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我曾經為一個嚴重胸腰段脊柱後凸畸形的患者,做了一臺很大的手術,手術的名稱是:脊柱胸腰段後凸PSO截骨矯形長節段固定植骨融合術。稍微解釋一下,脊柱從側面看,雖然有生理曲度,但總體看來是直的,好像一顆筆直的松樹,古人說的站如松就是形容人類的站姿。脊柱胸腰段後凸畸形,是指在脊柱的胸段和腰段交界的部位出現了向後的凸起,凸起部位以上的脊柱向身體前方傾倒,有點像通俗講得“鑼鍋兒”。老年人中,經常會見到,身高降低,背部後凸,身體前傾,眼睛只能看著地面的可憐情況。確實,後凸到一定程度後,眼睛只能看地面了,要想看看前面就不得不用力地後仰頭部,看一會兒後,然後馬上再低下頭,因為太累了嗎!而且,還遠遠不止這些。後凸部位的應力增加導致頑固性疼痛,脊柱後方肌肉長期處於拉伸狀態出現痙攣性疼痛,脊柱結構改變壓迫神經導致劇烈地放射性疼痛,這些疼痛,可以影響活動、休息、睡覺,總之無時不在,還逐漸加重。這樣的患者經常覺得活著沒了意思!除了疼痛,前屈的脊柱會壓迫脊柱前方的肺葉、心臟甚至是腹腔的腸管,影響這些器官的生理功能。
面對這樣的患者,我不得不為其做了一臺大手術。手術的全稱是:脊柱胸腰段後凸PSO截骨矯形長節段固定植骨融合術。簡單說來,就是在脊柱後凸最嚴重的椎體,將後方椎體截去一部分,使該椎體前後基本一樣高,就可將前傾的脊柱扶正了,不過還必須使用脊柱內固定器械將其固定,維持脊柱的正常位置,就像骨折了復位後還必須用石膏固定維持位置確保骨折癒合。這還不夠,還要在脊柱的後面或側面鋪上骨粒,讓脊柱最終融合在這個相對正常的位置上。具體的細節就不說了,反正,這個患者的身體後面的傷口長度約為30多釐米,術中出血約1200毫升,一共用了18根椎弓根螺釘。無論是對誰,這都是一臺不小的手術。
但是,本來這個手術本來有機會能夠避免。
這個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70歲,偏瘦。有學醫背景,身材高挑,業餘愛好廣泛,退休後參加多種社會活動。有一天不小跌了一下,並不嚴重,可是之後總覺得後背疼痛,一個月後,到醫院拍片一查發現:胸12椎體壓縮性骨折(壓縮四分之一)。壓縮性骨折多見於老年人,由於骨質疏鬆,椎體的強度和剛度下降,不能承擔脊柱負荷的波動,在輕微暴力下導致了椎體前緣壓縮,椎體側面由原來的方形,變成了梯形。
壓縮骨折的治療原則,原來是:臥床休息減少脊柱骨折椎體的負重2個月,必須起床時要佩戴胸腰支具,對症止痛,積極全面嚴格地抗骨質疏鬆治療。但是這個過程漫長而又痛苦,還有許多併發症:肺炎、泌尿系感染、血栓以及因為不動導致的骨質疏鬆進一步加重等。在這基礎上,現在有一種新的治療,叫做椎體成形術和椎體後凸成形術。簡單來講,就是局麻下經皮用一個細管伸進骨折的椎體,再通過細管向椎體內注射一種叫“骨水泥”的東西,“骨水泥”進入椎體約10分鐘後就固化了,非常堅硬,就在椎體內形成了一個支撐系統,維持固定椎體的骨折。這個過程約20-30分鐘,傷口小得不用縫合,而且在局麻下就能完成。好處是:止痛效果立竿見影,兩小時後患者疼痛緩解約80-90%,並且強化了椎體。近期看,終止了漫長的骨折疼痛過程,患者不用臥床2個月了;遠期來看,減少了因臥床導致的內科疾病,打破了制動後骨質疏鬆加重的惡性循環;還有一條非常重要,與今天上面講的大手術就有關係了,椎體被強化後,椎體壓縮程度繼續加重的步伐就被打住,至少是被明顯減慢了,能夠避免大手術。
我把這些信息全都告訴了我的這位患者。由於她學過醫學,她瞭解前面的治療方法,故她只選擇了前面的治療:臥床休息減少脊柱骨折椎體的負重2個月,必須起床時要佩戴胸腰支具,對症止痛,積極全面嚴格地抗骨質疏鬆治療。後來在複診的時候,據她本人講,她完全做到了臥床、用藥等要求。但是,她的椎體壓縮程度不斷加重,脊柱後凸畸形也是越來越重,文中前面描寫的情況就出現了,在半年後的拍X線片時,她胸12椎體的前壁高度基本消失,從側面看,胸12椎體就是一個三角形,嚴重的脊柱後凸畸形也就必然發生了,不能看前方、腰背痛、肌肉痙攣痛、神經痛、呼吸不暢等症狀,就像教科書上寫的一樣,都出現了。
怎麼辦?只好做一臺本來有機會避免的大手術了。
這個病例告訴我們3點:
1、醫學不斷髮展的今天,有很多新的方法和手術,能夠解決、減輕我們的痛苦;
2、在看病這個特殊的過程中,醫生和患者的信息肯定是不對稱的,就算你在網上參閱很多資料,甚至有學醫的背景,在這個非常專業的領域頂多也就是一知半解,碎片式知識和具體臨床情況根本無法結合,有時還會起反作用,對病情的誤判,對醫生的正確指導依從性下降等等;
3、應該相信醫生。在治病這個問題上,醫生和患者的利益是共同的,我相信每一個醫生都願意將他/她的患者治好,說的實際點,為名為利都是如此。
具體到這個患者,雖然做了大手術後恢復良好,非常滿意。但是我的心中卻有一絲愧疚,因為我本來有機會說服她接受那個小手術,而避免這次大手術,不管是甚麼原因,我沒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