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中醫病名,以猝然昏僕,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利為主症。病情輕者可無昏僕而僅見口眼歪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狀。中風發病突然,變化迅速,與自然界風“善行而數變”特徵類似,所以中醫把上述臨床表現稱為中風,又稱“卒中”。中風發病率、病死率、致殘率高,嚴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中醫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總結提出了一些中風先兆表現:“凡大指、次指麻木或不用者,三年中有中風之患”、“平人手指麻木,不時眩暈,乃中風先兆,須預防之。宜慎起居,節飲食,遠房幃,調情志”。
中風與現代醫學急性腦卒中大體相同,包括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在日常生活裡中老年人應當通過早期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醫生的幫助下積極主動地控制各種中風相關病理危險因素,從而達到使中風不發生或者推遲發生的目的,一旦發生中風先兆或中風積極、及時就醫,使中風對生命、生活質量的影響程度儘可能的降低。
一、培養良好的日常生活方式
1、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中老年人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安排,不要因睡不著而不睡,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2、保持心態樂觀、心情舒暢,避免情緒緊張,帶來血壓過度波動,誘發中風。
3、注意日常飲食應當多吃含黃酮類的食物,其中豆類、蕎麥(苦蕎含量又是普通蕎麥的10多倍),柑橘類水果中含量較高。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多吃野玫瑰果、蕎麥、柑橘類水果、漿果、椰菜、櫻桃、葡萄、木瓜、哈密瓜、李子、茶葉、紅酒以及番茄、黃瓜。柑橘類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總黃酮,其中橙子和葡萄柚中總黃酮的含量尤其豐富,一個橙子或一片葡萄柚大約含有45~50 毫克的總黃酮。研究證實,總黃酮是食物類黃酮的一種,它能夠改善人體的心血管功能、降低炎症的發生率,從而有效地預防中風的發生。脂肪與膽固醇以及食鹽可以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而動脈粥樣硬化是包括中風在內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病理因素之一。飲食上應當減少飽和脂肪(低於每日總熱量的10%)和膽固醇(<300mg/日)的攝入量,控制每日鈉鹽攝入量少於6~8g。
4、預防大便秘結:如今,人們的活動越來越少,而食物越來越精細,導致便秘的人越來越多。在患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的情況下,便秘是腦血管意外的常見誘發因素之一,很多中風就是在馬桶上突然發病的。可以適度運動及進食含膳食纖維多的粗糧促進腸蠕動,促進排便。如水果、燕麥、大麥、玉米、麥麩、米糠。
5、避免用力過猛:某些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的患者,若不小心用力過猛將使血壓突然升高,而致中風突然發生。
6、避免快速、大幅度體位變化:突然的體位變化可以引起腦部血流動力學改變,使腦血供發生障礙,腦組織處於抑制或紊亂狀態,輕者可出現一過性腦缺血發作,重者可誘發卒中。所以中老年人活動時應當緩慢,讓身體有個調節適應過程。
7、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每天安排一定的有氧運動(如打太極拳、散步),消耗體內多餘的熱量。規律、適度的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心臟功能,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微循環,還可以通過對血壓、血糖、體重控制而起到預防中風的作用。
8、減少在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駐留。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預防長期慢性缺氧導致血液中紅細胞增多,血粘滯度增高,誘發中風。
9、戒菸:菸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可以使血管痙攣、血壓升高及加速動脈硬化。吸菸是腦卒中獨立危險因素,提倡戒菸。
10、戒酒:酒精可能通過多種機制,包括升高血壓、使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心律失常和降低腦血流量等導致卒中。長期大量飲酒和急性酒精中毒是腦梗死的危險因素,酒精的攝入量和出血性卒中存在直接的劑量相關性聯繫。勸導有飲酒習慣的人適度飲酒,可以減少卒中的發生。
11、控制體重:目前認為男性腰圍大於臀圍和女性體重指數增高是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這與肥胖易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有關。成人體重指數應控制在28以內或腰圍/臀圍<1,波動範圍<10%。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
12、冬天注意保暖,夏天注意防暑。老人血管彈性差,氣溫急劇變化對人體的血液流動影響比較大,帶來血壓波動,誘發中風。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經興奮、血液中的兒茶酚胺增多,導致全身血管收縮。同時,氣溫較低時,人體排汗減少,血容量相對增多,這些原因都可使血壓升高,促發腦溢血。高溫易導致血壓波動、情緒緊張、血黏度上升、睡眠不好,而這是腦中風的四個重要誘發因。
13、定期進行體檢,特別是血液常規化驗及血液生物化學檢查。根據檢查的結果,在醫生指導下有針對性的採取處理措施。
二、控制中風高危病理因素
1、防治高血壓:高血壓是腦出血和腦梗死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控制高血壓是預防腦卒中發生和發展的核心環節。高血壓的常見防治措施如下:限制食鹽攝入量、減少膳食的脂肪含量、減輕體重、適當體育鍛煉、戒菸、減少飲酒、保持樂觀心態、提高應激能力、堅持規律服用降壓藥物等。2014美國高血壓指南中新的降壓目標值:60歲以上人群目標血壓為150/90mmHg,60歲以下人群目標值為140/90mmHg,包括糖尿病和腎臟病患者。具體的個體化降壓目標值及給藥方案需由醫生指導。
2、防治心臟病:房顫、瓣膜性心臟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擴張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均為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其中尤以房顫最為重要。心臟病常引起栓塞性腦卒中,在房顫患者中較常見,預防措施主要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抗凝藥和抗血小板藥。
3、防治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動脈粥樣硬化、肥胖、高血壓及血脂異常等發生率均高於相應的非糖尿病患者人群。高血糖是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發生卒中的危險性約是普通人4倍。
4、防治血脂異常:高膽固醇血癥、高密度脂蛋白減低、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及高甘油三脂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防治血脂異常應強調以控制飲食及體育鍛煉為主,輔以藥物治療。
5、防治頸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多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對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患者首選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或他汀類藥物治療。對於重度頸動脈狹窄患者(>70%)的患者,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考慮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或血管內介入治療。
6、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高同型半胱氨酸與腦卒中發病具有相關性。應用葉酸、維生素B6、維生素B12聯合治療可降低其水平。
7、降低纖維蛋白原水平:纖維蛋白原濃度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及栓塞性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與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和腦卒中也關係密切。血壓升高與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增加同時存在時,患腦卒中的風險更大。血漿纖維蛋白原升高可以進行降纖治療,同時應當積極查找原因如急性炎症、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感染、腫瘤等。
三、識別中風先兆
中風先兆是指腦卒中發病前表現出的各種症狀或症候群,可分為近期先兆和遠期先兆。近期先兆是指病發前數分鐘、數小時或數日內出現的先兆症狀,遠期先兆是指中風病發早期或超早期出現的症狀。
常見的有:
1、頭痛:頭痛的性質、部位、分佈等發生改變、突然發生的劇烈頭痛、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頭痛或頭痛劇烈,夜間常常痛醒等,在排除炎症、腫瘤的情況下,常常是腦卒中的先兆症狀。
2、舌痛:中老年人出現舌疼痛、麻木或活動障礙也是腦卒中的先兆之;有時突然出現的舌疼痛也需及時就醫,除外急性的心梗可能。
3、眩暈:突然發生的短暫性頭暈眼花、視物旋轉、伴行走不穩,數秒後自行恢復,是腦卒中的先兆症狀。
4、視力障礙:單眼或雙眼一過性黑朦、視物不清或視野缺損是腦卒中的先兆。
5、頻繁哈欠:這是腦嚴重缺血缺氧的重要表現,老年人在缺血性中風發生數天前可能出現此症狀。
6、言語障礙:突然出現言語含糊不清、不能言語或不能理解他人語言常常預示中風的發生。
7、吞嚥嗆咳:喝水或進食時出現嗆咳是中風的重要先兆。
8、睡眠障礙:中老年人短期內出現睡眠規律紊亂、不明原因的嗜睡常常預示腦缺血缺氧,是缺血性腦卒中的最早先兆。
9、經常跌倒:經常發生不明原因的跌倒是由於腦缺血缺氧,運動神經功能障礙而引起,是腦卒中的先兆症狀。
10.剃鬚刀落地現象:是指在用剃鬚刀刮臉過程中,當頭轉向一側時,突然感到持剃鬚刀的手臂無力,剃鬚刀落地,可同時伴有說話不清,但常在1~2 分鐘左右完全恢復正常。這是由於頸部轉動時,加重了已經硬化的頸動脈狹窄程度,導致顱腦供血不足,發生一過性腦缺血發作:常提示缺血性腦卒中隨時可能發生。
值注意的是上述中風先兆症狀並無特異性,在另一些疾病中同樣也可出現,重要的是一旦發現上述任何先兆症狀,尤其伴有卒中高危病理因素的中老年人,要及時就診,以便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
中老年人通過對良好生活方式的培養、中風高危病理因素的防治、中風先兆的識別,及早發現中風可能,及時就醫,阻止或延緩中風的發生,遠離中風,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