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工作中,有一些關於疾病診治的體會,在這裡與大家交流一下,希望對大家的求醫治病有所幫助。建議先讀一下我的這篇文章:
我是這樣診斷精神科疾病 兼談患者家屬就診時的注意事項
在臨床工作中,有一些關於心理疾病診治的體會,在這裡與大家交流一下,希望對大家的求醫治病有所幫助。
一:預防的原則
古人云“上醫治未病”,意思是說最好的醫生,是讓人在沒有病的情況下防止得病,不要等有了病才去治病,而是在未病時就預防疾病。預防才是最重要的,這個原則適合所有的疾病。
對於心理疾病來說,預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首先,要提高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提高我們應對挫折、壓力的能力,健全個性,培養愛好,適度宣洩壓力,勞逸結合,把工作和生活要合理的分開。希望我們每一個人不要:太要強,太完美,太追求,太執著,太認真,太在乎,
太能幹,太優秀,完善不良性格,是提高個體抗壓能力、保持身心健康的的根本。
對於成年人,要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並加以完善,以便更好的適應環境和社會。做到“聞過則喜”、“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讓自己的以下各商都得到發展:
“膽商”: 獨立、自主意識、自信 、大膽;
“逆商”:應對壓力、困難、承受挫折與批評的能力;
“情商”:人際交往、情感的培養;
“德商”:尊重、寬容、誠實、禮貌等道德品質的培養 ;
“智商”: 邏輯思維、學習興趣的培養。
對於父母來說,培養孩子以上五商,讓孩子自主、自由、自然的成長。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個性是最主要的,不要疏忽孩子獨立自主性的培養,萬不可溺愛孩子,那是“害”,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個性,好的心理素質,遠比給他買高級玩具,穿名貴的衣服重要得多得多。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是“引導和指導”,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注意:
1、只關注成績(智力)而不關注素質;
2、只關注成功而不關注失敗(失敗才是成功之母);
3、只關注身體而不關注心理;
4、只關注孩子而不關注父母;
5、只關注局部而不關注整體;
6、只關注現在而不關注未來;
7、只關注營養而不關注運動 (行為);
8、只關注形象而不關注內心。
衡量教育的成功與否不是考100分、上名校,而是:將孩子培養為實現自我價值、社會需要的、自己感覺幸福的成年人。培養孩子不是盯著他身上的短處,而是認識並塑造他身上的最強,即他擁有的最美好的東西,將這些最優秀的品質變促進他們幸福生活的動力!
教育的方向不僅僅是注重智力教育,更要注重人人向學習、工作、生活。情感。情趣、婚姻。家庭等方向綜合發展。
其次要讓自己掌握精神衛生的知識,比如甚麼是抑鬱症?甚麼是精神分裂症?如何診斷和治療?可以買這樣的科普書籍學習,掌握了知識,就可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心理健康的先天之本是:家庭教育,後天之本是自我成長。
我的老師汪衛東教授認為個性不良的主要原因是:
1、 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人格缺失性異常發展;
2、 成長過程中的過度不良刺激,導致人格偏移性異常發展;
3、個體的成長過程中自我成長不足,造成人格異常。
用大樹來比喻人格的話,那就是該長出來的樹枝沒長出來,樹枝長歪了,自己沒能修剪好樹枝,好比是人格這棵大樹長歪了,長少了,人格不良。
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
在臨床工作中,經常遇見患病數年,在綜合醫院反覆檢查也沒治好的患者,最後才來到精神科就診,才得到了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既浪費了大量的財力又耽誤了治療,對患者而言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原因大多是不知道是精神疾病,需要看精神科。還有的是對精神科有誤解,覺得看精神科丟人。
一般來說,越早診斷越早用藥,恢復的效果就越好,痊癒率就越高,相反,發病時間越長,看病越晚,恢復的就越差,治癒率越低。因此,多掌握精神衛生的知識,及時來看病求醫是最佳的選擇。
我們大家也要正確的對待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疾病和感冒發燒一樣,本質上都是疾病,誰都不願意得病,得病了需要我們大家都來關心愛護患者,不要歧視患者,給患者創造一個好的康復環境,要知道很多患者經過治療後恢復得很好,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比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著名美國經濟學家約翰納什,本人就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疾病戰鬥了一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病人就能恢復的更好。
三:系統治療的原則。
當一名患者確診後,一般來說藥物治療是必不可少的,當病情控制住了後,很多患者和家屬就把藥停了,結果可想而知,不久就復發了。為甚麼?這是因為精神疾病和軀體疾病有很大的不同,很多精神疾病都有慢性化、易復發的的特點,像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等等,需要長期的、系統的藥物治療,才能保持健康的狀態,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需要長期藥物維持治療。停藥、減量要經過醫生的同意。
我在門診時常會遇到患病幾十年的老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己來開藥,精神狀態一看就很好,能幹家務,年輕時工作完成的也不錯,我也經常和他們交流,得出的結論就是:按醫囑堅持長期服藥是保證患者身心健康的關鍵因素,幾乎所有恢復好的患者都是服藥依從性好的患者,而服藥依從性不好的患者,往往精神狀態就差,時常復發。
系統的藥物治療就是:服藥的時間要夠,服藥的劑量要夠,醫生評估療效,必要時調整治療方案:加量,換藥,合併用藥。病情痊癒後要服用較長時間的藥物預防復發,具體時間要根據患者的診斷,既往的發病情況有主治醫生給出建議。一般來說精神分裂症,雙向情感障礙要長期服藥。抑鬱症第一次得病服藥要2-3年,得過兩次要3-5年,得病三次要長期服藥。
隨意減量,停藥是不可取的,隨意換藥也是不可取的。如果服藥時間不夠的話,就評價療效是不科學的,因為大部分的精神科藥物如抗抑鬱藥,抗精神病藥物,抗強迫藥物等起效需要幾周的時間,療效明顯的話需要8周甚至更長的時間。注意精神類藥物服用的一般原則是:小劑量開始服用,慢慢加量,數天一加,減藥也是如此,慢慢減,數天一減,換藥的話,不可驟減驟加,最好老藥慢慢減,新藥慢慢加,兩藥一起服用,把停藥反應減到最低。有些時候,減藥過程中會發現聯合用藥反而療效更好,此時可以就按照這個方案用藥,也許可以用無心插柳柳成蔭來比喻。
四:藥物治療個體化的原則
藥物治療個體化原則是指不同的患者,即使診斷一樣,年齡性別一樣,身體狀況也差不多,但是對藥物治療的效果會有明顯的差異,藥物起效的劑量,藥物的副作用也會用很大的差異。差異的原因可能與遺傳基因等因素有關係。我有一個病人口服氯氮平600mg一天,劑量很大了,是說明書的最大劑量了,效果很不好,藥物不良反應也不明顯,一查血藥濃度不到100ng/ml,比較低;而另一位患者口服氯氮平一天才200mg,血藥濃度是300ng/ml,效果不錯,副作用也出來了,這就是個體化差異,為啥療效以及血藥濃度有這麼大的差異?與以下因素有關係:
1、個體不同,藥物代謝不同,血藥濃度不同,進入大腦的藥物濃度不同,從而療效、副作用不同。
2、 個體不同,發病原因、大腦的病理改變、腦遞質及受體改變不同,個體對藥物的敏感性不同,從而療效不同。
先說一下藥物是如何代謝的:口服藥經胃腸道吸收以後,首先來到肝臟,在肝臟裡面代謝,肝臟裡面負責代謝藥物的叫肝藥酶,肝藥酶把藥物代謝以後,剩下的藥物以及有藥理活性的代謝產物進入血液循環系統,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發揮治療作用,血藥濃度決定了治療作用和副作用。肝藥酶的活性影響了藥物的血藥濃度,肝臟裡面有很多種肝藥酶,負責代謝處理不同的藥物,代謝精神科藥物的一般是2D6,3A4,1A2等等,不同的人肝藥酶的活性不同,肝藥酶活性強的個體藥物濃度就低,肝藥酶活性低的個體,藥物濃度就高,也就造成了服用同等藥物劑量,而血藥濃度差異巨大,這個酶的活性主要取決於基因。在服用精神科藥物的同時測血藥濃度是最好的,根據血藥濃度來幫助醫生調整藥物劑量和方案,如果沒條件測血藥濃度的話,可以通過藥物不良反應來間接推測血藥濃度是否高了,一般來說,藥物副作用較大的話,提示血藥濃度可能比較高了。入過給患者針劑治療,針劑不需要胃腸道吸收,沒有肝藥酶的代謝這一環節,一般來說,見效可能更快,需要的劑量也小於口服片劑。
藥物對肝藥酶的作用有兩種:一種是抑制劑,造成酶的活性下降,藥物濃度升高,一種是誘導劑,造成肝藥酶活性增強,藥物濃度下降。藥物相互作用主要指的就是代謝不同藥物的肝藥酶之間是否有關係,例如阿立哌唑和氟西汀都是由肝藥酶2D6代謝的,氟西汀是2D6的抑制劑,他倆合用時會導致阿立哌唑代謝能力下降,從而升高阿立哌唑的血藥濃度。有時候臨床有這樣一種現象:吃的藥物劑量很小,療效不錯,就減了半片藥,效果就很差,可能跟個體對藥物代謝比較慢,服用小劑量藥物血藥濃度就比較高;而有的患者吃了很大劑量的藥物,效果不好,可能是肝藥酶活性太強,藥物都被代謝掉了,沒多少藥進到大腦裡,自然效果不好。
個體不同,發病原因、大腦的病理改變、腦遞質及受體改變不同,個體對藥物的敏感性不同,造成療效不同:俗話說“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同樣都是抑鬱症,不同的患者,腦內的病理改變也是不同的,大腦對藥物的敏感性也是不同的,一般認為抑鬱症主要是腦內的神經遞質:5-HT、NE、DA是不足的,但是有的患者可能是5-HT不足,有的患者可能是NE不足,這會造成不同的患者對同一樣藥物的療效、副作用有巨大差異。
家屬和患者要了解一點這方面的知識,仔細觀察病情變化以及服藥後的情況,保持和醫生的密切溝通,及時調整方案,力求療效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
至於每一位患者服用哪種藥物合適,則要考慮到患者的病情,既往用藥經歷及服藥後的效果,患者對藥物的耐受情況,副作用情況,還要考慮到患者的經濟情況,綜合考慮後做出決定,然後再隨訪患者,治療期間,家屬要密切關查患者的表現,定期作相應的化驗及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隨時調整治療方案,使患者逐步走向康復。
對與每一位患者來說,不管吃那種藥,只要你吃著效果好,副作用小,這就是好藥.藥物的療效與價格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貴藥不見的特別有效,便宜藥不見得效果不好,療效與藥物本身特點有關係,也因人而異。
至於進口藥和國產藥的區別:同一種藥既有進口的也有國產的,一般來說進口的藥物是指原研藥物,品質要好一些,如果經濟上沒問題,吃進口的藥是首選,如果考慮性價比的話,國產藥更實惠,經濟條件不太好的話還是吃國產藥就可以了。一般大的國產藥廠家,質量還是不錯的,理性對待進口和國產藥就可以了。
五:預防復發的原則
精神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是比較容易復發的,一般來說:藥物,季節,不良刺激、性格不良等因素是造成復發的常見原因。
藥物的原因:比如無故停藥或減量,患者及家屬意識不到需要堅持服藥,或者副作用太大,或者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等等,都影響了患者堅持用藥。患者和家屬要意識到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針對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副作用等問題,要和醫生多溝通交流,及時解決,儘可能找到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給患者創造一個好的康復環境。要高度重視藥物副作用,無論是醫生還是家屬,要像重視藥物的治療作用一樣,重視藥物的副作用,因為副作用會嚴重干擾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我的觀點是藥物副作用和藥物治療作用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給學生帶教的時候時常提醒他們:高度重視藥物副作用及處理,比記住藥物的治療作用更重要。
季節因素:一般來說春天是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容易復發的季節;秋末冬初是抑鬱症容易復發的季節,與光照時間短有關係,如果患者發病有季節規律的話,就要提前增加藥物劑量,密切注意復發先兆:失眠,情緒不穩,行為異常等等。
不良刺激:給患者一個好的康復環境,好的支持,多溝通多交流,提高患者應對不良事件的能力,避免不良事件的刺激。
不良個性:從臨床經驗來看,患者有好的個性,療效好預後好,個性不良,預後不好易復發,因此性格完善,自我成長,家屬幫助患者完善性格,可能是預防復發最重要的一環,要提高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提高我們應對挫折、壓力的能力,健全個性,培養愛好,適度宣洩壓力,勞逸結合,多做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要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並加以完善,以便更好的適應環境和社會。做到“聞過則喜”、“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提高我們的“膽商”: 獨立、自主意識、自信 、大膽;“逆商”:應對壓力、困難、承受挫折與批評的能力;“情商”:人際交往、情感的培養;“德商”:尊重、寬容、誠實、禮貌等道德品質的培養
;“智商”: 邏輯思維、學習興趣的培養.
六:永不放棄的原則
當一個家庭有精神疾病患者後,可以說非常的不幸,家屬要付出精力,金錢,時間,得到的可能是痛苦,患者久治不愈。我做為一名精神科醫生,非常的理解你們,同時,我也深深的意識到:你們家屬才是患者治療康復的主力軍,要護理患者,觀察病情,監督服藥,就醫買藥,鼓勵患者,付出很多很多,作為一名醫生很尊重你們,希望我們永不放棄,要堅持,畢竟科技再發展,新的藥物新的治療手段在不斷出現,我們一起努力,找到適合患者的方案,只要能讓患者有一點進步,就是我們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