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氣涼血解毒類中藥對乙肝病毒變異的干預作用研究
課題描述:益氣涼血解毒類中藥對乙肝病毒變異的干預作用研究
乙肝,一個令人生畏的名字。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我國是病毒性肝炎的高發區,平均發病率為120―140/10萬。其中尤以乙型肝炎為突出。
我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達57.63%,即全國至少有6億人感染過此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率近10%,約有1.3億人,其中約1/4將發展為慢性肝病,部分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演變為肝癌。
據瞭解,此病患者常常會出現重型肝炎的臨床變化,個別病人疾病後期和恢復期會出現脂肪代謝紊亂。目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約有3000萬人左右,每年有23.7萬人死於乙型肝炎相關的疾病,其中有15.6萬人死於肝癌。因此,加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顯得尤為必要。
乙肝為甚麼難治療
目前應用的抗肝炎病毒藥物首先只是一種抑制病毒藥物,不是清除病毒藥物,要達到完全清除的目的,必須要依賴機體的免疫反應。同時,病毒變異和耐藥很難避免。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應用抗病毒藥物必須要掌握好適應症,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要考慮病人的免疫狀態,如果是處於免疫清除期的患者,效果可能會更好,另外對活動性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償期病毒處於複製狀態,以及臟器移植病人,或其他使用免疫抑制藥物的病人,就比較適合應用核苷類抗病毒藥物,而妊娠期和兒童則要嚴格控制適應症,密切觀察應用,選藥要慎重。
在應用抗病毒藥物時,可以根據短期內應用療效,對藥物應用的長期療效可以作出預判,如果短期療效較差應該儘早停用或換用。徐春軍提醒,確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應用效果並不十分理想。
針對應用抗病毒藥物必須要注意適應症、長期服藥、特殊病人應用、判定應用療效以及耐藥問題等等,徐春軍和他的課題組開展了益氣涼血解毒類中藥對乙肝病毒變異的干預作用研究,初步證明中藥能明顯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臨床症狀及實驗室指標,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
專家點評: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目前嚴重影響我國人民健康和生活的重大傳染性疾病,目前認為,理想的抗病毒治療終點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消失或血清學轉換、HBV清除,但往往難以實現,當前的抗病毒藥物尤其是核苷類似物尚無可靠治療終點,而且乙肝病毒容易出現多種變異。所以加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預防,優化治療方案,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而拓展中醫藥診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系列病變過程的思路與手段,發揮中醫中藥特長,提高療效勢在必行。
中藥治乙肝優勢何在
《淮南子》中有句名言:“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聖人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也。”“治未病”是中醫學重要的防治思想。
這裡的“治”,並不單純指醫療,還含有管理、整理、治理、研究等內容。“治未病”,就是預先採取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與發展。它的含義可以理解為三個層面:“未病先防”“防微杜漸”“既病防變”。這就要求人們在平時就要防病,有了小病就要注意阻止其釀成大患,在病變來臨之際要防止其進一步惡化,這樣才能掌握健康的主動權。
他們在中藥對乙肝病毒變異的干預作用研究中,正是秉承了“既病防變”的理念,以不變,應萬變。
我們知道,病毒總是在不斷變異的,尤其是在藥物的作用下,它們的反抗精神更強。人類可以上天、入地,但普普通通的感冒,卻一直困擾著我們,就是百變病毒惹得禍。
中藥的多靶點作用的特點,可以減少病毒變異的可能,同時,中藥對自身免疫力的調節,有助於提高患者體質,防止病情加重。
慢性病毒性肝炎在中醫學多歸屬“黃疸”“脅痛”“積聚”“鼓脹”“鬱證”“虛勞”等範疇。中國中醫學會內科肝膽病專業委員會曾建議,把病毒性肝炎的中醫病名定為“肝瘟”。
他們將138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按1∶1∶1的比例隨機分入三個不同的治療組,三組患者治療前基本情況、肝功能等均具有可比性。其中聯合組,口服賀普丁100毫克/天,加服益氣涼血解毒類中藥;中藥組,單純應用益氣涼血解毒類中藥;西藥組,口服賀普丁100毫克/天。療程均為12個月。
結果表明,西藥組有12例出現病毒變異,聯合組有5例出現變異,變異時間全部出現在用藥後12個月,中藥組無一例變異。表明益氣涼血解毒類中藥對拉米夫定誘發乙肝病毒變異有很好的干預作用,與常規抗病毒西藥無明顯區別。
專家點評:
據保守估計目前單純中醫中藥或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被幹預患者佔所有患者的30%―40%,在治療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回首傳統醫學的發展,每一次重大理論、辨證體系的突破都預示著中醫理論指導實踐的飛躍,進而促進中醫學的發展。中醫治肝思想從《內徑》至今對肝病中出現的黃疸、鼓脹、脅痛等從病因病機、辨證施治等方面都有很詳盡的描述,而且在臨床上應用行之有效,很符合臨床需要。
中西互補才是正道
“任何一種治療方法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它的優勢和不足。”徐春軍說,我們決不能過分強調中醫中藥的作用,也不能完全否定中醫中藥的作用。
在採用中醫中藥治療的過程中,尤其應注意臨床上疾病雖然有普遍性,但也要考慮患者的特殊性,雖然有“效不更方”一說,但也要具體分析扶正與祛邪的辨證關係。堅決摒棄用藥一承不變,堅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原則。
單純強調辨病,忽視中醫辨證精髓是目前臨床上存在的一大誤區。中成藥種類繁多,每種藥的說明書上均註明了中醫的分型主證、現代醫學的病種,正確的應用方法應該是病證結合。
乙肝並不可怕,怕的是有病亂投醫。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遠離疾病困擾。
專家點評:
傳統的中醫中藥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臨床實踐證實無論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還是在養生上,都是確鑿有效可行的。中醫對疾病的治療宏觀全面,它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與現代西方醫學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是有很大差異的。
近年來有些學者認為,中醫已經跟不上了時代先進科技的發展,中醫四診法的診斷和臨床療效還缺乏確鑿的科學實驗依據,隨著科學進步和人們思維觀念的不斷更新,中醫是否科學,中醫究竟是否有效受到了嚴重的質疑。因而傳統中醫學繼承和發展是目前的主題。發揚傳統、吐故納新、中西結合、面向當代,成為中醫學發展的態勢。
中醫學發病學上認為,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病因有二:內因為正氣虛損,是疾病發生的本質,外因為溼熱疫毒入侵,是發病的重要條件;其病機錯綜複雜,首先由於溼熱疫毒之邪所獨具有的致病特點,如溼性重著,纏綿難愈以及急性肝炎的失治、誤治,患病日久正氣的耗傷,機體臟腑功能失調等諸多因素,均使得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向慢性化發展。溼熱疫毒伏於血分,血瘀痰結,氣陰兩虛是乙型肝炎發展肝硬化的主要病機,溼熱疫毒蘊於血分,瀰漫三焦,可以出現慢性重型肝炎,溼熱疫毒,痰淤閉阻,局部陰陽離絕是肝癌形成的內部機制。而在整個疾病的發展過程中正氣虧虛貫穿始終。病變髒腑涉及肝脾腎三髒。急性期――溼熱疫毒為主,慢性期――氣血失調為主,晚期――正氣虧損為主。
所以,益氣涼血解毒是此病主要治法。據現代藥理研究,益氣類中藥如生黃芪、太子參均有明顯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的作用,涼血解毒類藥物赤芍、苦參有明顯抑制免疫反應的作用,而且生黃芪、山豆根、生地、五味子,烏梅具有保護肝細胞免受損傷,降低轉氨酶的作用,二者結合應用能保持協調的免疫調節,增強機體的免疫監控,防止病毒變異的產生並能保護肝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