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關節炎是關節炎中最常見的一種,尤其是膝關節的炎症最常見,就是老百姓最通俗說的關節里長“骨刺”、“骨質增生”。從醫學上講,骨性關節炎也叫退行性關節炎,但這種炎症 並不是人們經常說的需要應用抗生素治療的感染性炎症,而是一種關節的老化與磨損。引起的原因,是正常的關節軟骨,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磨損和退變。我們每個人的骨關節外面都包裹著一層軟骨,也就是老百姓通常說的“脆骨”,這種“脆骨”其實很深厚,而且有一定的彈性,還可以分泌關節所需要的潤滑液。骨性關節炎的主要原因就是這層關節軟骨隨著年齡的增加受到了破壞,逐漸出現磨損,軟骨基質軟化,失去了彈性、強度,引起軟骨下骨的硬化或囊性變及骨刺形成,軟骨下骨外露,從而產生疼痛和運動障礙。
隨著疼痛進一步加重,症狀也會越來越重,一旦出現關節變形,就會形成“O”形腿和“X”形腿等情況。關節變形導致了下肢力線的改變,使人體的負重完全壓在了關節的一側。在患者行走的過程中,體重都集中在力線改變之後的一側,從而導致磨損呈加速的發展,關節腫脹、疼痛、每走一步都會感到困難,每走一步都會像針扎一樣,非常痛苦,步履艱難。所以,誘發關節炎的原因就是劇烈磨損造成的,說通俗一點,就是與關節經過幾十年的使用“老化”了有關――就像新車不會拋錨,而舊車容易拋錨一樣。
人們過去一直認為,骨關節炎是一種老年人特有的疾病,但是近來發現,人類的關節可以早在30歲,甚至更年輕的時候就產生沒有症狀的退變,年齡達到四五十歲時出現症狀。所以說,別讓“骨刺”傷你太深的最好辦法就是:防患於未然。這些措施包括:1、減輕體重;2、儘量不穿高跟鞋;3、保護關節不受到損傷;4、儘量減少做頻繁登高運動;5、服用Vit A、Vit C、Vit E及補足Vit D等對骨性關節炎有一定的預防作用等。
在骨性關節炎的治療過程中,自從18世紀開始,一直在研究骨性關節炎的病理、生理,包括它的治療。現在目前來說,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體系的治療方案。
1、早期:往往採用保守治療,比如中藥的內服和外敷,中醫按摩,口服止疼藥、口服消炎藥物,維生素類藥物、營養軟骨類的藥物,另外,關節內注射一些軟骨潤滑劑,對早期關節軟骨的輕度退變是有一定作用的。
2、中期:如果關節內出現遊離體,也就是較大體積的骨刺,或關節軟骨磨損的程度相對重一些,有一些積液和腫脹,往往採取微創手術治療,比如關節鏡手術,就是在關節上做2-3個5毫米的小孔,用一個內窺鏡子,這個鏡子和筷子頭粗細,通過它觀察關節裡的病變情況,再做處理和治療。
3、晚期:關節嚴重變形,出現“O”形腿和“X”形腿等情況,走路舉步維艱,通過 “X”光片輔助檢查,觀察到關節間隙消失,也就是說,關節已經沒有縫了,關節已經消失了,長滿骨刺了,活動也基本消失了,走路走幾百米都不行,疼得受不了。這種情況一般考慮做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就是把有病的關節表面取掉,去掉幾毫米,然後把關節面切出一個新鮮的表面來,在大腿骨上包一個金屬套,在小腿骨上包一個金屬套,中間放一個高分子聚乙烯的薄片,就像給破損的牙齒上安裝上一個“假牙套”。這樣做完手術以後效果明顯:首先是走路時關節不疼了,行走自如了;第二、下肢力線矯正了,無論是“O”形腿也好,“X”形腿也好,做完了手術,腿變直了;第三、無論打彎還是伸直,關節都可以恢復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