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簡介】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根。主產於河北、山西、內蒙古、河南及陝西等地。春、秋兩季採挖,除去殘莖、鬚根,曬乾。蒸透或開水潤透切片。生用,酒炙或炒炭用。
【美容功效】清熱燥溼,瀉火解毒。
【美容方法】
1、用於粉刺、酒渣鼻等:本品能“洩肺火而解肌熱”,通過其洩火、清熱和燥溼之功效,而達溼熱除、血熱清、熱毒散之目的,尤善治溼熱所致的損容性疾病,如顏面粉刺、肌膚瘡癬等。治粉刺屬溼熱型,症見紅腫結節,伴便秘口苦,舌紅苔黃膩等者,常與白芷、白附子、防風等為細末,蜜調為丸,於洗面之時搽之;或配黃連、蒲公英、茵陳、丹皮等配伍內服。治肺經風熱,粉刺初起,,或鼻渣初起紅色,久則肉匏發腫者,則配防風、連翹、薄荷、川芎、赤芍等,如黃芩清肺飲。
2、用於溼瘡、皮炎、疥癬、皮膚紅斑等:本品苦能燥溼,寒能清熱,尤善清中上焦溼熱,亦有較強的瀉火解毒,涼血止血之力。治溼熱引起的溼瘡、疥癬等各種皮炎,可直接研末外用或攤在紗布上調敷;或與桑白皮、地骨皮等清洩肺熱藥同用。治毒熱引起的出血、發斑,則配白茅根、生地等涼血止血解毒之品。治火毒熾盛的瘡癰腫毒,可與大黃、白蘞為末外敷,或與金銀花、連翹、牛蒡子等同用。
此外,用治白疙(銀屑病),可與地榆、黃柏同用,加少量凡士林研磨,外塗患處。以黃芩配製成的花露水、沐浴液等,具有治療預防過敏性皮炎及各種皮膚病的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少食、便溏者忌服。
【按語】本品性味苦寒,功能清熱燥溼、瀉火解毒。尤善上焦肺熱,為治肺熱咳嗽,溼溫暑溼,溼熱痞悶之要藥。又能清洩膽火而和解少陽,治邪在少陽之寒熱往來。還能直折火勢而涼血止血,治火毒熾盛迫血妄行的出血證。黃苓還能清熱安胎,為懷胎蘊熱,胎動不安等所常用。
本品善治溼熱或肺熱所致的損容性疾病,外敷內服兼用。治肺胃實火或溼熱鬱結的損容性疾病,如粉刺、酒渣鼻、皮膚紅斑等,通過清洩肺火、苦寒燥溼、涼血解毒,可起到消除粉刺、酒渣鼻,亮膚潔面之功。
本品粉碎後添加於軟膜粉中,作面膜用,具有美白、祛斑和除痘的療膚功效,但本品含有的黃色色素成分,直接添加於化妝品中會令皮膚著色。現大多將黃芩中的黃芩苷提取分離,再按一定的比例添加到美白化妝品、治痤瘡產品、抗敏產品及防曬產品中。既有效發揮了黃芩美容功效,又防止了皮膚的著色。此外,由於黃芩苷對黑色素細胞有極高的抑制活性,因此黃芩苷還有望成為新一代安全高效的美白添加劑。
【古今舉例】
添容丸:黃芩、輕粉、白芷、白附子、防風各一錢(5g),各為細末,蜜調為丸。於每日洗面之時,多搽數遍,臨睡之時,又重洗面而搽之,治粉刺。(《石室秘錄》)
【本草文獻】
(1)《神農本草經》:“主諸熱黃疸……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
(2)《日華子本草》:“療瘡,排膿。治乳癰,發背。”
【現代研究】本品含黃芩苷、漢黃芩素、漢黃芩苷、黃芩新素等黃酮類,氨基酸,揮發油,以及葡萄糖、蔗糖、 p-谷甾醇等。黃芩煎劑有較廣的抗菌譜,對多種皮膚致病性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並有抗炎、抗變態反應作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氧自由基,能顯著抑制過氧化脂質的生成,延長皮膚細胞壽命,增強抗衰老的能力。並能吸收紫外線,具抗過敏作用,對於已曬傷的皮膚,有一定修復作用。黃芩苷能抑制痤瘡丙酸桿菌,且能有效地清除囊腫型痤瘡裡的死亡細胞、死亡菌體及其他殘餘物,加速痤瘡的痊癒,且愈後不易留下斑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