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3-23 20:55

  灸甘草治療凍瘡

  桂枝6克、白芍12克、當歸10克、生薑3片、紅棗10克、灸甘草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茯苓甘草湯

  亦治膀胱腑咳,咳而遺溺。

  【方論】

  此足太陽藥也。淡能滲水,甘能寧心助陽,故用茯苓;辛能散飲,溫能發汗解肌,故用薑桂;益土可以制水,甘平能補氣和中,故用甘草。

  按:悸證,有過汗而悸者,有吐下而悸者,有氣虛而悸者。惟飲之為悸,甚於它邪,以水停心下,無所不入,侵於肺則咳,傳於胃為嘔,溢於皮膚為腫,漬於腸間為利。故經曰:先治其水,後治其厥。厥為邪之深者,猶先治水,況病之淺者乎。

  本方去生薑,加白朮,名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仲景 治傷寒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搖者。逆滿氣衝,寒邪伏飲,上搏於膈也,故令頭眩;沉為在裡,且既經吐下,復發其 汗,則陽益虛而津液耗,故身振搖也;與此湯導飲和中,益陽固衛。金匱用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

  灸甘草湯

  炙甘草12克生薑9克人參6克桂枝9克生地黃50克阿膠6克麥門冬10克麻仁10克大棗10個功用:滋陰復脈,益氣養血。主治:陰血不足,陽氣虛弱證;虛勞肺萎。

  桂枝甘草湯

  [方義]

  此溫補心陽,兼補中氣,治心悸之方。

  [主治]

  發汗過多形成心悸之證。但必須具有喜用手按、小便尚利、喜熱怕涼或脈沉遲等方能準確.

  按:喜用於按,說明是虛證,需用補藥;小便尚利,說明不需要白朮、茯苓之補脾利水;喜熱怕涼或脈沉遲,說明須用溫性藥品。

  [藥品]:桂枝二至三錢,炙草一錢至錢半。

  [煎服法]:水一茶杯半,煎至半茶杯.去滓頓服。

  [用藥大意]:桂枝保心陽,炙草補中氣。心陽復則液可回,中氣和而悸白平。

灸甘草養生吃法相關文章
艾灸的養生作用十分的豐富,既可以激發和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又可以溫經散寒、扶正祛邪、通經活絡,受到醫家的重視。艾灸是我們老祖宗傳承下來的保健良方,保健功能十分的顯著,因此得到很多人的推崇和信任。艾灸是通過點燃艾絨通過對穴位的刺激作用,起到養生和保健的作用,是一種簡單而比較容易從左的有效養生和治療病症的方法。 第一、艾灸養生保健灸法 艾灸足三里穴。犢鼻穴下的三寸位置就是足三里穴,它和脛骨前緣有著
發布於 2023-02-05 21:11
0評論
處方中寫甘草,一般指生甘草。為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片,生用入藥者。炙草又名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勻,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攤晾,然後入藥者。甘草與炙甘草的功效與應用不同,特別是古代方劑中生甘草與炙甘草應用區別明顯.不可互相代用。 1、生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主治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食物中毒、四肢攣急疼痛,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等。
發布於 2022-12-23 01:04
0評論
甘草是一種補益類中草藥。藥用部位是根及根莖,藥材性狀根呈圓柱形,長25~lOOcm,直徑0.6~3.5cm。氣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陽光充沛,日照長氣溫低的乾燥氣候。甘草多生長在乾旱、半乾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 甘草有很多別名:甜草根、紅甘草、粉甘草、美草、密甘、密草、國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各地都有生產。 生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
發布於 2022-12-23 00:37
0評論
禁忌人群溼阻中滿、嘔惡及水腫脹滿者忌食。 適宜人群適宜胃潰瘍者、十二指腸潰瘍者、神經衰弱者、支氣管哮喘者、血栓靜脈炎患者。
發布於 2022-12-23 00:57
0評論
灸甘草是利用甘草炮製加工而成,具有一定的香味,最重要的是它對人體健康的幫助很大,具有很強的功效和作用。那麼,灸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到底有哪些呢?相信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了解。炙甘草臨床應用多為炙甘草湯,是以炙甘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湯。因此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可以從炙甘草湯中來分析。綜合歷代醫家看法,認為炙甘草湯主要功效與作用有以下四點: 1、陰陽並調,主治傷寒病後或重病恢復期陰血不足,血不榮心,虛羸少氣,
發布於 2024-03-23 20:49
0評論
注意:不宜與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中滿腹脹忌服。 1、《本草經集》 術,乾漆、苦參為之使。惡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四物。 2、《醫學入門》 痢疾初作,不可用。 3、《藥品化義》 炙甘草因味厚而太甜,不宜多用,恐戀膈不思食也。 炙甘歸經 歸經:入脾、胃、肺經。 1、《湯液本草》 入足厥陰、太陰、少陰經。 2、《雷公炮製藥性解》 入心、脾二經。 3、《本草通玄》 入脾、胃。 4、《本草經解
發布於 2024-03-23 21:02
0評論
甘草性平,味甘,歸十二經。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以至抗癌等藥理作用。在中醫上,甘草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百藥。臨床應用分“生用”與“蜜炙”之別。生用主治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減退,大便溏薄,乏力發熱以及咳嗽、心悸等。 1.抗酸甘草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對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過多有抑制作用;並有抗酸和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作用。 2.
發布於 2022-12-23 00:30
0評論
艾灸分類: (一)、艾灶灸:即用艾絨或艾粉做成因錐型或自貼灸型進行施灸。 A:直接灸一將艾泣直接放在皮膚上灸至起泡,對咳喘、肺癆、痞塊有良好的作用。 B:間接灸一即隔物進行施灸、有隔姜灸、隔鹽灸、隔蒜灸、隔附子餅灸等。 (二)、艾條灸: A、溫和灸:點燃艾條,對準施灸部位進行燻灸,病人感到舒適無灼痛感,以皮膚潮紅為度。 B、在啄灸:點燃艾條,對準施灸部位,象鳥雀啄食一樣,一起一落,一遠一近。 C
發布於 2024-01-14 15:43
0評論
處方中寫甘草,一般指生甘草。為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片,生用入藥者。炙草又名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勻,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攤晾,然後入藥者。 甘草與炙甘草的功效與應用不同,特別是古代方劑中生甘草與炙甘草應用區別明顯.不可互相代用:1、生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主治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食物中毒、四肢攣急疼痛,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等。
發布於 2022-12-18 15:30
0評論
概述 三叉神經痛相信很多人都有些瞭解,這是一種發生在臉部三叉神經的疾病,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疼痛,驟然劇烈的疼痛甚至被稱為天下第一痛,這種病對患者的神經健康影響很大,如果不能及時治療,甚至還會引起其他一些神經病變,建議大家在平時多加註意,一旦發現自己臉部有不正常的感覺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目前治療這個疾病的方法還是很多的,你像是這個針灸療法就是非常不錯的。 步驟/方法: 1、 首先一個我們說這個
發布於 2023-07-14 11:4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