布於 2024-04-19 15:14
0評論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種急、慢性併發症,包括:一、急性併發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這類併發症重者可致死。 2、各種感染:如皮膚化膿性感染、真菌感染如足癬、女性糖尿病患者易發生白色念珠菌感染導致陰道炎、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及腎盂腎炎、合併肺結核。 二、慢性併發症1、大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患病率很高,發病年齡較輕,病情進展較快,大、中動脈粥樣硬化主要侵犯主動脈、冠狀動脈、
發布於 2024-09-29 02:52
0評論
骨轉移劇烈疼痛是由於腫瘤相關因子釋放使破骨細胞活性增高,形成溶骨性骨質破壞,腫瘤分泌前列腺素、乳酸、白介素II及腫瘤壞死因子等一些疼痛介質及腫瘤侵犯骨膜、周圍神經、軟組織所致,其中破骨細胞的激活起了關鍵的作用。 骨折是骨轉移的嚴重伴發事件。從骨轉移臨床試驗的空白對照組研究資料中發現,空白對照組一年內病理性骨折發生率,乳腺癌為52%、前列腺癌為25%,多發性骨髓瘤為37%,其他實體瘤為22%,其中
發布於 2024-01-15 08:15
0評論
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其併發症很多如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等。 指導意見: 1、糖尿病的併發症主要有:血管病變(如冠心病、腦梗塞等)、神經病變(如神經痛、末梢神經炎等),眼底併發症(如眼底出血等),腎臟併發症(如糖尿病腎病、腎衰等)。 2、主要注意飲食控制及運動鍛鍊,這些是藥物治療的基礎。 3、血糖控制不好,併發症的幾率是很大的。 4、預防併發症的根本措施是控制血糖在正常範圍內。
發布於 2023-02-17 17:50
0評論
1、手足潰爛: 2型糖尿病人手足潰爛、壞疽是因為手足部位嚴重缺糖,營養缺乏到了很嚴重的程度,這一點醫學界沒有甚麼異議。但是,以前西醫認為,是長期的高血糖損傷了四肢的動脈,導致四肢動脈硬化,動脈血管堵塞,血液不能流向手足,導致手足部位缺糖。 2、手足麻木: 手足麻木疼痛是2型糖尿病併發症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西醫認為是高血糖損傷神經細胞引起的。但是,已經有越來越多堅持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人出現了手足
發布於 2023-04-01 12:03
0評論
1、手足潰爛: 2型糖尿病人手足潰爛、壞疽是因為手足部位嚴重缺糖,營養缺乏到了很嚴重的程度,這一點醫學界沒有甚麼異議。但是,以前西醫認為,是長期的高血糖損傷了四肢的動脈,導致四肢動脈硬化,動脈血管堵塞,血液不能流向手足,導致手足部位缺糖。 2、手足麻木: 手足麻木疼痛是2型糖尿病併發症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西醫認為是高血糖損傷神經細胞引起的。但是,已經有越來越多堅持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人出現了手足
發布於 2023-04-14 11:59
0評論
1.妊娠高血壓疾病 妊娠期糖尿病(GDM)和妊娠高血壓疾病(pregnancy-inducedhypertension,PIH)都是對孕產婦和圍生兒構成嚴重威脅的疾病,二者在疾病發生髮展中存在互動關係。 2.早產 早產是妊娠合併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發生率為9.5%~25%,明顯高於非糖尿病患者,早產也是造成妊娠合併糖尿病圍生兒病率及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 3.糖尿病性巨大胎兒 糖尿病性巨大兒是糖
發布於 2023-05-20 21:3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