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心服藥:中西藥都必須謹慎服用
西藥中,含乙醯胺酚類(acetaminophen)及阿司匹林(aspirin)類的複方止痛藥劑是禍首。美國腎臟基金會估計,美國每年慢性腎臟病的新增病例中,約有3~5%的病人因濫用止痛藥而導致腎衰竭。此外,抗生素、顯影劑也是致病因素。
是藥三分毒 腎臟吃不消
中、草藥的危害也不小。包裝標示不明的中藥,可能含馬兜鈴酸、或含鉛、汞等重金屬,皆具腎毒性,可能造成中藥腎病變;避免吃藥傷腎,你可以:
1.如果你感冒超過3天、頭痛或身體其它部位疼痛超過10天,應該就醫而非吃感冒藥、止痛藥。
2.掏錢買藥前,仔細看包裝藥品標示,儘量避免複方止痛劑。
3.不吃來路不明或包裝標示不清的中草藥。
4.若服用止痛藥,記得當天多喝6~8杯水。利於排尿,減少藥物及其代謝產物遺留在人體的時間。
5.慢性病患者或長期服用中、草藥的民眾,“切記定期檢查腎功能,且詳實告訴醫生用藥情形,”臺大醫院腎臟科醫師陳永銘提醒。
二、控制飲食:尤其是蛋白質及鹽分
適量攝取蛋白質:太多的蛋白質造成腎的負荷。刊登在《內科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指出,攝取較高蛋白質食物者,比適量攝取者高出3.5倍機率罹患腎衰竭。
控制鹽分攝取:食物中的鹽分,95%由腎臟排洩出去,過量的鹽分攝取造成腎臟負擔。
每天炒菜加鹽別超3克
臺灣“衛生署”建議每人每天食鹽攝取量為8克,但調查顯示,臺灣人每日平均食鹽攝取量約15公克,遠超過建議量。
專家提醒,食物中本身就有鹽份(一天下來約3克),因此能添加的調味食鹽,一天最好不超過一茶匙(約5克)。
建議煮菜時,鹽、味精不要一匙一匙拚命加,少許少許慢慢加,能提味就好;而外食族吃湯麵時,最好少喝湯,以免把鹽分統統都吃進肚;並且不要嗜食醬油,很多人外食,動輒叫“老闆,切碟辣椒加醬油,”是不好的習慣。
三、多喝水
可間接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於體內的廢物如尿酸、結石排出體外。
專家建議一天至少2000cc。
長時間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可以準備1000cc的水瓶,進公司時先裝滿水,在午餐前喝完;下午再裝滿一瓶,下班之前喝完,補足一天需要的水分。
四、控制高血壓及糖尿病
腎臟是由數百萬個微血管球組成,而長期罹患高血壓、糖尿病,會造成血管硬化,進而使腎臟壞得快。調查發現,高血壓患者得到腎臟病的機會,是非高血壓患者的2倍、而糖尿病患者罹患腎病的可能,則為非高血糖者的1.5倍。
溫馨提示:如何預防、控制?
1.定期驗尿:除了驗血糖、量血壓,更應該記得每半年驗微白蛋白尿。若有異常,應每三個月檢查一次。尤其驗出微白蛋白尿時,仍屬中度腎衰竭,是腎功能還可以挽回的治療關鍵期,錯過就救不回來了。
2.嚴格控制三高:糖尿病最新治療準則,高血糖控制指針,糖化血色素應該控制在7%以下;高血脂的壞膽固醇應控制在小於100mg/dl、而血壓標準最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3.均衡飲食:少油、少糖、低熱量,減緩血管硬化。
4.規律運動:專家指出,運動能幫助維持體重,尤其容易降低三酸甘油酯,直接燃燒脂肪,避免三高惡化。美國食品協會最新建議,每週最好運動5天,每天至少30~60分鐘,最好是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快步走,每天至少一萬步。
5.規律服藥:依照醫生開立的藥物,配合健康的生活型態,才能有效控制血壓、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