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針灸
瀉法,即平補平瀉法,每天一次。
主要穴位。耳門、聽宮、聽會、翳風,每次選兩個穴位。
配穴:風熱上攻,合谷、曲池;肝火旺盛,太沖、中渚;痰火凝滯,豐隆、大椎;氣滯血瘀,地榆、血海。
2.耳壓
用王不留行種子壓迫內耳、肝俞、神門、皮質下等穴位,反覆按壓,刺激和調節臟腑功能。
3. "迎之承氣"
用雙手按住耳輪,上下摩擦,每次做15分鐘左右。
4."鳴天鼓"
調整呼吸,雙手掌心按住兩耳孔,堵住兩外耳道,兩手除拇指外的其他四指對稱按在枕部,兩中指指尖相碰,然後將兩食指翹起,疊在中指上,再將食指用力彈離中指,重擊腦後枕部,此時 可聽到響亮的鼓聲。先用左手敲24下,然後用右手敲24下,最後兩手同時敲48下。
5.鼓膜按摩法
用中指或食指伸入外耳道口,在外耳道口輕輕搖動10次以上,待外耳道內空氣排出後,突然拔出手指,如此反覆數十次。也可用雙手的中指或食指將耳屏推向耳道口,使其閉合外耳道口,有節奏地按壓和鬆開,共數十次,每天兩次;或用氣動耳鏡放入耳道口,使其閉合外耳道口。在此基礎上,再將其放入耳道內,使之與外耳道相通。"這時,我們就會發現,耳道內有一個 "小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