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6-18 09:40

  1、腹痛慢性下腹、兩側腹隱痛或腰骶痛,常常是在有盆腔炎、子宮肌炎、卵巢炎、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卵巢腫瘤時出現。

  2、月經紊亂:月經週期改變:月經提早或延遲;經量改變:經量過多、過少;經期延長:常見於黃體功能不全及子宮內膜炎症。

  3、閉經:女性不孕的臨床表現年齡超過18歲尚無月經來潮;月經來潮後又連續停經超過6個月。閉經引起的不孕為數不少。後者按病變部位又有子宮性、卵巢性、垂體性、下丘腦性之分。

  4、溢乳:非哺乳期乳房自行或擠壓後有乳汁溢出,多提示有下丘腦功能不全、垂體腫瘤,泌乳素瘤或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疾病,也可以由避孕藥及利血平等降壓藥引起。溢乳常常合併閉經,導致不孕。

  5、白帶異常:女性不孕的臨床表現有陰道炎、宮頸炎(宮頸糜爛)、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盆腔炎及各種性傳播疾病存在時會出現白帶增多、色黃、有氣味、呈豆腐渣樣或水樣,或伴外陰痛等,而這些疾病又都可不同程度地影響受孕。

女性不孕症有哪些臨床表現相關文章
第一、月經異常 女性不孕不育,最初的體現,就在我們的月經情況上。如果你發現你的月經出現異常,月經的週期改變,或者提早,或者延遲,這些情況都要十分重視。同時,經量的變化,也是表現,比如,經量過多、過少,都是異常的表現。同時,閉經、痛經、陰道的出血,我們的女性朋友們,都需要十分注意。 第二、乳房變化 女性不孕不育,第二方面體現,就在於乳房。女性乳房的變化,是不孕不育的最重要體現。其表現在於,非哺乳期
發布於 2024-11-04 11:06
0評論
持續腹痛:腹部出現疼痛,相信是女性個體常面臨到問題之一,特別是在月經週期內,這樣的疼痛更為明顯。不過,需要區分的是,如果個體長期出現慢性下腹隱隱作痛,且難以消除時,就必須要考慮到自己的身體是否出現一類婦科炎症,例如盆腔炎、卵巢炎等等。 反覆經痛:雖然說十個女孩子有八個都有經痛的現象,但是對於某類持續的痛經現象,則需謹慎是否是因為某類炎症所引發的,如果放任不管,最終很有可能會加劇炎症的程度,最終產
發布於 2024-06-17 19:27
0評論
(1)內分泌系統有問題影響排卵:某些遺傳性或先天性疾病引起卵巢不發育或發育不良而致卵巢中無正常卵泡發育,或卵巢中雖有卵泡發育,但由於內分泌系統紊亂而使卵泡不能發育成熟或排卵。卵巢的功能是受下丘腦、垂體和大腦皮質的功能所左右,如果上述各部位功能失調均可造成卵巢功能紊亂和排卵障礙,如溫度、焦慮、憂傷、高度精神緊張、環境突然改變、營養不良等全身性疾病均可導致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紊亂而抑制排卵造成
發布於 2024-11-04 11:13
0評論
1)初診時:重點是全面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常規檢查。 (1)病史:很重要,從月經初潮、週期、經期,有無痛經,性生活及生育情況,有無盆腔炎、內分泌病史,個人嗜好,工作、生活環境情況中可初步知道不孕的可能原因,以便擬訂所要檢測的項目。因此患者須認真陳述病史。 (2)婦科檢查:除陰道檢查外,還需做肛指檢查(三合診),從而可初步瞭解外陰、陰道、宮頸、子宮、輸卵管、卵巢及盆腔的大致情況,發育是否正常,有
發布於 2024-12-03 05:17
0評論
不孕症的原因有2/3在於女方輸卵管阻塞一向是主要原因但自從普遍重視預防感染及廣譜抗生素問世以來引起輸卵管阻塞的產科婦科炎症已大為減少;另一方面有關內分泌疾病的認識及檢查技術不斷進展卵巢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的診斷率有所提高所以卵巢性不孕也佔重要地位。 1.卵巢因素引起的不孕約佔不孕症的15%~25%卵巢性不孕可由多種因素引起: ①卵巢局部因素:如先天性無卵巢或幼稚型卵巢卵巢功能早衰多囊卵巢某些卵巢腫
發布於 2024-12-02 20:11
0評論
塵肺病無特異的臨床表現,其臨床表現多與合併症有關。1.咳嗽早期塵肺患者咳嗽多不明顯,但隨著病程的進展,患者多合併慢性支氣管炎,晚期患者多合併肺部感染,均可使咳嗽明顯加重。咳嗽與季節、氣候等有關。 2.咳痰咳痰主要是呼吸系統對粉塵的不斷清除所引起的。一般咳痰量不多,多為灰色稀薄痰。如合併肺內感染及慢性支氣管炎,痰量則明顯增多,痰呈黃色黏稠狀或塊狀,常不易咳出。 3.胸痛塵肺患者常常感覺胸痛,胸痛和
發布於 2023-01-25 14:19
0評論
強迫症的症狀主要可歸納為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強迫思維又可以分為強迫觀念、強迫情緒及強迫意向。內容多種多樣,如反覆懷疑門窗是否關緊,碰到髒的東西會不會得病,太陽為甚麼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站在陽臺上就有往下跳的衝動等。強迫行為往往是為了減輕強迫思維產生的焦慮而不得不採取的行動,患者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得不做,比如患者有懷疑門窗是否關緊的想法,相應的就會去反覆檢查門窗確保安全;碰到髒東西怕得病的患者就
發布於 2023-02-01 04:00
0評論
1.急性腸炎在我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噁心、嘔吐、腹瀉是急性腸炎的主要症狀。 2.慢性腸炎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覆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樣便。腹瀉程度輕重不一,輕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重者可每1~2小時一次,甚至出現大便失禁。部分患者可有夜間腹瀉和(或)餐後腹瀉。直腸嚴重受累時,可出現裡急後重感。糞質多呈
發布於 2023-02-05 14:03
0評論
臨床表現多為急性發病,病人有異物感,畏光,流淚,較多黏液或黏液膿性分泌物。數週後急性症狀消退,進入慢性期,此時可無任何不適或僅覺眼易疲勞,如於此時治癒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中,於流行地區常有重複感染,病情加重。角膜上有活動性血管翳時,刺激症狀變為顯著,視力減退。晚期常因後遺症,如瞼內翻、倒睫、角膜潰瘍及眼球乾燥等,症狀更為明顯,並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 1.急性沙眼呈現急性濾泡結膜炎
發布於 2023-03-01 19:18
0評論
1.慢性肥厚性咽炎 (1)咽部不適、疼痛、癢或乾燥感,時有灼熱感、煙燻感、異物感等;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咳出分泌物,甚至噁心。 (2)咽黏膜增厚,暗紅色,有小血管擴張,咽後壁有顆粒狀淋巴濾泡增生散在突起,甚至融合成片。咽側索增厚,兩側呈條索狀向咽腔突起。咽後壁可有黏稠或黏膿性分泌物 。2.鏈球菌性咽炎起病急,初起時咽部乾燥,灼熱,繼之咽痛,空咽時咽痛往往比進食時更加明顯,嚴重者伴有畏寒、高熱、頭
發布於 2023-03-01 23:1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