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白喉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簡稱白喉桿菌,革蘭染色陽性菌,長約2~3μm,寬0.5~1μm。在塗片上,常呈V,X,Y字排列,一端或兩端膨大,菌體內有濃染顆粒,稱異染顆粒。用Neisser染色時,菌體呈黃褐色,異染顆粒為藍黑色;用Albert染色時,菌體呈綠色,異染顆粒為藍黑色;用Ponder染色時,菌體呈淡藍色,異染顆粒為深藍色。白喉桿菌在亞碲酸鉀培養基上生長良好,能使碲鹽還原,菌落變黑,按其在培養基上的菌落形態及生化反應,白喉桿菌可分輕型、中間型及重型。以往認為輕型多產生咽白喉,中間型和重型多為流行株,引起的病情重。目前則認為3型菌可產生相同的毒素,患者病情的輕重與分型無明確的關係。近年來國內外均有輕型菌增多的報道。採用噬菌體裂解法、菌體DNA限制性內切酶法以及毒力試驗等對分離到的白喉桿菌進行研究,有助於對本病進一步的瞭解。白喉桿菌侵襲力弱,僅在局部黏膜或皮膚生長繁殖。白喉桿菌產生的外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外毒素是一種不耐熱的多肽,有較強的毒性,人的致死量為130ng/kg體重,主要侵犯神經、心肌和腎上腺。白喉桿菌只有感染了攜帶產毒基因(Tox)的β噬菌體,才具有分泌外毒素的能力,並使人致病,若將無毒株與噬菌體處理後可變為有毒株,將有毒株置於含抗白喉桿菌噬菌體血清培養基中反覆轉種,可失去產毒能力變為無毒株。細菌的產毒能力由噬菌體基因控制,侵襲能力則由細菌基因控制。臨床上用豚鼠或埃勒克(Elek)平板法進行毒力檢測。近年來有些臨床報道,從白喉患者的病變處分離出的白喉桿菌無毒力,無毒力菌株如何引起臨床症狀,尚不清楚,須進一步研究。白喉外毒素有兩個特點,一是具有高度的抗原性,可刺激人體產生高效價的抗毒素;二是很不穩定,經貯存、日光照射、化學藥品處理或加熱到75℃,均可減少或完全喪失其毒性。因此,若以0.3%~0.5%的甲醛溶液處理,經過1個月,可使其毒性喪失,而抗原性仍保存,成為類毒素,可作為預防注射及製備抗毒血清之用。白喉桿菌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強,耐冷凍、乾燥,在玩具、衣物上可存在數天,造成間接傳播,對溼熱和化學消毒劑敏感,0.1%昇汞及5%苯酚溶液1min即可殺滅該菌,加熱58℃ 10min即可死亡。
(二)發病機制
白喉桿菌侵襲力弱,侵入上呼吸道黏膜後,僅在表層上皮細胞內繁殖,一般不引起菌血症。當局部黏膜有損傷時,如患麻疹、猩紅熱、百日咳或上呼吸道感染時,白喉桿菌的侵襲力增強。在白喉桿菌的繁殖過程中產生的外毒素不但可引起局部病變,還可引起全身性中毒性病變,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此毒素有A和B兩個亞單位組成,兩者通過二硫鍵連接,B亞單位無直接的毒性,但它有一個受體結合區和一個轉位區。B亞單位可以與細胞表面特異性受體(膜受體pro-hHB-EGF)結合,結合後通過轉位區的介導,可輸送A亞單位進入宿主胞質內(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