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18 15:30

處方中寫到甘草時,一般指的是生甘草。它是去掉雜質的原藥材,洗淨、浸潤、切片,生用入藥。它也被稱為烤甘草、蜂蜜甘草、蜜烤甘草。在此基礎上,再根據不同情況,對不同的藥材進行分類,以保證藥材的質量。在此基礎上,再根據不同情況,對不同的藥材進行分類,以保證藥材的質量。

甘草和烤甘草的功效和應用是不同的,特別是在古方中,生甘草和烤甘草應用的區別很明顯。炙甘草是一種藥食同源的藥物,在臨床上,炙甘草是一種 "藥食同源 "的藥物。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喉痛、壞疽、胃腸潰瘍、食物中毒、四肢攣縮疼痛、解除藥物毒性和藥力。用法和用量。內服:煎服,3-9g(大劑量30-60g)。

2.烤甘草:補脾胃,益氣復脈。主治脾胃功能減退,大便溏薄,虛勞發熱,以及咳嗽,心悸,脈結代,可解毒附子。用量:一般1.5-9g。

生甘草和烤甘草的用途和區別相關文章
甘草有很多別名:甜草根、紅甘草、粉甘草、美草、密甘、密草、國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各地都有生產。 生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 。其功能和主治是: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炙草又名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勻,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攤晾,然後入藥者。偏
發布於 2024-03-23 21:09
0評論
甘草是一種補益類中草藥。藥用部位是根及根莖,藥材性狀根呈圓柱形,長25~lOOcm,直徑0.6~3.5cm。氣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陽光充沛,日照長氣溫低的乾燥氣候。甘草多生長在乾旱、半乾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 甘草有很多別名:甜草根、紅甘草、粉甘草、美草、密甘、密草、國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各地都有生產。 生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
發布於 2022-12-23 00:37
0評論
處方中寫甘草,一般指生甘草。為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片,生用入藥者。炙草又名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勻,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攤晾,然後入藥者。甘草與炙甘草的功效與應用不同,特別是古代方劑中生甘草與炙甘草應用區別明顯.不可互相代用。 1、生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主治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食物中毒、四肢攣急疼痛,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等。
發布於 2022-12-23 01:04
0評論
在臨床應用中有生甘草與炙甘草之分,特別是古代方劑中生甘草與炙甘草應用區別明顯.不可互相代用。但是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經常發現有些一看便知是根據古代方劑加減應用於臨床的方劑中,生甘草與炙甘草相互代用的現象。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應用廣泛主治脾胃氣虛的四君子湯,方劑組成為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方中.用炙甘草主要取其甘溫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的作用。在平時的調劑工作中經常發現前三味藥未變而根據病情酌情加
發布於 2023-09-16 07:03
0評論
甘草入藥已有悠久歷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農本草經》就將其列為藥之上乘。南朝醫學家陶弘景將甘草尊為“國老”,並言:“此草最為眾藥之王,經方少有不用者。”“國老”,即帝師之稱。把甘草推崇為藥之“帝師”,其原因正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所釋:“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 甘草性平,味甘,歸十二經。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以至抗癌等藥理作用。
發布於 2022-12-07 19:53
0評論
甘草(藥材名稱:RadixGlycyrrhiza),是一種補益中草藥。藥用部位是根及根莖,藥材性狀根呈圓柱形,長25~lOOcm,直徑0.6~3.5cm。外皮鬆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陽光充沛,日照長氣溫低的乾燥氣候。甘草多生長在乾旱、半乾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 【處方名】甘草,生草
發布於 2024-03-16 20:03
0評論
甘草入藥已有悠久歷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農本草經》就將其列為藥之上乘。南朝醫學家陶弘景將甘草尊為“國老”,並言:“此草最為眾藥之王,經方少有不用者。”“國老”,即帝師之稱。把甘草推崇為藥之“帝師”,其原因正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所釋:“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 據測定,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多在百分之十左右,還有甘露醇、葡萄糖等多種成
發布於 2022-12-07 20:23
0評論
益氣補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瀉火解毒;調和諸藥。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黃;心悸氣短;腹痛便溏;四肢攣急疼痛;髒躁;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癰瘡腫痛;小兒胎毒;及藥物、食物中毒。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甘草性平,味甘,歸十二經。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以至抗癌等藥理作用。在中醫上,甘草補脾益氣,止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百藥。臨床應用
發布於 2022-12-18 15:10
0評論
1.方法:取用甘草3g,石菖蒲3g,用水煎服。每天喝一劑,分兩次服用。 功效:對失眠、煩熱、心悸等病症有良好的效用。 2.方法:取用甘草和山豆根按照1:3的比例進行研磨成粉,攪拌均勻後,每次服用0.3~0.6g,一日3~4次。 功效:對治療扁桃體炎、咽喉腫痛有良好的效用。 3.方法:取用甘草、砂仁、木香、陳皮各5g,法半夏、黨參、白朮、茯苓各10g,用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對治療食慾不振、脾
發布於 2022-12-07 20:29
0評論
生甘草偏於清熱解毒,炙甘草偏於潤肺和中,此外還可祛痰止咳、補脾益氣、緩急止痛等作用。中藥中經常用到,因其有調和俱藥的作用,味甘而藥性平和,被稱為“國老”(眾藥之王)。甘草的毒副作用較小,但若長期大量服用,可引起水腫,血壓升高及血鉀減少等症狀並有脘腹脹滿,納呆等消化障礙。因此,偶爾泡一泡水喝可以,不宜長期大量使用。
發布於 2022-12-07 20:0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