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9-05 14:23

  一、症狀

  (一)喘息或氣急 喘息性慢支有支氣管痙攣,可引起喘息,常伴有哮鳴音。早期

  無氣急現象。反覆發作數年,併發阻塞性肺氣腫時,可伴有輕重程度不等的氣急,先有勞動或活動後氣喘,嚴重時動則喘甚,生活難以自理。 總之,咳、痰、喘為慢支的主要症狀,並按其類型、病期及有無併發症,臨床可有不同表現。

  (二)咳痰 由於夜間睡眠後管腔內蓄積痰液,加以副交感神經相對興奮,支氣管分泌物增加,因此,起床後或體位變動引起刺激排痰,常以清晨排痰較多,痰液一般為白色粘液或漿液泡沫性,偶可帶血。若有嚴重而反覆咯血,提示嚴重的肺部疾病,如腫瘤。急性發作伴  有細菌感染時,則變為粘液膿性,咳嗽和痰量亦隨之增加。

  (三)咳嗽 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或分泌物積聚於支氣管腔內均可引起咳嗽。咳嗽嚴重程度視病情而定,一般晨間咳嗽較重,白天比較輕,晚間睡前有陣咳或排痰。

  二、體徵

  早期可無任何異常體徵。急性發作期可有散在的幹、溼囉音,多在背部及肺底部,咳嗽後可減少或消失。囉音的多寡或部位不一定。喘息型者可聽到哮鳴音及呼氣延長,而且不易完全消失。併發肺氣腫時有肺氣腫體徵。支氣管炎常發於冬春季節,咳嗽痰多,反覆發作、遷延難愈,由於病程長,多數患者身體虛弱呈肺氣虛體質,尤以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症狀最為典型,是一種消耗性疾病,通過飲食調理適當補充營養,則具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此症的飲食原則應適時補充必要的蛋白質,如雞蛋、雞肉、瘦肉、牛奶、動物肝、魚類、豆製品等。除葷食外,應經常進食新鮮蔬菜瓜果,以確保對維生素C的需要。含維生素A的食物亦是不可少的,有保護呼吸道粘膜的作用。飲食對症擇食頗有益處。

支氣管炎的症狀體徵相關文章
概述 支氣管炎這個病症在人類的疾病中是很常見的,基本上一到低溫的天氣就有很多人的身體會發病,多數因為是支氣管在日常時就受到空氣環境汙染的刺激再加上低溫的刺激就會馬上發病。同時也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病毒,支原體,細菌的感染,空氣中煙霧和粉塵的汙染。另外免疫,年齡,氣候等因素也會影響。支氣管炎起病緩慢,病程比較長,反覆急性發作會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步驟/方法: 1、 說話聲音也很輕,有時候還會
發布於 2023-06-28 17:31
0評論
一、症狀 (一)喘息或氣急喘息性慢支有支氣管痙攣,可引起喘息,常伴有哮鳴音。早期 無氣急現象。反覆發作數年,併發阻塞性肺氣腫時,可伴有輕重程度不等的氣急,先有勞動或活動後氣喘,嚴重時動則喘甚,生活難以自理。總之,咳、痰、喘為慢支的主要症狀,並按其類型、病期及有無併發症,臨床可有不同表現。 (二)咳痰由於夜間睡眠後管腔內蓄積痰液,加以副交感神經相對興奮,支氣管分泌物增加,因此,起床後或體位變動引起
發布於 2023-06-11 02:20
0評論
以耳內悶脹感或堵塞感,聽力減退及耳鳴為最常見症狀,常發生於感冒後,或不知不覺中發生,有時頭位變動可覺聽力改善,有自聽增強,部分病人有輕度耳痛,兒童常表現為聽話遲鈍或注意力不集中。症狀1、聽力減退:聽力下降,自聽增強,頭位前傾或偏向健側時,因積液離開蝸傳,聽力可暫時改善(變位性聽力改善),積液粘稠時,聽力可不因頭位變動而改變,小兒常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而由家長領來就醫,如一耳
發布於 2023-09-10 22:32
0評論
1.按皮損表現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 (1)急性溼疹皮損初為多數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基底潮紅,逐漸融合成片,由於搔抓,丘疹、丘皰疹或水皰頂端抓破後呈明顯的點狀滲出及小糜爛面,邊緣不清。如繼發感染,炎症更明顯,可形成膿皰、膿痂、毛囊炎、癤等。自覺劇烈瘙癢。好發於頭面、耳後、四肢遠端、陰囊、肛周等,多對稱發佈。 (2)亞急性溼疹急性溼疹炎症減輕後,皮損以小丘疹、結痂和鱗屑為
發布於 2024-04-28 00:43
0評論
(一)早期表現:早期多無症狀,偶爾體檢時發現血壓增高,或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勞累後感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可能系高級精神功能失調所致。早期血壓僅暫時升高,隨病程進展血壓持續升高,臟器受累。 (二)腦部表現:頭痛、頭暈常見。多由於情緒激動,過度疲勞,氣候變化或停用降壓藥而誘發。血壓急驟升高。劇烈頭痛、視力障礙、噁心、嘔吐、抽搐、昏迷、一過性偏癱、失語等。 (三)
發布於 2024-02-27 02:41
0評論
直腸脫垂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以兒童和老年人多見。 1.臨床分類根據脫垂程度,分為部分性脫垂和完全性脫垂2種。 (1)部分性脫垂:為直腸下端黏膜與肌層分離,且向下移位形成皺襞,故又稱黏膜脫垂或不完全脫垂。其脫出組織較少,長度為2~5cm,可以是部分黏膜或全圈黏膜下脫,可呈放射狀排列。脫垂部分為兩層黏膜,與肛門之間無溝狀隙。 (2)完全性脫垂:為直腸全層脫出,嚴重時直腸和肛管均翻出肛門外。脫出組織多,
發布於 2024-04-23 09:26
0評論
脂肪肝的臨床表現與其病因、病理類型及其伴隨疾病狀態密切相關。臨床上,根據起病緩急可將脂肪肝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前者相對少見,病理上多表現為典型的小泡性肝細胞脂肪變;後者主要指由肥胖、糖尿病和酗酒等引起的大泡性肝細胞脂肪變。 1.急性小泡性脂肪肝急性小泡性脂肪肝臨床表現類似急性或亞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常有疲勞、噁心、嘔吐和不同程度黃疸,甚至出現意識障礙和癲癇大發作。嚴重病例短期內迅速發生肝性腦病
發布於 2024-05-12 17:01
0評論
眼球在調節靜止的狀態下,來自5米以外的平等光線經過眼的屈光後,焦點恰好落在視網膜上,能形成清晰的像,具有這種屈光狀態的眼稱為正視眼。其焦點落在視網膜前,不能準確地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稱為軸性近視。對來自近處目標的分散光線卻具有高度適應能力,只要目標向眼前移動到一定距離,就能獲得清晰的視力。所以,近視眼看近距離目標清晰,看遠模糊,以凹球面透鏡可矯正。 1.遠視力下降,近視力正常; 2.視疲勞;
發布於 2024-05-12 22:02
0評論
潛伏期3~6天。多數受染者症狀較輕,可僅表現為發熱、頭痛、輕度蛋白尿等,持續數日即恢復。重型患者只發生在約15%的病例。病程經過可分為4期。 1.感染期急起高熱伴有寒戰、劇烈頭痛及全身痛,明顯乏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秘等。患者煩躁不安,結膜充血,面、頸潮紅。心率與發熱平行,以後轉為相對心搏徐緩。本期持續約3天,此時病毒在血中達高滴度,成為蚊蟲感染的來源。期末可有輕度黃疸、蛋白尿。 2
發布於 2024-12-28 06:58
0評論
本病分為盤狀紅蝴蝶瘡與系統性紅蝴蝶瘡,以後者多見。 盤狀紅蝴蝶瘡:多見於20~40歲左右的女性,男女之比約1:3,家族中可有相同患者。皮損好發於面部,尤以兩頰、鼻部為著,其次為頭項、兩耳、眼瞼、額角,亦可發於手背、指側、唇紅部、肩胛部等處。初為針尖至黃豆大小或更大微高起的鮮紅或桃紅色斑,呈圓形或不規則形,境界清楚,邊緣略高起,中央輕度萎縮,形如盤狀,醫學教育網整理表面覆有灰褐色的黏著性鱗屑,鱗屑
發布於 2025-01-12 19:0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