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對女人的一生,尤其珍貴。中醫學所言“婦人以血為本,以血為用”、“女子陰常不足”,已在本質上反映了傳統醫學對女性在生理、病理上有別於男性的基本認識。女性有經、孕、產、乳的特殊生理現象:月經以血為物質基礎、孕期以血養胎、分娩賴氣血化為產力並需陰血濡潤產道、產後乳汁與血同源,這其中每一生理過程均以血為用又須耗血,可見血於女人之重要。正如《景嶽全書・婦人規》所云:“婦人所重在血,血能構精,胎孕乃成。欲查其病,惟以經候見之;欲治其病,惟於陰分調之”,這裡所謂“惟於陰分調之”,即是在強調對婦科疾病的治療需時時顧護陰血。而女性在一生的生命活動中,更應以預防保健為主,注重氣血調攝,未病先防。
那麼,女性朋友該如何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陰血調養呢?在這裡,我們給大家提出“截留”的概念。
何謂“截留”?
我們知道,女子因經、孕、產、乳的特殊生理規律,本已陰血耗傷,而現代社會的女子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生活節奏,又與往日大相徑庭,現代女性往往承受比古人強度更大生活壓力和社會壓力,常常處於階段性甚或長期精神緊張、勞累過度、生活規律性差的生活狀態,這種狀態加重了女性的陰血耗損,若作用於經、孕、產、乳的生理過程,甚或有疾病出現。因此,所謂“截留”,即陰血流失的“截”與“留”,現代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主動“截斷”一切促使陰血“流失”的生活習慣與因素,維護陰血“駐留”體內,是至關重要的。“養”是重要的,但又是相對廣泛的、被動的,試想,陰血不斷流失,養血前赴後繼,何時休矣?因此,養血更適於經、孕、產、乳的特殊生理時期或體弱、疾病時期;相對而言,“截留”則是主動的、易行的,女性朋友可以通過認識、改變導致陰血耗傷的不良生活習慣,自覺地、並從根本上維護自身氣血的無謂流失,正如同防微杜漸。因此,“養血”與“截留”,互為女子養陰保健的兩個方面,二者不可偏廢,應視不同生理、年齡階段,視自身狀況不同,予以側重。而在女性處於身體健康狀態之時,陰血之調養,就像對疾病預防重於治療,“截留”應重於養血。
那麼應該如何“截留”?女性朋友們在工作、生活中需注意這樣幾個方面:
1、避免大量出汗
中醫認為,汗為津液所化,汗出過多則耗津,津耗則血少,古有“血汗同源”之說。如果汗出過多,津液大量損耗,不僅滲入脈內之津液不足,甚至脈內之陰血還要滲出於脈外,便形成血脈空虛、津枯血燥的病變。據此理論,大量出汗會損及陰血,因此女性朋友應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任何情況下的大量汗出,這其中包括長期從事高溫作業、酷暑作業缺乏防護、集中及大劑量的有氧運動等等。
2、不提倡節食減肥
中醫學認為,人體之氣血有賴於後天水谷精微不斷化生以充養,長期少進食甚或不進食,可導致脾胃損傷,不能化生水谷精微,則氣血乏源乃致不足。
3、陰血暗耗
現代女性工作、生活壓力過大,多有勞累過度、長期熬夜、高度用腦、過度飲酒、盲目進補等生活史。勞力過度易耗傷氣血,久之則氣虛血虧;勞心太過,易使陰血暗耗,心血虧虛。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均會在不知不覺中造成陰血耗傷而引發血之不足。
4、調理情志
中醫將人的情志變化歸納為喜、怒、憂、思、悲、恐、驚七個方面,稱為“七情”。正常情況下,七情是人體對外界環境的生理反應,不會使人致病。但情志活動劇烈、過度,超越人體能夠承受的限度,並持久不能平定,將導致神志散亂,氣血失調,內臟不安,引起各種疾病。很多女性朋友平素情緒急躁甚或成為一種生活狀態,久之則成肝氣不舒。肝氣不舒,一則日久鬱而化火,熱灼津液,致陰血耗傷;二則肝木克脾土,肝鬱致脾虛,脾虛運化不利亦致氣血乏源。
女性朋友調節情志,首先要心胸開闊、樂觀豁達。《內經》曰:“百病生於氣”,生氣發怒有損於肝,是一種不健康的情緒。其次,要保持平靜的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清心寡慾,有益健康。第三,忌多愁善感、思慮過度,遇事不慌,無所驚恐。要善於解脫精神負擔,不要陷入對過去的事無盡的後悔和自責之中。
5、房勞多產
如房事不節、淫慾過度以及過多的產育,亦會加重陰血耗傷,當適當節制。當女性朋友已出現面色蒼白、唇色爪甲淡白無華、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筋脈拘攣、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皮膚乾燥、頭髮枯焦,以及大便燥結、小便不利等症狀時,表明臟腑已失於血之濡養,是不同程度之血虛症候;此外,中醫認為,血為氣之母,氣賴血以附,血載氣以行。血虛,氣無以附,遂因之而虛,故血虛亦常伴隨氣虛,除有上述血虛症狀出現外,還會有少氣懶言、語言低微、疲倦乏力、氣短自汗等氣虛症狀,中醫稱之為“血不載氣”。
女性朋友可時時自查,當出現上述一種以上症候時,便可能是陰血不足之證。此時,女性應注意有無以上耗血、傷血情況的存在,應避免上述不良情況的再度發生,同時給予藥物或飲食的補養。
食療養血,簡單易行,應長期堅持。平素飲食注重多食富含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營養成分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腎臟、血、魚、蝦、蛋類、豆製品、黑木耳、黑芝麻、紅棗、花生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等食品;亦可以黨參15克、紅棗15枚煎湯,或麥芽糖60克,紅棗20枚,加水適量煮熟,代茶飲;;還可食用以首烏20克,枸杞20克,粳米60克,紅棗15枚,紅糖適量煮粥食用,均有補血養血功效。
藥物養血,則需在中醫辯證基礎上,由醫生指導,施以不同養血之法。常用藥物如當歸、何首烏、熟地、枸杞子、阿膠珠、白芍、黃精、雞血藤等,傳統醫學之四物湯、當歸補血湯、滋血湯等,均是經多年臨床實踐證明有效的中醫治療血虛經典方劑,至今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