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一種風溼性疾病,是由風溼引起的代謝紊亂,屬於中醫的痺症範疇。急性期多見於屬於溼熱型痺症者。本病的發病率為2-8%。痛風多發於男性,佔95%,發病年齡為30-60歲。女性痛風少見,僅佔5%,且多見於絕經期婦女,年輕婦女極為罕見。
痛風在歐美國家盛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我國痛風的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且有年輕化的趨勢。據調查,30歲以上的高尿酸血癥患者的痛風發病率為17.3%。
痛風患者在臨床上被分為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和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其中,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較高,而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則較低。如果反覆發作不能自我緩解,就有可能患上慢性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的主要臨床表現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有非常典型的表現,特別是第一次發作多在夜間急性發作,表現為其中一個蹠趾關節紅腫劇痛,疼痛難忍,不能用任何物質觸碰,這種疼痛持續數小時,最多一天,一般在24小時達到高峰,不治療疼痛會逐漸減輕,2-5天可自行緩解。-這種疼痛持續數小時,最多一天,通常在24小時內達到高峰。疼痛消失時完全不留痕跡,可以沒有任何不適。在第二次發作前可以有幾個月或1-2年的間隔,更長的間隔是3-5年。第二次發作的症狀與第一次相似,紅腫和疼痛的部位可以與第一次疼痛的部位相同,可以換到另一隻腳,或換到腳背、腳踝等。局部紅腫和劇烈疼痛的症狀,但如果不加以治療,持續時間比第一次長。以後可以有第三次、第四次,甚至更多的發作,間隔時間越來越短,發作部位可以從左到右,交替出現在多個關節,如蹠趾關節、足背、踝關節,也可以在一個部位反覆發作。癲癇發作在夜間比較頻繁,也可以在白天的夜間明顯加重。發作前有明顯的誘因,如吃火鍋、吃海鮮、喝啤酒、吃動物內臟、飽餐一頓後,或在爬山、跑步、踢足球、參加球賽等較劇烈、較重的體育活動後。或冷刺激、關節局部創傷等。
也有一些老年人沒有這些誘因,但卻出現了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追根溯源,他們長期服用利尿劑或含有利尿劑的複方降壓藥。原因是一些利尿劑會影響尿酸的排洩,而長期服用後體內尿酸水平升高會引起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
實驗室指標:血尿酸升高,是最重要的診斷標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