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1 10:46

  體質因人而異,並會因時、因地而變,應每年做1次中醫體質辨識

  1、預防疾病,為甚麼要從中醫體質辨識開始?

  諸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等許多重大慢性疾病的形成,是多種致病因素長期積累、持續作用於人體的結果,一旦確診往往已到了疾病的中晚期。過去人們習慣於得了病才來醫院治病,但此時疾病已形成且為時已晚;現今大家更加註重防病了,然而在病形成之前來醫院做體檢,西醫指標大多在正常範圍,似乎又沒有進行健康干預的必要。那麼,預防疾病的切入點在哪裡呢?――這就是中醫體質辨識。

  中醫體質辨識可以提供給人們一個瞭解自己的平臺,掌握自身體質特點,並有針對性地制定科學的個體調體養生、防病治病方案,能更加有效地控制疾病的發生、轉歸、愈後、乃至及早規避各種健康隱患。引導預防疾病可以從中醫體質辨識開始。

  2、甚麼是中醫體質?

  概括的講,中醫體質是指一個人(生命個體)精、氣、神的總和。

  中醫認為,體質是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與後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精)、生理功能(氣)和心理狀態(神)方面綜合的、相對的固有特質。是人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所形成的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的人體個性特徵,表現為形態結構、功能代謝以及對外界刺激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性,對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傳變轉歸中的某種傾向性。這種體質特點會或隱或現地體現於健康和疾病過程之中。

  3、中醫體質與西醫體質相比較有哪些特點?

  西方醫學的各種體質分型學說,多屬於現代心理學與西醫解剖學層面關係的研究,缺乏對個人形態特徵與生理功能、病理發展方面關聯性的分析,且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尚處於歸納階段,因而對醫學健康養生、防治疾病等臨床實踐方面的指導價值非常有限。

  比較西醫體質觀念,中醫體質分型是以中醫陰陽學說、整體觀念為基礎,以“形神合一”的生命觀和“天人合一”的整體觀為出發點,考量的人體特徵更加全面,兼顧了先天、後天、環境(包括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宇宙等多方面影響因素的作用,從人體的陰陽屬性、表裡屬性、虛實屬性、寒熱屬性、氣血屬性、經絡屬性、形神屬性的多角度、多層次對不同類型之人進行更為細緻的分析,因而得出的體質分析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質,其較完整的理論體系,能夠直接應用於中醫養生康復和醫療實踐,對人們現實中的未病先防、既病防變;調體通絡、四季養生更具實際指導意義。

  4、中醫體質分為幾種?

  現在各大中醫醫院,使用最多的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教授的分類方法。他經過綜合分析,將不同類型之人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九種體質。其中平和質的人相對健康、不易患病,其他八種體質均為體內氣血陰陽失衡的表現,易患不同類型的疾病,統稱為偏頗質。

  5、甚麼叫中醫體質辨識?

  中醫體質辨識,即以人的整體為認知對象,根據人的症狀、證候及體徵,分辨人是哪種或哪幾種體質,以及體質偏頗的輕重程度,並根據辨識結果,從具體的人出發,權衡干預措施,給予相應的養生、預防、治療方法,進行以人為本、因人制宜的干預措施。中醫體質辨識是中醫體質的重要內容。

  6、如何做中醫體質辨識?

  首先,接受體質辨識者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其本人最近一年來的主觀證候、症狀、體徵,填寫一份中醫體質量表。量表中共計100道問題,每道問題將所述的症狀和證候、體徵分為五種輕重級別,顧客依據自身主觀感受進行填寫、打分。

  書寫完畢後,量表將交由體質辨識醫生或電腦中醫體質分析系統進行分析,計算出各條目的評分演算結果,並根據此結果,將顧客對各種體質的符合情況判定分為“是”、“傾向是”和 “否”中的一種。目前,國內各大醫院開展的中醫體質辨識檢查與判斷,均是採用以上方法。

  7、中醫體質辨識對“治未病”的意義有哪些?

  中醫素來推崇“上工治未病”的醫療效果,而所謂“未病”,包含了三層含義:“病欲發而有先兆”、“既病而尚未殃及之地”、“病將愈,有可能出現的遺復”,可見中醫“未病”的概念,涵蓋了現代醫學健康、亞健康和疾病狀態三個階段的內容,而祖國學在疾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後防複方面,更是長久以來就有著深刻而細膩的知識總結。

  要想有效地引導某一對象預防疾病,醫家的首先要務就是了解個體的體質類型,判斷其體內氣血陰陽的偏頗情況,然後才是在此基礎上做出有針對性的調護計劃,補偏救弊。調理體質的基本措施是改變個體的生活環境、飲食因素,並通過必要的鍛鍊和藥物等攝生方法,逐漸使體質的偏性得以糾正,預防其可能發生的某些病證,所謂“審查其形氣有餘不足而調之,可以知逆順矣。”

  針對已病之人與久病新愈者,醫家可根據患者的體質偏頗情況判斷病機的從化――因體質有陰陽,臟腑有強弱,故機體對致病因子有化寒、化熱、化溼、化燥等區別,掌握了調理對象的體質類型,醫生便能及早做出正確的病機變化預測,從而對證施治,防止病勢惡化,引導機體逐漸趨向康復。

  可以說,體質辨識的作用貫穿於“治未病”過程始終,是組成中醫“辨體-辨病-辨證-辨經絡”診療方法的基本思維模式之一。

  8、解讀中醫體質辨識報告的重點是甚麼?

  中醫體質辨識報告,內容包含了體檢者當前所屬體質類型、體質偏頗嚴重程度、複合質存在情況、對環境的適應力、健康隱患、易患疾病,以及自身調護建議等各方面信息。

  當我們拿到自己的中醫體質報告時,首先要明確自己屬於哪一種體質或是哪幾種體質。我們把同時具有兩種以上體質的情況稱為複合質,複合質的出現是極為普遍的,說明當前機體氣、血、陰、陽的失衡情況較為複雜,多存在“上熱下寒”、“表寒裡熱”、“肝鬱脾虛”等兼夾證型。

  9、中醫體質評分代表甚麼意思?

  應依據體質分數的高低,判斷偏頗體質的輕重,轉化分30分以下為正常,30分到40分為傾向此種體質,40分以上可確定屬於此種體質,分數越高,則偏頗程度越重。判定平和質,要求其體質轉發分需高於60,且即使平和質分數大於60,但若同時有病理體質超過30分,則也不能算作平和質。

  10、同時屬於多個偏頗體質時,應如何理解?

  要了解重點問題,分析各種體質之間的因果關係,如氣虛質可以導致痰溼質,氣鬱質可以導致血瘀質,氣虛質也可以導致血瘀質。

  如果在分析體質報告時,有經驗豐富的中醫醫師為體檢者進行詳細的分析講解、並指導調理體質的具體方法,會對體檢者瞭解自己屬於哪一種或哪幾種體質,以及體質的偏頗程度、調護途徑更有幫助。

  11、中醫體質是否可調?

  體質既稟成於先天,亦關係於後天。體質的穩定性由相似的遺傳背景形成,年齡、性別等因素也可使體質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

  然而,體質的穩定性不是絕對的,個體在生長壯老的生命過程中,由於受環境、精神、營養、鍛鍊、疾病等內外環境中諸多因素的影響,會使體質發生變化。體質只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同時具有動態的可變性。這種特徵稱為體質的可調性。

  鑑於體質的以上兩種特性,調理體質的重點,在於減輕邪盛與正虛體質的偏頗程度,循序漸進,使整體身心狀態日趨健康,而不是一下徹底改變不良體質。

  12、中醫體質調護要從哪些方面著眼?

  先天因素、後天因素、環境因素三者共同作用,產生了芸芸眾生的諸種體質,人的體質一旦形成,先天的種族、家族因素無法改變,而環境因素的改善往往需要政府的引導與全社會長期的共同干預才能逐漸起效,所以調節後天飲食、起居、運動、勞欲、情志等要素對自身的影響,成為個體體質養生、調護的重要方面。

  中醫養生一貫主張因時、因地、因人而異。概括起來,包括形神共養、協調陰陽、順應自然、飲食調養、謹慎起居、調和臟腑、通暢經絡、節慾保精、益氣調吸、動靜適宜等一系列養生原則,而協調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即當一個人通過以上調護方式,使的身心達到平衡點的時候,才是最健康的。

  13、自我如何調理體質?

  起居、飲食、運動、情志的改變,環境、藥物及有關治療方法的干預,可以糾正機體陰陽、氣血、津液失衡,進而改變人體的某些體質偏頗情況,影響體質辨識結果。因此,當人們接受中醫體質辨識及繼以的健康指導後,若或多或少對自己的生活方式進行了改變與調節,久之便會對日後的體質發展產生一定影響。

  14、甚麼情況下需要醫師幫助調理體質?

  我們建議即使無任何不適,只要有“未病先防”理念的人,都應定期調理體質;若是發現血壓、血糖、血脂升高,或身體出現頭暈、乏力、腹脹、腹瀉、噁心、肢體麻木、耳鳴、失眠等不適症狀的朋友,更應接受中醫體質辨識檢查,在遵循自身偏頗體質精神、運動、起居、飲食等方面給出的調護建議的同時,於每年春、夏、秋、冬四個氣候更迭的重要節氣,需前往具有豐富“辨體-辨病-辨證-辨經絡”診療經驗的中醫體檢中心或治未病中心就診,請醫生幫助調理體質,可使偏頗狀態恢復得更快。

  15、複合質該如何進行調理?

  若某人的體質為單一體質,則直接按照該體質的養生指導進行調治就可以了;但是,由於大多數人是複合質,如陽虛質與陰虛質並存,氣虛質與血瘀質並存,甚至在有的人身上會同時出現7、8種偏頗體質,這時就要將多種體質的調護建議結合起來指導自己的養生。

  在調理複合體質時,要以得分最高的體質為重點,兼顧調理另外一兩種次要的偏頗體質,並借鑑平和質的養生指導改正自身不良生活、工作習慣,以達到最佳的身心健康狀態。

  比如,當陽虛質和陰虛質並存時,陽虛質主張多食熱性食物,陰虛質則忌食溫熱,這樣的情況往往引起人們的困惑;此刻,我們首先要理解人體陽虛和陰虛並存是常見的,這時飲食上可以以平性食物為主,溫性涼性食物均可適量進食,陽虛分值偏高的人可適量多食偏溫熱性食物,陰虛分值偏高的人則可適量多食偏寒涼性食物,但數量要以自己舒適為度。

  還有溼熱質與氣虛質並存的體質,溼熱質主張大量運動,氣虛質不耐勞累,這時進行調護要因人而異,循序漸進,適度為宜;再如若是有膝關節疾病的人,同樣是運動,此類人就要避免從事爬樓梯、爬山等加重膝關節負擔的運動。遇到該種情況,拿到中醫體質報告後,及時向相關醫生諮詢適宜自身情況的調體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16、治未病中心進行體質調理都有哪些手段?

  前往中醫醫院或治未病中心行體質調攝,每個季度應堅持口服針對自身特點而開具的湯藥、膏方、藥茶等中藥2-4周以調理體質,並在此期間接受中醫捏脊、按摩、拔罐、針灸、刮痧、足療等手法治療3-5次以疏通經絡。

  藥物與非藥物療法綜合運用,可以使調理顯效更快、療效更佳,逐漸改善體質偏頗情況,維護全身氣血經絡通暢,鞏固全身健康,從而有效預防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比出現症狀再去醫院調理效果要好得多――這也正是中醫先進的健康理念“治未病”在“未病先防”方面的具體應用,最能體現中醫特色與優勢!

  17、如何觀察調理體質效果?

  接受體質調理後,便需要定期接受體質辨識複檢,觀察一段時間以來的體質變化,從而調整調體方式,以使自己的體質日益趨向於相對健康、不易患病的平和狀況。

  18、為甚麼每年應至少做一次中醫體質辨識?

  之所以做體質辨識的期限不宜超過一年,是因為我們的身體會伴隨每年的四季更迭,經歷包含生、長、化、收、藏不同階段的一個完整生命發展週期,就像樹木的年輪一樣;於每次週期的同一階段接受體質辨識,才能更加準確地瞭解自己一年來的體質變化。如果有條件,每個季度做一次體質辨識的觀察效果會更好。我們對自己的體質要有實時的把握,力爭把偏頗程度儘可能地縮小。

  19、調理體質需要持之以恆嗎?

  體質的可調性使調理體質而防病治病成為可能,通過調整體質而恢復健康,是醫學治療的重要途徑;同時,改善偏頗體質,對疾病的預防也有重要的實踐意義。然而,體質具有的相對穩定性也指出,個體體質一旦形成,在一定時間內不易發生大的改變,這一特點也就決定了調節偏頗體質(尤其是秉承先天及因長期不良習慣而形成的嚴重偏頗情況)的困難性與調理過程的長期性。

  20、為甚麼每個季節都要調理體質?

  體質受到季節變化的影響,中醫養生重注不同節氣對人體進行具有不同側重點的陰陽調攝,使之符合“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界萬物生長規律,並運用“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養腎”的五行理論指導針對特定臟腑的養生。若錯過了某一節氣,便有可能錯失補益某一臟腑、氣血功能的最佳時期。所以每年或每季的體質辨識檢查非常重要!

  21、怎樣利用四季生、長、化、收、藏規律調理體質?

  中醫學指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四季調體養生的指導思想。

  春夏季外界環境生氣盎然,人體陽氣趨向於體表,五臟功能亢奮活躍,具有“生”“長”“化”的特點,因此適宜養護機體體表氣血、陽氣。氣虛、陽虛、痰溼、溼熱、氣鬱、血瘀、特稟體質者,可於這段時間加強戶外運動,充分調動體內臟腑發揮自身生理功能,振奮陽氣,祛溼排毒,逐瘀通絡。

  秋冬季節天氣寒冷,機體陽氣內斂,五臟功能趨於內收、安定,主“收”主“藏”的,是滋養人體深部五臟精血、精氣的最佳時期。氣虛、陽虛、陰虛等體質者於此期間適當進補,更能深達機體元因元陽,充盈氣血,填精補虛。

  22、為甚麼說“自己”是維護體質健康的最好的醫生?

  人為天地之靈,我們的身體具有優秀的自我感知能力,並能針對出現的功能失調開展一定的自我調節機制:比如當體內陽氣虛弱時,我們會自覺地感到寒冷,並喜歡增衣暖食、臥床休息;陰虛時,身體則將出現口乾口渴、尋求飲水的表現。只要順應自己的這些基本欲求、適時調整生活方式――而不是於畏寒時再貪涼飲冷、煩熱時仍進食辛辣厚味――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緩解體質的偏頗程度。這就是俗話所說的“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

  因此,生命個體的自我調節機制,是達到身心平和的最好途徑之一。同時,我們的心態是否平和飲食是否均衡、運動是否得當、環境是否綠色自然無汙染、起居是否規律等,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說我們自己正是維護體質健康的最重要的醫生。

  23、中醫整體觀念對把握中醫體質有哪些指導作用?

  中醫體質辨識注重對人體精、氣、神的綜合把握,是中醫整體觀念在體質判斷方面的體現。

  所謂中醫整體觀念,一是指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把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組織器官聯繫成的有機整體,並通過精、氣、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機體統一的機能活動;另一方面,它強調人與外界環境的整體性――包括人與空氣、飲食、水、四時氣候、地域等自然環境因素密切聯繫的統一性,以及人的心理、行為、語言與社會環境因素融為一體、不可分割的整體性。

  整體觀念指導下的中醫體質辨識,一是強調體質構成的整體性,重視內外環境相統一。個體體質是在後天生長、發育過程中,與外界環境相適應而形成的個體特徵,即人與社會的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充分體現出了中醫“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內涵和外延。

  二是強調體質的調理要遵循整體原則。先天方面,提倡優生優育,父母應努力為下一代的體質打下良好的基礎;後天方面,生命個體形成後,中醫顧護先後天脾腎等臟腑氣血,從神志、運動、飲食、起居、環境等諸多方面進行整體調理,以獲得最佳的調護效果。

  24、為甚麼說中醫體質注重“形神合一”?

  “形神合一”是中醫學的生命觀。形,即形體;神,即生命機能。神生於形,形主宰於神,神依附於形,神明則形安。形神合一又稱“形與神俱”,是指形與神是人體不可分離的統一整體。形體健壯則精神旺盛,生命活動正常;形體衰弱則精神衰弱,生命活動異常;形體衰亡,生命便告終結。

  基於“形神合一”的生命觀,中醫學認為,人體的體質既包括形體要素,又包括心理要素,並且二者高度統一。一定的形態結構必然產生、表現出其特有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徵,而伴隨著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的變化,又會產生一定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徵,後者是以前者為基礎的;良好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徵是正常形態結構的反映,並保證其相對穩定。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離,在體質的固有特徵中綜合體現出來。

  25、為甚麼說中醫體質注重“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生命存在的客觀規律。人既存在於自然環境中,也存在於社會環境之中,所以,每一個人的體質就必然打上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乃至整個宇宙生命發展規律的烙印。個體對自然和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適應程度往往表現在個體的體質特徵之中。

  基於以上觀念,中醫體質的辨識工作必須遵循從整體觀點出發,運用“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思維方法,全面審查人的神、色、形、態、舌、脈等體徵及性格、飲食、二便等情況,結合中醫臨床辨體論治的實際經驗進行綜合分析。在體質調理方面,更要從整體出發,針對不同體質者的心理特徵、飲食特徵、運動情況、生活環境、工作習慣等多方面因素,全面考量分析,制定全面詳細、因人制宜的調體方案。

  26、為甚麼說調理體質要注重扶正?

  中醫辨證思想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指出人體自身正氣的強弱,是發病與否的重要原因。

  偏頗體質中的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直接反映了機體的正虛體質,相關調護建議的重點全部圍繞益氣、溫陽、滋陰等扶正手段展開。

  血瘀質、氣鬱質、痰溼質、溼熱質、特稟質雖然名稱上體現的是邪盛體質,但在臨床應用中,這些體質卻不乏大量因虛致實的情況:正氣虧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可致血液瘀阻,久之出現血瘀質;脾陽虧乏,運化水谷精微不力,痰溼內生,阻礙氣機,會成為痰溼、氣鬱體質形成的重要原因;肺氣不足,衛表不固,機體對外界氣候變換時的五邪侵襲便無力抵禦,某些特稟質的成因正是如此。

  27、為甚麼說調理體質要注重祛邪排毒?

  邪氣的存在,也是中醫發病的重要成因,所謂“邪去而正自安”,正是前人重視祛邪排毒治療疾病的體現。

  氣鬱質、血瘀質、痰溼質、溼熱質,是體內某種致病毒邪充盛的體現,因而對應的中醫調理方法重在祛邪排毒:氣鬱者理氣解鬱、血瘀者活血化瘀、痰溼者化痰祛溼、溼熱者清利溼熱。

  某些情況下,鬱積的邪氣會消耗體內氣、血、津液,日久使人因實致虛,產生正虛體質。如溼熱內盛者,熱邪性質炎上,易耗傷津液,溼熱長期留駐體內,使陰津虧耗,必然產生口眼乾燥等陰虛症狀,故中醫調理時,會在清熱利溼的祛邪基礎上,兼顧滋養津液,預防陰虛質的產生。

  28、為甚麼說經絡養生對調理體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經絡養生(非藥物療法)是中醫區別於西醫的重要調治手段,且長期的應用經驗證實,這一療法的臨床療效十分有效。

  某些經絡穴位,有著直接補益正氣的扶正效果。如陽虛質者,通過捏脊、艾灸命門、腎俞、神闕等穴位,可以調動體內臟腑功能,溫煦腎之元陽,從而緩解畏寒肢冷的臨床症狀;同樣,陰虛質者,宜刺激三陰交、湧泉、太溪、太淵等穴調理;氣虛質者,可按摩、針灸氣海、足三里等穴位。

  另外,經絡治療還有著祛邪的作用。比如氣鬱質者,刺激內關、陽陵泉穴,能起到疏理體內氣機、緩解氣滯狀態的療效;痰溼、溼熱質者,可經常按摩豐隆、足三里、四門、太沖、合谷、大椎等穴位;血瘀質者,宜針對合谷、曲池、內關、三陰交、足三里、陽陵泉等穴展開調經絡治;對大椎、風池、肺俞、委中穴施以適當的提捏、按下手法,可調理特稟質等。

  29、情志與中醫體質的關係是甚麼?

  人的體質狀態與精神情志的變化是相互影響的。不同的體質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徵,並表現出特定的精神狀態和情志反映。各種不同的精神情志既是影響體質的重要因素,也是導致體質變異的原因。

  情志活動是五臟功能的外在表現,情志舒暢,精神愉快,氣機通暢,氣血調和,臟腑功能協調,則正氣旺盛。體質平和,內可抵禦飲食及“怒、喜、思、悲、恐、驚、憂”七情之傷,外可防“風、寒、暑、溼、燥、火”六淫之害。反之,情志不遂,精神異常,臟腑氣機、陰陽氣血失和,會引起體質偏頗,可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

  過激情緒對五臟、氣機具有不同的傷害作用,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思則氣結,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情志的變化會導致臟腑功能失衡與全身氣機的紊亂。具體表現在:

  喜則氣緩,氣為血帥,氣滯則血瘀,久而導致血瘀質;

  長期悲傷憂愁,耗傷肺氣,可致氣虛質;

  久受驚恐,心神不寧,元陽不固,四肢冰冷,可見陽虛質;

  急躁易怒,肝氣鬱結,火邪內生,耗傷陰津,導致氣鬱質、熱盛陰虛體質;進而氣滯血瘀,日久產生血瘀質;

  思慮過度,思則氣結,脾氣壅滯,運化失常,痰溼內生,致痰溼質;日久化熱,導致溼熱質;

  長期而穩定的情志走向決定了個人的性格類型,下面列舉一下各種體質者的大致性格特徵――

  平和質:性格隨和開朗。

  氣虛質:性格內向、情緒不穩定、膽小不喜歡冒險。

  陽虛質:性格多沉靜、內向。

  陰虛質:性情急躁,外向好動,活潑。

  痰溼質:性格偏溫和,穩重恭謙,和達,多善於忍耐。

  溼熱質:性格多急躁易怒。

  血瘀質:性格內鬱,心情不快易煩,急躁健忘。

  氣鬱質:性格內向不穩定,憂鬱脆弱,敏感多疑。

  特稟質:因稟質特徵情況而有不同。

  30、飲食與中醫體質的關係是甚麼?

  活了101歲的中醫大家孫思邈在其所著的《千金翼方》中寫到:“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飲食習慣對體質形成有著重要影響,不同膳食含有各自區別的營養成分,並具有寒、熱、溫、涼四種不同之性,和酸、苦、甘、辛、鹹五種相異之味。五味入五臟,不同性味的食物容易滋養人體某一臟腑的氣血、增益該臟器與支配經絡的生理功能:酸入肝經、苦入心經、甘入脾經、辛入肺經、鹹入腎經。因此,飲食習慣和相對固定的膳食結構均可通過脾胃運化影響臟腑氣血陰陽的盛衰偏頗,形成穩定的功能趨向和體質特徵。具體表現在:

  喜食煎炸燒烤,嗜好菸酒,久則氣陰耗傷,產生氣虛、陰虛質;

  食物性質生冷,可致久食者寒凝臟腑,形成陽虛質;

  飲食自倍,暴飲暴食,偏嗜油膩,脾胃損傷,運化不及,聚溼生痰,成痰溼質;若復以煙、酒、辛辣厚味為助,則將化熱生火,而成溼熱;

  喜食肥膩,痰溼內蘊,阻遏氣機,可生氣鬱;氣鬱日久,血運不暢,則瘀血內生;

  過食辛辣、海鮮發物,可引起機體致敏性增強,容易過敏,形成特稟質。

  31、運動與中醫體質的關係是甚麼?

  運動是維持和促進人體健康的基本因素。適度的勞動或體育鍛煉,可以強壯筋骨肌肉,通利關節,順暢氣機,調和氣血陰陽,增強臟腑的動能活動及人體抗禦病邪的能力。

  然而,過度的運動和勞累,則對人體的體質有不良影響:一方面,過度勞倦易損傷筋骨肌肉,消耗氣血陰陽,致使臟腑精氣不足,功能減退,形成氣虛、陽虛、陰虛、特稟等虛性體質。另一方面,不當的體育鍛煉可致機體肌肉發育過度緊實,反而會阻礙局部乃至全身的氣血運行與經絡通暢,久之可產生氣鬱、血瘀等實性體質。

  因此,運動量要以適度為宜,忌太過與不及;運動時不但要鍛鍊形體,更應注重對精、氣、神的修養;同時,需持之以恆才能達到改善偏頗體質的目的。

  32、起居與中醫體質的關係是甚麼?

  生活起居主要包括勞逸、起居(作息安排)等日常生活和工作情況,是人類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條件。起居是否有規律,將會對臟腑氣血陰陽盛衰偏頗造成不同的影響,從而形成體質的差異。

  勞逸適度,起居有常,能促進人體的身心健康,維護和增強體質;而過度的安逸,長期養尊處優,四體不勤,易使人體氣血不暢,脾胃功能減退,可導致痰瘀型體質,或形成虛性體質;起居失常,長期熬夜,房事不節,則會致精氣陰陽大傷,腎之所藏腎精耗竭,勢必影響其他臟腑的生理功能和整個生命活動,從而形成虛弱體質及陰虛火旺等因虛致實的偏頗體質。

  33、自然環境與中醫體質的關係是甚麼?

  人生存於特定的氣候、地理環境中,在自然因素的長期影響下,地理、氣候條件的差異性必然使不同時空條件下的群體在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心理行為等方面產生適應性變化和差異,所謂“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人與自然環境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自然環境的氣象、方域、地勢、地質、等環境元素的變化可影響人體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動,從而影響人的體質。“是以有地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東方生風”、“南方生熱”、“西方生燥”、“北方生寒”、“中央生溼”;“一曰山林……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澤……其民黑而津……;五曰原溼……其民肉豐而痺”。

  34、社會環境與中醫體質的關係是甚麼?

  社會的發展變遷,使人類的生存環境、生活習慣、社會習俗、飲食結構等具有迥然不同的特徵,因此不同歷史條件下人類的體質也就自然表現出與其所處社會環境相適應的變化趨向。

  現代社會由於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缺少運動,攝取熱量過多,致使大量肥胖者出現,造成了溼熱質人群的增多;冬夏季節暖氣、空調的運用,使人體腠理汗孔開閉無常,久而造成人的正常生理狀態紊亂,失去其特定的內環境穩定性,亦能影響體質;此外,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追求物質利益的誘惑、壓力、競爭,使現代人精神緊張,情緒躁動,心靈疲憊,焦慮不安,形成強烈的精神刺激,造成機體陰陽氣血失調,體質狀況也因此發生顯著改變。

  這些改變可以說是現代常見病的先導,也是形成偏頗體質在內的“未病”狀態的主導因素,積極防範、糾正這些社會環境造成的心身功能方面的紊亂,在調理體質“治未病”中顯得尤為重要。

  35、九種中醫體質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體質秉承於先天,得養於後天。各種先天因素、後天因素和環境因素都對體質形成和影響產生作用。

  先天稟賦,包括種族、家族遺傳,婚育、種子,以及養胎、護胎、胎教等,決定著體質的相對穩定性和個體體質的特異性;後天各種因素如飲食營養、生活起居、精神情志,以及自然社會環境,疾病損害,藥物治療等,對體質的形成、發展和變化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因此,體質是個體在遺傳的基礎上,受到內外各種環境的影響,在生長髮育過程中經歷較長時期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的生理心理特質。

  下面簡述一下中醫九種體質的形成原因――

  平和質:先天稟賦良好,後天調養得當。

  氣虛質: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養,如孕育時父母體弱、早產、人工餵養不當、偏食、厭食,或因病後氣虧、年老氣弱等。

  陽虛質: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如孕育時父母體弱、或年長受孕,早產,或年老陽衰等。

  陰虛質: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如孕育時父母體弱、早產等,或後天失養,縱慾耗精,積勞陰虧,或曾患出血性疾病等。

  痰溼質:先天遺傳,或後天過食肥甘,運動量少,壓力過大。

  溼熱質:先天稟賦,或久居溼地,喜食肥甘,或長期飲酒,熬夜,精神壓力大,運動少,排汗、二便不暢等,導致肝鬱脾虛,溼熱內蘊。

  血瘀質:先天稟賦,或後天損傷,憂鬱氣質,久病入絡,運動量少,壓力過大。

  氣鬱質:先天遺傳,或因精神刺激,暴受驚恐,所欲不遂,憂鬱思慮,運動量少,壓力過大等。

  特稟質:先天稟賦不足、遺傳等,或環境因素、藥物因素等。

  36、不同體質的形體特徵有哪些?

  中醫體質分類不僅是對人體心理狀態與解剖學層面的簡單歸納,而是“形神合一”的綜合特徵性總結。不同的體質,因其產生的先天稟賦、後天習慣、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等諸多條件的不同,必然導致了各種體質者在形體特徵上的差異性,及每種體質類型人群在外形上具有的某些共性。

  以下介紹一下中醫九種體質的大致形體特徵――

  平和質:體形勻稱健壯。舌色淡紅,苔薄白,脈和有神。

  氣虛質:肌肉鬆軟不實。舌淡紅、胖嫩,邊有齒痕,脈象虛緩。

  陽虛質:多形體白胖,肌肉鬆軟。舌淡胖嫩邊有齒痕,苔潤,脈象沉遲。

  陰虛質:體形瘦長。舌紅少津少苔,脈象細弦或數。

  痰溼質:體形肥胖,腹部肥滿鬆軟。舌體胖大,舌苔白膩,脈滑。

  溼熱質:形體偏胖。舌質偏紅,苔黃膩,脈象多見滑數。

  血瘀質:胖瘦均見,瘦人居多。口唇黯淡或紫,舌質黯有瘀點或片狀瘀斑,舌下靜脈曲張,脈象細澀或結代。

  氣鬱質:形體偏瘦。舌淡紅,苔薄白,脈象弦細。

  特稟質:形體一般無特殊;先天稟賦異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37、偏頗體質與疾病的發生存在聯繫嗎?

  體質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體內正邪之氣的盛衰狀況,是疾病發生與否和疾病過程中表現出種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大量數據表明,偏頗體質是某些疾病的易感因素。

  以下列舉一下八種偏頗體質對不同疾病易感性的狀況――

  氣虛質:平素體質虛弱,衛表不固易患感冒;或病後抗病能力弱,易遷延不愈;易患內臟下垂、虛勞等病。

  陽虛質:發病多為寒證,或易從寒化,易病痰飲、腫脹、洩瀉、陽痿。

  陰虛質:易患有陰虧燥熱的病變,或病後易表現為陰虧症狀。

  痰溼質:易患消渴、中風、胸痺等病證。

  溼熱質:易患瘡癤、黃疸、火熱等病證。

  血瘀質:易患出血、Y瘕、中風、胸痺等病。

  氣鬱質:易患鬱證、髒躁、百合病、不寐、梅核氣、驚恐等病證。

  特稟質:易藥物過敏,易患花粉症及呼吸系統疾病;遺傳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及中醫“五遲”、“五軟”、“解顱”等;胎傳疾病如胎寒、胎熱、胎驚、胎肥、胎癇、胎弱等。

  38、不同體質人群發病與季節的變化存在關係嗎?

  中醫五行觀念將一年的季節變換總體分為春、夏、長夏、秋、冬五個階段,每個階段自然界的氣候特點各不相同,被稱為“主氣”,春季主氣為風,夏為暑,長夏為溼,秋為燥,冬為寒,統稱“五氣”。人與自然界息息相關,自然環境的變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類生命活動,當自然界五氣的強度太過或不及、非時而至、以及遇到稟賦對某種氣候的耐受力較差之人時,五氣便會變為導致疾病產生的“五邪”,引起對應人群發病。所以,中醫“天人相應”的健康養生理念提出,人要維持健康,必須隨自然條件的變遷而不斷進行自我調節,以順應其生存環境的變化規律,保持機體生理活動的平衡協調。

  人體體質的差異導致了對外界氣候和環境的適應性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平和質的人對氣候和環境的適應性較強,而體質有偏頗的人,則對某些氣候、環境的適應性比較差,其具體表現,隨各人體質類型的不同,也是各有側重。

  下面,具體列舉一下偏頗體對季節及環境變化耐受性的情況――

  氣虛質:不耐受寒邪、風邪、暑邪。

  陽虛質:不耐受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溼邪。

  陰虛質:不耐熱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

  痰溼質:對梅雨季節及潮溼環境適應能力差,易患溼證。

  溼熱質:對溼環境或氣溫偏高、尤其是夏末秋初,溼熱交蒸氣候較難適應。

  血瘀質:不耐受風邪、寒邪。

  氣鬱質: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不喜歡陰雨天氣。

  特稟質:平素對過敏季節適應能力差,易引發宿疾。

  39、氣虛質該如何進行調護?

  精神調護:應培養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不可過度勞神,避免情緒緊張,保持穩定平和的心態。

  運動調護:可選用比較柔緩的傳統健身方法,很適合進行氣功和太極拳、太極劍、八段錦等鍛鍊。不宜進行強體力運動。選擇適當的運動量,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起居調護:平時應注意保暖,不要勞動出汗後立即吹風,防止外邪侵襲、損傷正氣。

  飲食調護:可選用具有益氣健脾作用的食物,如小米、粳米、黃豆、白扁豆、雞肉、菜花、胡蘿蔔、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氣作用的食物,如檳榔、空心菜、生蘿蔔等。飲食不宜過於滋膩,應選擇營養豐富而且易於消化的食品。

  藥物調護:代表方為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常用藥物有黨參、黃芪、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大棗等。也可擇期服用調體藥茶、調體臍貼外敷、調體膏方進行調理。

  經絡調護:可針灸或按摩、艾灸,選取足三里、氣海等穴位。亦可拍打手足陽明經。

  40、陽虛質該如何進行調護?

  精神調護:應自覺調整自己的情緒,恬淡平和,去除憂悲,防止驚恐;要善於自我排遣和向他人傾訴,寬宏大量,以愉悅的心情化解悲傷。

  運動調護:選擇暖和的天氣進行戶外活動,不宜在陰冷天氣或潮溼之處鍛鍊身體,如水中游泳易感受寒溼,一般不宜。鍛鍊時間最好選擇春夏天,一天之中以陽光充足的上午為好。運動量不能過大,不可大汗出,以防傷陽。

  起居調護:秋冬季要適當暖衣溫食以養護陽氣,尤其注意腰部及下肢保暖。夏季儘量避免強力勞作,大汗傷陽,也不可恣意貪涼飲冷。

  飲食調護:可適當多吃溫補脾腎陽氣的食物,如牛羊肉、狗肉、刀豆、核桃、栗子、蔥、姜、蒜、花椒、鱔魚、韭菜、茴香、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涼食物,如黃瓜、藕、梨、西瓜等。

  藥物調護:代表方為金匱腎氣丸、右歸丸、斑龍丸、還少丹。常用藥物有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枸杞子、菟絲子、杜仲、鹿角膠、附子、肉桂等。也可擇期服用調體藥茶、調體臍貼外敷、調體膏方進行調理。

  經絡調護:可針灸或按摩,選取腎俞,命門等穴位。亦可拍打手足陽明經、背腧穴,艾灸命門、關元、神闕穴等。

  41、陰虛質該如何進行調護?

  精神調護:應安神定志以舒緩情志,學會正確對待喜與憂、苦與樂、順與逆,保持穩定的心態。

  運動調護:適合做中小強度,間斷性身體練習,可選擇太極拳、太極劍、八段錦、氣功等動靜結合的傳統健身項目。不宜進行劇烈運動,避免大強度、大運動量鍛鍊形式,避免在炎熱的夏天、悶熱環境中運動,以免汗出傷陰。

  起居調護: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藏養陰氣。應儘量避免熬夜、劇烈運動、高溫酷暑的工作生活環境。特別是冬季更要注意保護陰精,宜節制房事。

  飲食調護:多吃甘涼滋潤的食物如瘦豬肉、鴨肉、龜、鱉、牛奶、鴨肉、綠豆、冬瓜、芝麻、百合、烏梅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蔥、蒜、葵花子等性溫燥烈辛辣的食物。

  藥物調護:代表方為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常用藥物有熟地黃、山藥、山茱萸、丹皮、茯苓、澤瀉、桑椹、女貞子等。也可服用調體藥茶、調體臍貼外敷進行調理。

  經絡調護:可針灸或按摩,選取三陰交,足太溪等穴位。亦可拍打肝脾腎經。

  42、痰溼質該如何進行調護?

  精神調護:適當增加社會活動,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增加知識,開闊眼界,合理的安排休閒、度假,以舒暢情志,調暢氣機,改善體質,增進健康。

  運動調護:痰溼質者形體肥胖,身重易倦,應長期堅持鍛鍊,如散步、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游泳、武術,以及適合自己的各種舞蹈。運動時間應當在下午2:00-4:00陽氣較盛之時,運動環境溫暖宜人。

  起居調護:平時應多進行戶外活動以舒展陽氣,通達氣機。衣著應透氣,經常曬太陽。在溼冷的氣候條件下,應減少戶外活動,避免受寒雨淋,保持居室乾燥。

  飲食調護:以清淡飲食為原則,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膩的食物。多食蔥、蒜、海藻、海帶、冬瓜、荷葉、山楂、赤小豆、扁豆、枇杷葉、蘿蔔、金橘、芥末等食物。

  藥物調護:代表為化痰祛溼方、參苓白朮散、澤瀉白朮散等。常用藥物有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山藥、扁豆、薏苡仁、砂仁、蓮子肉、陳皮、紫蘇子、白芥子等。也可以選用痰溼質藥茶、膏方進行調理。

  經絡調護:可針灸或按摩,選取足三里,天樞等穴位。亦可以拍打胃經、脾經、背腧穴或腹部,或拔罐、走罐調理。

  43、溼熱質該如何進行調護?

  精神調護:宜安神定志以舒緩情志,調達氣機,穩定的心態。

  運動調護:適合做高強度、大運動量的鍛鍊,如中長跑、游泳、爬山、各種球類、武術等,但年紀過大、關節損傷、合併氣虛者,運動要循序漸進、因人而異。運動時應當避開暑熱環境。

  起居調護:不宜長期熬夜,或過度疲勞。要保持二便通暢,防止溼熱鬱聚。禁忌嗜酒好煙。菸酒是導致溼熱質的重要成因。

  飲食調護:宜食用清利化溼的食品,如薏苡仁、蓮子、茯苓、綠豆、空心菜、莧菜、芹菜、黃瓜、冬瓜、苦瓜、藕、西瓜等,忌辛溫助熱之品如牛羊狗肉、蔥、姜、蒜、花椒、鱔魚、韭菜、辣椒、胡椒等食物。

  藥物調護:代表方為瀉黃散、龍膽瀉肝湯、甘露消毒丹等。常用藥物有藿香、梔子、石膏、甘草、防風、龍膽、當歸、茵陳、大黃、羌活、地骨皮、貝母、茯苓、澤瀉等。也可服用調體藥茶、調體臍貼外敷進行調理。

  經絡調護:可針灸或按摩,選取豐隆,天樞等穴位。亦可拍打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大腸經、背腧穴或腹部,或拔罐中焦穴位、刮痧調理。

  44、血瘀質該如何進行調護?

  精神調護:要樹立正確的名利觀,知足常樂;主動參加有意義的社會活動,提高學習和工作熱情;主動溝通,增進了解,學會與人交往;不苛求他人,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以贏得旁人的認同;塑造良好的性格,理性的剋制好情感上的衝動,做到“發之於情”,“止之於理。”

  運動調護:採用一些有益於促進氣血運行的運動項目,堅持經常性鍛鍊,如易筋經、保健功、導引、按摩、太極拳、太極劍、五禽戲,及各種舞蹈、步行健身、徒手健身操等。心血管機能較弱,不宜做高強度、大負荷的體育鍛煉。

  起居調護:要避免寒冷刺激。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動靜結合,不可貪圖安逸,加重氣血瘀滯。

  飲食調護:應選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如山楂、油菜、番木瓜、黃酒、葡萄酒、白酒等。對非飲酒禁忌者,適量飲用葡萄酒,對促進血液循環有益。

  藥物調護:代表方為桃紅四物湯、大黃蟄蟲丸。常用藥物有桃仁、紅花、生地、赤芍、當歸、川芎、丹皮、茜草、蒲黃、丹參、山楂等。也可服用調體藥茶、調體臍貼外敷進行調理。

  經絡調護:可針灸或按摩,選取內關、合谷、曲池、陽陵泉、三陰交等穴位。亦可拍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手足厥陰經,或拔罐、走罐調理。

  45、氣鬱質該如何進行調護?

  精神調護:與血瘀質相同,樹立正確的名利觀,知足常樂;積極參加各種意義的集體活動,主動溝通,與人交往,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塑造良好的性格。

  運動調護:應儘量增加戶外活動,可堅持較大量的運動鍛鍊,適合大強度、大負荷的發洩練習法,如跑步、登山、游泳、打球、武術等。也可參加體娛遊戲,促進人際交流,如下棋、打牌、氣功、瑜伽等。

  起居調護:要舒暢情志,寬鬆衣著,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和社會交往,以放鬆身心、和暢氣血,減少抑鬱情緒。

  飲食調護:應選用具有理氣解鬱、調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麥、刀豆、菊花、玫瑰花、蒿子杆、蔥、蒜、海帶、海藻、蘿蔔、金橘、山楂等。睡前避免飲茶、咖啡等提神醒腦的飲料。

  藥物調護:代表方為逍遙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常用藥物為柴胡、陳皮、川芎、香附、枳殼、白芍、甘草、當歸、薄荷等。也可服用調體藥茶、調體臍貼外敷進行調理。

  經絡調護:可以針灸或按摩,選取內關,陽陵泉,背腧穴肝俞、膽俞、脾俞、胃俞、胃俞等穴位。亦可拍打手厥陰心包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或走罐、定罐調理。

  46、特稟質該如何進行調護?

  精神調護:應保持豁達開朗的心態,避免情緒緊張。

  運動調護:應適當運動,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鍛煉,但要避免春季或季節交替時長時間野外鍛鍊,防止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起居調護:要根據個體情況。其中過敏體質者在陌生環境中要注意日常保健,減少戶外活動,避免接觸各種致敏的動植物。在季節更替之時,要及時增減衣被。

  飲食調護:飲食宜清淡、均衡,粗細搭配適當,葷素配伍合理。少食蕎麥(含致敏物質蕎麥熒光素)、蠶豆、白扁豆、牛肉、鵝肉、鯉魚、蝦、蟹、茄子、酒、辣椒、濃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羶發物及含致敏物質的食物。

  藥物調護:調整過敏體質的代表方為玉屏風散、消風散、過敏煎等。常用藥物有黃芪、白朮、荊芥、防風、蟬蛻、烏梅、益母草、當歸、生地黃、黃芩、丹皮等。也可擇期服用調體藥茶、調體臍貼外敷進行調理。

  經絡調護:可針灸或按摩,選取合谷,肺俞,足三里等穴位。亦可拍打肺經、背腧穴或走罐、定罐調理。

  47、平和體質應如何調護養生?

  與偏頗體質不同,平和質是更加傾向健康的體質類型,因而該體質的調護建議也就更趨向於養生保健,而不是調治疾病。同時,偏頗質者也可以以平和質的調護要點為參照,來指導對自身精神、飲食、起居等不良習慣的調整,力爭日益接近平和狀態。

  精神調護:可培養一些興趣愛好保持平和心態,如琴棋書畫、唱歌跳舞、吹拉彈唱等,可以陶冶性情,振奮精神,保持心理健康。

  運動調護:可選用各種不同的運動方式,如打球、爬山、跑步、散步、太極拳、太極劍等,均能疏通氣機,和暢氣血,使人情緒高漲,以保持心情愉快,精神飽滿。

  起居調護:春宜晚睡早起,起床後宜在室外悠然自得、無拘無束的散步,以順應陽氣升發、萬物生機蓬勃的自然景象。夏宜晚睡早起,適當午休,以消除疲勞,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秋宜早睡早起以應秋天收斂之氣;早睡是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是順應陽氣的舒長。冬應早睡晚起,以避寒就溫,順應冬天潛藏之氣,並注意腳部保暖,改善體質,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減少感冒和其他疾病的發生。

  飲食調護:可遵從四時調補法――

  ①春宜升補:順應陽氣升發之性,食性宜清輕升發,宣透陽氣。宜多食蔬菜,如菠菜、芹菜、春筍、薺菜等輕靈宣透、性溫平淡之品。

  ②夏宜清補:宜選用清熱解暑、清淡芳香之品,不可食用味厚發熱的食物。多食新鮮水果,如西瓜、番茄、菠蘿等,以及其他清涼生津食品如金銀花、菊花、蘆根、綠豆、冬瓜、苦瓜、黃瓜、生菜、豆芽等。

  ③秋宜平補:進食補品宜選用寒溫偏性不明顯的平性藥食,不宜用大寒大熱之品,另外秋天氣候乾燥,宜食用濡潤滋陰之品如沙參、麥冬、阿膠、甘草等。

  ④冬宜溫補:選用溫熱助陽之品以輔助散寒,如姜、桂、胡椒、牛肉、羊肉、狗肉等。

  藥物調護:平和體質者,無氣血陰陽偏頗,無需服用調體方藥,平素以保養為主。

  經絡調護:可針灸、按摩或拍打手足十二經脈、督脈或捏脊調理。

每年做一次中醫體質辨識相關文章
目前依據中醫理論,將人體的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九個類型。除了平和質以外,其他八種體質被稱為“偏頗體質”。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山大,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亞健康人群,他們去醫院檢查往往各項指標都挺正常,但自我感覺卻很糟糕。中醫治未病科的診療範圍之一就是針對亞健康人群及各種偏頗體質進行中醫辨證施治,運用各種中醫適宜技術診治常見病、多發病,滿足不
發布於 2023-03-26 08:21
0評論
關腎臟病的檢查有很多,最常用的有尿液檢查、腎臟B超和腎功能檢查,被稱為“腎臟三大常規檢查”,它們從多個方面提供腎臟的初步診斷信息,相互之間不能替代,是進行腎臟病篩查的重要、必不可少卻又最簡便、經濟的檢查項目。早期發現腎臟病並給以恰當治療,可以延緩慢性腎臟病的發展速度,降低尿毒症的發生率。還可顯著減少心血管等的併發症,從而提高生活質量,重返社會。因此建議,腎臟健康檢查一定要每年查一次,對於有腎臟腫
發布於 2023-03-21 09:37
0評論
儀器把脈看面相中醫體檢就是通過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四診儀、二十五音分析儀、中醫證素分析儀4種儀器,分析中醫體質和亞健康測評的體質類型、易患疾病、健康狀態、環境適應能力、心理指數、生存質量、生命週期中醫詮釋等。中醫四診儀是根據中醫“望聞問切”中的“望、切”來判斷患者的身體狀況。首先,體驗者把下巴擱到類似驗光儀的白色儀器上,內部的攝像頭就會拍下面部和舌頭的照片。經過數據分析舌象和麵相的信息。比如面色
發布於 2023-01-19 23:56
0評論
儀器把脈看面相中醫體檢就是通過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四診儀、二十五音分析儀、中醫證素分析儀4種儀器,分析中醫體質和亞健康測評的體質類型、易患疾病、健康狀態、環境適應能力、心理指數、生存質量、生命週期中醫詮釋等。中醫四診儀是根據中醫“望聞問切”中的“望、切”來判斷患者的身體狀況。首先,體驗者把下巴擱到類似驗光儀的白色儀器上,內部的攝像頭就會拍下面部和舌頭的照片。經過數據分析舌象和麵相的信息。比如面色
發布於 2023-02-23 23:36
0評論
中醫體質的最早記載可上溯到秦漢時期的《周禮》,文中記載地理環境對體質的影響:“一曰山林,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澤,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民專而長。四曰墳衍,其民晰而瘠。五曰原隰,其民肉豐而庳”。中醫體質的形成在秦漢時期,《內經》中有記載“筋骨之強弱,肌肉之堅脆,皮膚之厚薄,理之疏密,各不同……腸胃之厚薄堅脆亦不等”,“是人者,素腎氣勝”,“此人者質壯,以秋冬奪於所用”。上文所提的“素”與“質”,就
發布於 2023-01-20 00:21
0評論
女性一般都是忙於操勞家事,很多女性在身體出現不適的時候也不以為然,女性體檢很重要。那麼,女性全身體檢有那些項目?女性全身體檢隔多長時間做一次好? 女性全身體檢有那些項目? 1、一般常規檢查(身高、體重、血壓)。 2、內科、眼科(含眼底)、婦科及耳鼻喉科檢查,醫生評估。 3、血常規25項:白細胞計數及分類、紅細胞計數、血色素、血小板等。 4、尿常規:尿糖、尿蛋白、尿紅細胞、白細胞等。 5、肝功能及
發布於 2023-09-05 21:09
0評論
中醫基礎第一節中醫基本理論1、基本概念1.1中醫學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疾病的診斷與防治,以及攝生康復的一門傳統醫學科學,它有獨具特色的理論體系。1.2中醫學理論體系中醫學理論體系是由中醫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醫學邏輯演繹程序從基本原理推導出來的科學結論,即科學規律而構成的,是以中國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即氣一元論和陰陽五行學說為哲學基礎,以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
發布於 2023-01-20 01:46
0評論
兒童體檢重在監測孩子的生長髮育情況,及時發現生理和智力發育的異常。正常情況下,新生兒應1-2周作一次檢查;6月齡以內的嬰兒每月1次;6月齡-1歲以下的嬰兒每2個月1次;1-3歲幼兒半年1次;3-18歲每年1次。 很多家長認為,3歲以前的孩子是以保健為主,3歲以後的孩子是以教育為主,以為保健的問題不重要了。其實,孩子到了幼兒期,還有不少問題需要通過體格檢查才能發現。特別是對三至四歲的兒童,每年進行
發布於 2023-07-12 01:22
0評論
中醫體質的最早記載可上溯到秦漢時期的《周禮》,文中記載地理環境對體質的影響:“一曰山林,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澤,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民專而長。四曰墳衍,其民晰而瘠。五曰原隰,其民肉豐而庳”。中醫體質的形成在秦漢時期,《內經》中有記載“筋骨之強弱,肌肉之堅脆,皮膚之厚薄,理之疏密,各不同……腸胃之厚薄堅脆亦不等”,“是人者,素腎氣勝”,“此人者質壯,以秋冬奪於所用”。上文所提的“素”與“質”,就
發布於 2023-02-24 00:01
0評論
25—49歲可3年一查,50歲以上5年查一回 編者的話:子宮頸癌是全世界女性第二高發惡性腫瘤,中國每年約新增10萬名病例,佔全球病例的1/5。4月23日,中國癌症基金會舉辦的“第九次全國子宮頸癌協作組工作會議”在京舉行。會上,多名專家講授宮了頸癌的防治知識。 中國的癌症態勢不容樂觀。從1998年到2007年,中國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以每年1.2%和1.0%的速度上升。其中宮頸癌已經成為女性
發布於 2024-06-19 14:5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