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脫垂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以兒童和老年人多見。
1.臨床分類 根據脫垂程度,分為部分性脫垂和完全性脫垂2種。
(1)部分性脫垂:為直腸下端黏膜與肌層分離,且向下移位形成皺襞,故又稱黏膜脫垂或不完全脫垂。其脫出組織較少,長度為2~5cm,可以是部分黏膜或全圈黏膜下脫,可呈放射狀排列。脫垂部分為兩層黏膜,與肛門之間無溝狀隙。
(2)完全性脫垂:為直腸全層脫出,嚴重時直腸和肛管均翻出肛門外。脫出組織多,長度常超過10cm,形狀呈寶塔狀,黏膜皺襞呈環狀排列,脫垂部分為兩層摺疊的腸壁組織。成人大多是完全脫垂,女性較多,常伴有肛門功能不良。
2.症狀與體徵 直腸脫垂病人常有慢性便秘、排糞無規律的病史。起病緩慢,早期感覺直腸脹滿,排糞不淨,以後感覺排便時有腫塊脫出而便後自行縮回,疾病後期咳嗽、用力或行走時都會脫出,需用手托住肛門。如直腸脫出後未及時託回,可發生腫脹、炎症,甚至絞窄壞死。病人常感大便排不盡,肛門口有黏液流出,便血、肛門墜脹、疼痛和裡急後重,有時伴有腰部、下腹部或會陰部痠痛不適。
腹部檢查無異常。囑病人做下蹲動作,可見脫出的直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