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是神經官能症的一個症狀,它是由於用腦過度,精神緊張,體力勞累所引起的一種機體功能失調所引起的疾病。它包含了失眠症、焦慮症、疑病症、恐懼症、強迫症、神經衰弱、神經性嘔吐等多種病症。
憂鬱症多表現為入睡困難,有時可睡,但1~2小時後即醒,醒後再難入睡。也有的整夜不眠;坐臥不安,控制不住沒有明確的對象或內容的恐懼,或提心吊膽的痛苦體驗。有些人表現為情緒低落為主要症狀,沮喪、憂傷、自卑,對日常活動興趣顯著減退,甚至喪失。有些人則多疑,總懷疑別人在說自己的壞話,很煩惱對健康不利,卻不能自控。過分注意自己的身體(包括各種生理變化)。而有些患者則表現為強迫自己想某樣東西或事情,無法控制自己。神經衰弱症狀表現為精神疲乏、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工作學習不能持久,頭痛、食慾不振、懶散等
憂鬱可能由下列因素造成:生活緊張、胃不舒服、頭痛、營善不足、飲食不良、糖、單核白血球增多症、甲狀腺疾病、子宮內膜炎(與婦女憂鬱症有關)、任何嚴重的身體傷害、過敏症。有些人在冬天日短夜長時,會變得比較憂鬱。憂鬱症是一種週期性發作的疾病,在任何年齡段均可出現,但以中年早期較為常見,並且在老年人中尤為普遍。憂鬱症起因於腦部管制情緒的區域受擾亂。大部分人都能處理日常的情緒緊張,但是當此壓力太大、超過其調整機能所能應付的範疇,憂鬱症可能由此而生。
另外,憂鬱症也與人的性格有密切聯繫,此病人的性格特徵一般為內向、孤僻,多愁善感和依賴性強等。憂鬱症對人的危害是很大的,它會徹底改變人對世界以及人際關係的認識,甚至會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憂鬱症患者如果鬱火滿腔而又不及時去求醫的話,其結果是約10%的患者有自殺傾向,有的病人甚至成為家庭暴力或兒童虐待事件的主角。但這並不是說憂鬱症就一定是絕症,至少目前完全可以通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手段來治療。
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可由各種原因引起,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且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抑鬱症臨床症狀典型的表現包括三個維度活動的降低: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另外一些患者會以軀體症狀表現出為主。
具體可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抑鬱悲觀,與現實環境不相稱。程度較輕的患者感到悶悶不樂,無愉快感,凡事缺乏興趣,感到“心裡有壓抑感”、“高興不起來”;程度重的可悲觀絕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訴說“活著沒有意思”、“心裡難受”等。更年期和老年抑鬱症患者可伴有煩躁不安、心神不寧、渾身燥熱、潮紅多汗等,而兒童和少年可以表現為易激惹(如不耐煩、為一點小事發怒)。典型的抑鬱心境還具有晨重夜輕節律的特點,即情緒低落在早晨較為嚴重,而傍晚時可有所減輕。
患者本人可能會反饋大腦反應遲鈍,或者記憶力、注意力減退,學習或者工作能力下降或者猶豫不決,缺乏動力,甚麼也不想幹,以往可以勝任的工作生活現在感到無法應付;患者不僅開始自我評價降低,有時還會將所有的過錯歸咎於自己,常產生無用感、無希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甚至開始自責自罪,嚴重時可出現罪惡妄想(反覆糾結與自己一些小的過失,認為自己犯了大錯,即將受到懲罰)、反覆出現消極觀念或者行為。
很多患者沒有節食時會伴有食慾下降或者亢進、體重減輕或者增加(例如,一個月內體重變化超過5%),幾乎每天都有失眠或睡眠過多,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性慾減退,女性患者會出現月經的紊亂。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文化的特點,一些患者的情感症狀可能並不明顯,突出的會表現為各種身體的不適,以消化道症狀較為常見,如食慾減退、腹脹、便秘等,還會有頭痛、胸悶等症狀,患者常常會糾纏於某一軀體主訴,並容易產生疑病觀念,進而發展為疑病、虛無和罪惡妄想,但內科檢查卻發現沒有大的問題,相應的治療效果也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