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5-28 18:24

  1、手術治療

  傷寒穿孔是傷寒的嚴重併發症之一,多發生在病程的第2~3周,在此階段腸壁的淋巴組織炎性反應最顯著,一旦因腸功能不好、腸腔內壓增加或蛔蟲擾動很容易誘發穿孔。

  腸傷寒穿孔一經診斷即應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積極做好術前準備,及時進行剖腹探查和手術治療。因患者體質較差,病情嚴重,手術宜採取用時間短、操作簡單、對機體干擾小、對組織的破壞少的術式,穿孔修補和腹腔引流手術操作簡單,多能達到以上要求,不要輕易進行腸切除。如患者病情已極為嚴重,不具備手術條件,可採取床旁腹腔引流術,同時給予足量高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加強胃腸外營養支持,進行必要的對症治療,爭取病情穩定再行手術。

  剖腹探查一般採用右下腹切口,探查必須以徹底為原則。80%的穿孔在迴盲瓣50cm以內的末端迴腸的對系膜緣,該部小腸的血液循環最差,腸壁相對較薄,承受的壓力較大而易於穿孔。腸傷寒穿孔多為圓形或橢圓形,周圍腸管充血腫脹,表面覆蓋纖維素膿苔,小腸繫膜淋巴結腫大。

  修補手術面臨的問題是傷寒穿孔部位的腸壁已經充血腫脹、組織脆弱,容易被縫線切斷。為了減少腸瘻的發生在全層內翻縫合時,進針的部位要稍遠離穿孔的斷緣,最少要離邊緣0.5~1.0cm。行漿肌層縫合時,間斷縫合的間距應在0.5cm以上,進針時先在漿肌層之間有一段潛行以防止腸壁被撕裂。注意縫合線結的鬆緊,既不切割腸管也不要過鬆。如僅為一處穿孔,臨近的腸壁的組織基本正常,單純穿孔修補後多能良好癒合。如穿孔較大,周圍的腸壁水腫、質脆,估計縫合後難以癒合,可在修補穿孔後加用近端腸造瘻術。不應滿足於一處穿孔的發現,探查必須涉及全部腸道,要注意多發性穿孔。不具備一次縫合條件的,可以選用迴腸近端造瘻術進行腸腔引流。對臨迫穿孔者要進行漿肌層縫合。

  為了提高手術療效,除需進行可靠的縫合之外,還應強調必須吸除腹腔內凹陷和隱窩可能殘存的膿汁,以減少細菌的殘存。放置腹腔引流以減少細菌感染和毒素的吸收,給予有效的抗生素和支持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由於腸傷寒病人難於耐受較大手術創傷,原則上應以最簡單的手術方式儘快完成手術,但合併有不易控制的大出血時應考慮腸切除、吻合。如採用右下腹斜切口暴露不充分,可以改換腹部探查切口,原切口部分縫合,餘作腹腔引流用。凡採用開腹探查大切口者可以進行腹腔沖洗,進一步清除腹腔內汙染物,減少細菌和毒素吸收而引起的周身反應。腹腔沖洗液可使用生理鹽水、慶大黴素及甲硝唑液。

  2、一般治療

  (1)隔離治療:手術後應繼續按腸道傳染病進行隔離,並每隔5~7天進行糞便培養1次,經2次培養陰性後解除隔離。

  (2)護理:入院後應立即分病室隔離和消毒,做好宣教工作,進行心理護理。嚴格觀察病情,做好記錄。對重症病人應加強口腔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定時更換體位,防止褥瘡發生,防止肺部感染,高熱時可採取物理降溫。

  (3)注意水和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的維持:及時補充含鈉、鉀、鈣等離子的液體,通過血氣檢測及時調整體內酸鹼平衡紊亂,糾正代謝性酸中毒,改善機體供氧狀況。

  (4)飲食:術後恢復順利,腸鳴音恢復,有排氣、排便即可開始進食。開始應給予含有足夠熱量和蛋白質的流質或細軟無渣的飲食,少量多餐,以後漸過渡到正常飲食。成人每天供應熱量6688KJ(1600kcal)左右,同時供應足夠維生素B、維生素C。

  (5)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糖皮質激素在迅速降溫、緩解中毒症狀、減輕臟器損害、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其不能縮短病程,甚至可增加併發症和複發率,所以不應常規使用,對病情危重者在抗生素的配合下慎用。原則上可應用於:

  ①病情重,表現高熱,物理降溫1~2h無效;

  ②高熱伴神經症狀;

  ③中毒症狀嚴重、中毒性心肌炎、肝腎損害較嚴重、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

  ④應用抗生素時出現藥疹。短期應用糖皮質激素不增加腸出血、腸穿孔的發生率。一般常靜脈給藥,氫化可的松100~200mg/d,或地塞米松5mg/d,用後毒血癥現象會很快改善。出現療效以後需鞏固療效1~2天。

  (6)提高免疫力:傷寒患者有一定的免疫抑制現象,可選用人血丙種球蛋白、胸腺素、泛癸利酮(輔酶Q10)、轉移因子、干擾素和黃芪等提高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能力。

腸傷寒治療方法相關文章
腸傷寒穿孔是由甚麼原因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傷寒桿菌僅寄存於人體,成為本病的傳染源,食用被汙染的水或食物、直接或間接接觸病人和帶菌者大小便而患病。腸傷寒穿孔是傷寒的嚴重併發症之一。 (二)發病機制 1.發病機制隨汙染的水或食物進入消化道的傷寒桿菌大部分被胃酸殺滅。當進入機體的細菌數超過10萬,或因某些疾病造成胃酸減少時,都有可能使一部分傷寒桿菌存活。通過胃酸屏障未被殺滅的腸寒桿菌進入小腸後,
發布於 2024-05-28 18:31
0評論
腸傷寒也叫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傳染病,主要經水及食物傳播。病人及帶菌者從大小便中排菌,恢復期的病人排菌可持續約2~6周,少數病人排菌可達1年以上,對健康人是很大的威脅。若水源或食物被汙染,同飲一源之水或同食一源之食的人有可能發生爆發流行,不分年齡大小均可發病,若母親患傷寒也可通過接觸傳染給新生兒。2歲以下患病較少,夏秋兩季發病多。 傷寒桿菌由口進入消化道,侵犯小腸粘膜的淋巴組織,
發布於 2024-05-28 18:51
0評論
節日飲食要三少 所謂節日就是一個一個飯局,聚齊吃了這頓,有下頓。逢年過節,食肆酒樓到處是人滿為患。在外吃飯,面對美食,難免眼闊肚窄,點了一桌子的美食,最後都是撐到吃不下為止。林漫鵬強調,為腸道健康,一定要少肉、少油和少酒。 吃飯只要七八分飽,吃到要松皮帶的做法,只會加重腸胃負擔。林漫鵬說,一般來說,食物在胃裡3-4小時就會排空,如果吃得過飽,胃蠕動減慢甚至“臨時罷工”,食物就無法及時消化,“漚”
發布於 2024-05-28 18:38
0評論
傷寒患者在接受外科治療時恰在疾病感染的高峰階段,患者的身體、衣物以及患者的排洩物等均有較強的傳染性,應做好消毒隔離工作。按照腸道傳染病的隔離原則徹底消毒病人的排洩物,直到解除隔離期為止。同時要預防和治療傷寒的復發和再燃。 及時發現和檢出帶菌者,防止慢性帶菌者從事其不應當從事工作,對密切接觸傷寒患者的人群應進行醫學觀察,減少疾病的傳播。 改善環境,保護水源,防止帶有傷寒桿菌的糞便汙染水源引起急性水
發布於 2024-05-28 18:44
0評論
1、胃腸疾病引起胃腸脹氣的胃部疾病主要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下垂、急性胃擴張、幽門梗阻、胃潰瘍、胃癌等;腸道疾病主要有: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結核、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等;2、肝、膽、胰腺疾病引起胃腸脹氣的肝臟疾病主要有: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原發性肝癌等;膽道疾病有:慢性膽囊炎,膽結石等;胰腺疾病,包括急性或慢性胰腺炎。3、腹膜疾病包括急性腹膜炎、結核性腹膜炎,腹膜癌等病。4、心血管
發布於 2023-11-26 00:05
0評論
氨酶是催化氨基酸與酮酸之間氨基轉移的一類酶。普遍存在於心肌、腦、肝、腎等動物組織。 如果超出正常範圍,在排除由於實驗室設備故障和操作錯誤等因素造成誤差的可能後,如果轉氨酶水平還高,多半是由病毒性肝炎或其他肝病所致。但要確定是不是病毒性肝炎,還需要做其他檢查,結合病史、症狀、體徵等全面分析。引起轉氨酶升高的常見原因有以下幾點: 轉氨酶是催化氨基酸與酮酸之間氨基轉移的一類酶。普遍存在於心肌、腦、肝、
發布於 2023-04-07 09:11
0評論
下述肝臟或非肝臟疾病可引起轉氨酶偏高: 1)肝臟本身的疾病,如各型病毒型肝炎、肝硬變、肝膿腫、肝結核、肝癌、脂肪肝、肝豆狀核變性等。 2)藥源性或中毒性肝損害,以及藥物過敏。如服用了會損傷肝臟的藥物紅黴素、四環素、安眠藥、解熱鎮痛藥、某些避孕藥等。停用這些藥物後,轉氨酶水平會很快恢復正常。 3)因為轉氨酶是從膽管排洩的,如果有膽管、膽囊及胰腺疾患,膽管阻塞,也可使轉氨酶升高。 4)除肝臟外,人體
發布於 2024-08-23 16:28
0評論
1、表現為腹痛(陣發性絞痛、脹痛或為持續性痛並陣發性加重)、嘔吐(吐出大量胃液及膽汁或嘔吐物帶有糞性臭味,甚至嘔吐物呈咖啡色或血性提示已有腸血循環障礙)、腹脹和肛門停止排便排氣; 2、常有腹脹、噯氣、腸鳴、排氣增多,以早晨與餐後較明顯,進食碳酸化物食物後加重,排氣後可緩解,糞便呈水樣或糊狀,多氣泡、有酸臭味; 3、長期禁食或進食量不足,或者大量靜脈補液中鉀鹽補充不足,嚴重嘔吐、持續胃腸減壓,應用
發布於 2024-09-13 09:40
0評論
肛門疾病(25%): 肛門疾病是引起便血最常見的原因,痔瘡、肛裂引起的便血都是便後滴血,嚴重的可以噴血,血色鮮紅,血與糞便不混和,肛裂引起的便血常伴有排便後肛門痛疼。痔瘡出血,常常是在排便用力時,有小腫塊由肛門內向外凸出,並有滴狀或噴射狀鮮血排出,出血量可大可小,內痔出血常常無痛。 直腸疾病(25%): 直腸息肉是直腸的良性腫瘤,大便帶血是直腸息肉的主要症狀,距肛門很近的直腸息肉有時也會脫出肛門
發布於 2024-09-13 17:35
0評論
灌腸療法又稱直腸給藥法,是在繼承中醫傳統的直腸給藥方法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的灌腸技術和中醫辨證論治發展起來的一種獨特的療法。中醫理論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直腸吸收藥物後,通過經脈上輸於肺,再通過肺的宣發作用輸布全身,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辨證論治,四診合參,辨證用藥,擬好灌腸的方劑並採用煎制灌腸液中藥,液量100ml,溫度控制在39-40度,將灌腸液裝入輸液瓶中。根據病情安排體位
發布於 2023-03-12 15:4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