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中有這樣一段描述:“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陰陽和,故能有子;……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髮去。”意思是說,男子八歲時,腎氣開始充實,頭髮生長,牙齒更換。十六歲時,腎氣充盛,腎精中促進生長髮育和生殖的精微物質逐漸增多,促使男性成熟,精氣滿溢,能夠生育。而到了四十歲,腎氣衰敗,頭髮開始脫落,牙齒乾枯;到了四十八歲,面色憔悴,髮鬢斑白;五十六歲,肢體活動不利,腎精逐漸衰竭,身體感到為病所苦;六十四歲,牙齒頭髮脫落。形象描述了男性從幼年到老年的生理變化。
多數男性到了五八之年,開始出現一系列生理心理的變化,如體能下降、容易疲勞、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煩躁不安、抑鬱、失眠、潮熱汗出和性功能減退等,以及一些女性化症狀,如乳房肥大等,現代醫學稱為男性更年期綜合徵,也稱為中老年男子雄激素部分缺乏(PADAM)、中老年男子雄激素缺乏(ADAM),遲發性性腺功能減退(LOH)。目前學界傾向於使用LOH一詞,認為男性更年期是發生於中老年男子的一種與老齡相關的睪丸功能減退。
男性睪丸自40歲以後開始發生萎縮,睪丸重量緩慢下降,60歲以後睪丸縮小更加明顯,70歲時相當於11-12歲男孩睪丸大小。男性體內最主要的雄激素――睪酮,其水平自30歲開始降低,每年下降約1.6%,十年下降17%。而睪酮對於男性來說,不但與第二性徵、性慾和性能力相關,還廣泛影響情緒和智能、紅細胞生成、骨代謝、蛋白質和肌肉合成以及脂肪分佈。血睪酮水平的降低除了引起性慾降低和性功能減退,還可造成疲勞、肌肉量減少、骨質疏鬆、貧血以及情緒和認知的改變。睪酮缺乏患者的死亡率顯著高於睪酮水平正常的患者。男性更年期的症狀進展與睪酮缺乏程度相關。除了生理性的睪酮水平下降,還有一些慢性疾病可使睪酮水平降低,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關節炎、腎病及HIV感染引起的繼發疾病等。
對於40歲以上伴有更年期症狀的男性,我們常用老年男性症狀問卷(AMS)、中老年男性雄激素缺乏(ADAM)調查表進行篩查,然後進行睪酮水平檢測,必要時進行睪酮補充治療。睪酮補充治療可誘導幹細胞向肌細胞分化,減少內臟脂肪而增加肌肉含量,還可提高胰島素敏感性,促進骨代謝,預防骨質疏鬆、增加骨量,維持正常的性功能,改善男性更年期症狀。目前雄激素製劑包括口服制劑、貼劑、凝膠、注射劑、皮埋劑等,其作用各有特點。雄激素補充的禁忌症有前列腺癌或乳腺癌患者,紅細胞增多症患者,嚴重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伴有嚴重下尿路症狀的患者等。雄激素補充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中醫雖無男性更年期病名,但對於隨年齡增長出現的腎虛證的改善有豐富經驗。現代研究證實,淫羊藿、枸杞子、肉蓯蓉等補腎中藥可調節下丘腦-垂體-性腺軸,促進睪酮分泌,延緩衰老,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除藥物治療外,男性更年期患者應注意自我保健。誠如《黃帝內經》所言:“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注意控制飲食,控制基礎疾病,規律作息,進行適度的體力活動,調節情志,保持較好的精神心理狀態,可順利度過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