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作為慢性腎炎最常見的臨床表現。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腎臟疾病的結果。其實,尿中蛋白質及量的異常不僅是一個病變的指標,而是作為一個獨立因素參與腎臟的病變過程。石家莊腎病醫院有關研究也發現,各種腎病蛋白尿的水平與慢性腎衰進展的速度密切相關,任何能夠使蛋白尿減少的治療干預都有利於減慢腎臟疾病的進展。
雖然蛋白尿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因素參與腎臟病變過程,蛋白尿還可損害腎臟。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尿蛋白對腎小球系膜細胞具有毒性作用,患者在進入腎衰竭後,將有大量的血漿蛋白在腎小球系膜區沉積,這些大分子物質在系膜區的沉積可引起系膜細胞損傷、系膜細胞增殖和系膜基質生成增加,從而導致腎小球硬化;其二,尿蛋白可損害腎小管間質,正常腎小球濾過的少量小分子蛋白質被接近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在溶酶體內進行分解。病理狀態下,腎小球通透性增加使大量血漿蛋白漏出到腎小管腔內,而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過度重吸收白蛋白導致胞漿內溶酶體活性增高,可致細胞損傷;其三,大量蛋白尿使腎小管重吸收蛋白質增加,促進氨的生成增加,而腎組織中氨的生成在進行性間質病變中也起到一定作用。除此之外,重吸收和消化大量蛋白質需額外能量,這可造成小管細胞缺氧,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引起小管細胞損傷。
由此看來,在蛋白尿出現後,必須對蛋白尿進行積極的控制,那麼怎樣才能控制蛋白尿呢?因出現尿蛋白病理上是腎臟內免疫反應引起腎小球內濾過和粘膜屏障消失或嚴重破壞。常規的西醫是應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如強的松和環磷酰胺,起到緩解,一過性減輕腎內變態反應強度,暫時減少尿蛋白的作用。但西醫也有很多副作用,如白細胞減少、肝功能損傷等。我們在治療上不主張長期應用西藥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利用微化中藥滲透療法的活血作用,保證病腎的供血供氧改善微循環;利用微化中藥滲透療法的祛瘀清除作用,中藥中材料的生物活性成分能顯著增加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並抑制腎內的免疫反應,使得沉積在腎小球內膜上的免疫複合物逐漸崩解並隨增加的血流到肝臟清除或隨尿液排出體外,在用藥一段時間後會看到尿液便混濁,這便是免疫符合物得到排出,免疫複合物清除的同時尿蛋白也隨之轉陰。
綜上所述,蛋白尿是必須治療的。蛋白尿是一種慢性疾病,剛開始時患者可能沒有甚麼感覺,但時間一長,由於機體的蛋白質被大量流失,患者就會出現各種方面的症狀,到那時在進行治療已經為時已晚了,所以蛋白尿是要及時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