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20 01:46

  中醫基礎 第一節 中醫基本理論

  1、基本概念

  1.1中醫學

  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疾病的診斷與防治,以及攝生康復的一門傳統醫學科學,它有獨具特色的理論體系。

  1.2中醫學理論體系

  中醫學理論體系是由中醫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醫學邏輯演繹程序從基本原理推導出來的科學結論,即科學規律而構成的,是以中國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即氣一元論和陰陽五行學說為哲學基礎,以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和病理為核心,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點的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

  2、中醫學理論的四大經典

  《黃帝內經》的成書,實際上標誌著中醫學基本理論的確立,它與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分別是中醫學基本理論和辨證論治的奠基之作。二者與《神農本草經》、《難經》一起,被歷代醫家奉為四大經典,由此而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

  3、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

  3.1整體觀念

  3.1.1整體觀念的基本概念

  中醫學的整體觀念是關於人體自身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的統一性、完整性和聯繫性的認識,是中醫學的基本特點之一,它貫穿於中醫生理、病理、診法、辨證、治療、預防和康復等整個理論體系之中。

  3.1.2整體觀念的內容

  中醫學把人體內臟和體表各部組織、器官看成一個有機整體,同時認為四時氣候、地土方宜、周圍環境等對人體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既強調人體內部的統一性,又重視機體與外界環境的統一性,即中醫“天人合一”的理論。

  3.2恆動觀念

  中醫學認為:氣具有運動的屬性,氣不是僵死不變的。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所以人體具有能動作用的機體。中醫學用運動、變化、發展,而不是靜止、不變、僵化的觀點來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醫學問題,這種觀點稱之為恆動觀念。

  3.3辨證論治

  3.3.1辨證論治的基本概念

  辨證論治是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對四診(望、聞、問、切)所獲得的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概括判斷出證候,並以證為據確立治療原則和方法,付諸實施的過程。辨證是決定治療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治療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3.3.2辨證論治的運用

  (1)常用的辨證方法

  在臨床實踐中常用的辨證方法有:八綱辨證、臟腑辨證、氣血津液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病因辨證等。

  (2)辨證與辨病的關係

  在辨證論治中,必須掌握病與證的關係,既要辨病,又要辨證,而辨證更重於辨病。

  同病異治:同一疾病,處於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病機變化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治法。

  異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現相同或相近的病機變化,而採用同一治療方法。

  4、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

  4.1哲學基礎

  中醫學吸取了漢代以前的哲學成果,直接的大量地引用氣、陰陽、五行、形神、天人關係等重要的哲學概念和學說,去闡明醫學中的問題,使之成為中醫學的重要概念和理論,把哲學理論與醫學理論熔鑄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4.1.1元氣論

  “氣”在中國哲學史上是一個很重要的範疇,在中醫學的學術思想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是中醫學的哲學和醫學理論的基石。氣是構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萬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運動的屬性。氣的運動是氣內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源泉。人體的氣,一是指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功能的一種精微物質,二是指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氣和形以及兩者的相互轉化是物質世界存在和運動的基本形式。

  4.1.2陰陽學說

  陰陽學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範疇,是在“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氣一物兩體,分為陰陽。陰陽是氣本身所具有的對立統一屬性,含有對立統一的意思,所謂“陰陽者,一分為二也”(《類經?陰陽類》)。陰和陽之間有著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係。陰陽的對立、互根、消長和轉化構成了陰陽的矛盾運動,成為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4.1.3五行學說

  五行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範疇之一,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元素所組成,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物質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

  中醫學對五行概念賦予了陰陽的含義,認為木、火、土、金、水乃至自然界的各種事物都是陰陽的矛盾運動所產生。陰陽的運動變化可以通過在天之風、熱、溫、燥、溼、寒六氣和在地之木、火、土、金、水五行反映出來。

  4.2 髒象經絡

  髒象、經絡、氣血精津液等學說是中醫學關於正常生命現象的理論知識。其中,髒象學說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核心。

  4.2.1髒象學說

  髒象學說是研究人臟腑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它認為人體是以心、肝、脾、肺、腎五臟為中心,以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氣、血、精、津液為物質基礎,通過經絡使內有臟腑,外聯五官九竅、四肢百骸,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並與外界環境相統一。

  4.2.2氣血精津液學說

  氣、血、精、津液既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又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產物。氣、血、精、津液學說主要探討生命的物質組成以及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4.2.3體質學說

  體質學說是研究人類的體質特徵、類型和變化規律,及其與疾病的發生、發展關係的學說。體質是人體在遺傳性和獲得性基礎上表現出來的功能和形態上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徵,與健康和疾病有著密切關係。

  4.2.4經絡學說

  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組成、循行分佈及其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指導臨床治療的理論。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的通道,縱橫交貫,網絡全身,將人體內外、臟腑、肢節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4.3病因病機

  病因病機學說是中醫學關於疾病的理論知識,主要包括病因學說、病機學說。

  4.3.1病因學說

  病因學說是研究各種致病因素的性質和致病特點的學說。宋代陳無擇提出的三因說將複雜的病因分為三類:內因、外因和不內外因,其中內因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過極;外因為風、寒、暑、溼、燥、火六淫及疫癘之氣;而飲食飢飽、虎狼毒蟲、勞累、房事、外傷等除內因與外因之外的所有致病因素為不內外因。這三種致病因素,既可單獨致病,又可相兼為病。

  4.3.2病機學說

  病機學說是研究疾病發生、發展和演變機理的學說,包括髮病機理、病變機理和病程演化機理三部分。發病機理是研究人體疾病發生的一般規律,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關係到正氣和邪氣兩個方面,即“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病變機理是研究人體病理變化規律的學說,包括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精,津液失常以及臟腑經絡失常等。病程演變機理是研究疾病發生、發展和結局的一般規律的學說,包括病位傳變、病理轉化、疾病轉歸與復發等。

  4.4診法辨證

  診法,指望、聞、問、切四種診察疾病的方法,簡稱四診。望診是對顧客的神色、形態、五官、舌象以及排出物等進行觀察,瞭解身體狀況的變化,測知臟腑病變。聞診是從顧客語言、呼吸以及體內排出的氣味以辨別內在的身體狀況的變化。問診是通過對顧客及知情者的詢問,瞭解顧客平時的健康狀態、發病原因、身體狀況的變化經過和自覺症狀等。切診是診察顧客的脈象和身體其他部位,以測知體內變化情況。

  辨證即分析、辨識疾病的證候,即以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等基礎理論為依據,對四診所收集的症狀、體徵,以及其他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進而概括、判斷為何種證候,為論治提供依據。

  第二節 中醫體質辨識1、中醫體質學說概念

  中醫體質學說是以中醫理論為主導,研究各種體質類型的生理、病理特點,並以此分析疾病的反應狀態、病變的性質和發展趨向,指導預防和治療的學說。

  2、中醫體質辨識

  中醫體質辨識,即以人的體質為認識對象,從體質狀態及不同體質分類的特性,以“完全平和質”為目標,把握其健康與疾病的整體要素與個體差異的手段,從而制定防治原則,選擇相應的治療、預防、養生方法,進行“因人制宜”的干預。

  2.1平和體質

  是指先天稟賦良好,後天調養得當,陰陽氣血調和,以體態適中、面色紅潤、精力充沛,臟腑功能強健壯實為主要特徵的一種體質狀態。

  【體質分析】

  體質特點:面唇色澤紅潤,頭髮稠密而有光澤,肌膚潤澤,目光有神,鼻色明潤,嗅覺靈敏,味覺正常,精力充沛,不易疲勞,可以耐受寒熱,睡眠安和,胃納良好,二便正常。

  【調養指導】

  日常調養:日常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有節,勞逸結合,生活規律,堅持鍛鍊。

  運動調養:宜通過運動保持和增強現有的良好正常狀態,使體質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可選擇快走、跑步、球類、健身操,及器械訓練等運動項目。

  飲食調養:宜規律,有節制,不偏食,不嗜食,多吃五穀雜糧及水果蔬菜(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2氣虛體質

  是指一身之氣不足,以氣息低弱、機體、臟腑功能狀態低下為主要特徵的一種體質狀態。

  【體質分析】

  體質特點:氣短懶言,語聲低怯,精神不振,肢體容易疲乏無力,時有汗出,頭暈健忘,面色萎黃或淡白,目光少神,唇色少華,口淡,舌淡紅、胖嫩、可有齒痕。

  【調養指導】

  日常調養:日常生活中應保持穩定平和的心態,避免過度緊張。平常應早睡早起,不熬夜。

  運動調養:宜做柔緩運動,避免強體力運動,可選擇快慢交替散步、打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忌勞累過度。

  飲食調養:可多吃益氣健脾的食物,如小米、粳米、山藥、牛肉、薏米、芡實、白扁豆、大棗、飴糖、蜂蜜等,多食小米山藥飯。

  2.3陽虛體質

  是指陽氣不足,失於溫煦,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虛寒表現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體質分析】

  體質特點:平日怕冷,手足不溫,口唇色淡,毛髮易脫,精神不振,易出汗,易困多睡、疲乏,喜熱飲食,大便溏薄,小便清長。

  【調養指導】

  日常調養:日常生活中應調節情緒,要多與人交往,改善心境,去憂悲,防驚恐。平日應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注意保暖,尤其是腰部、下肢的保暖。

  運動調養:宜多做運動,可促進氣血流通,如跳繩、跳躍、短距離跑等。

  飲食調養:多吃甘溫益氣的食物,如豬肚、核桃、胡桃、栗子等;水果包括桃子、葡萄、菠蘿、桂圓、荔枝;蔬菜包括茴香、韭菜等。

  2.4陰虛體質

  是指體內津液精血等陰液虧少,以口燥咽乾、手足心熱等陰虛內熱表現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體質分析】

  體質特點:手足心熱,鼻乾嚥幹,口乾少津,喜喝冷飲,面色潮紅,有烘熱感,兩目乾澀,視物模糊,唇紅略幹,易起裂紋,眩暈耳鳴,失眠,皮膚髮幹,小便短,大便乾燥。

  【調養指導】

  日常調養:日常生活心情舒暢,少發脾氣;戒菸酒;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保持午休;應多飲水;忌洗桑拿。

  運動調養:宜做中小強度的運動,避免劇烈運動,鍛鍊時要控制出汗量,及時補充水分。

  飲食調養:多吃甘涼滋潤的食物,比如瘦豬肉、鴨肉、龜、鱉、綠豆、冬瓜、芝麻、木耳、百合、荸薺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蔥、蒜、生薑、葵花子等性溫燥烈的食物。

  2.5痰溼體質

  是指水液內停而痰溼凝聚,以體型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黏滯重濁表現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體質分析】

  體質特點:面部皮膚易出油,汗多且粘,胸悶痰多,面色黃胖而黯,眼胞浮腫,神倦懶動,嗜睡易困,身重如裹不爽,口中粘膩或發甜,喜食肥甘,小便混濁,大便溏軟而粘,關節疼痛重著,肌膚麻木不仁;或婦女白帶過多。

  【調養指導】

  日常調養:日常生活學會疏解不愉快的心情,保持平和舒暢的心態。居室應保持乾燥,不宜居住在潮溼的環境裡;衣著要透溼散氣。

  運動調養:多做戶外運動。運動時根據自己的情況,循序漸進。

  飲食調養:宜清淡,少食肥肉、甜、黏、油膩食物,少飲酒,最好不飲酒。多吃些蔬菜、水果,如食蔥、蒜、海藻、海帶、冬瓜、蘿蔔、金橘、芥末等食物。

  2.6溼熱體質

  是指溼熱內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等溼熱表現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體質分析】

  體質特點:面垢油光,易生痤瘡粉刺,口苦口乾口臭、身重睏倦,心煩懈怠,眼筋紅赤,小便短赤,大便躁結或臭穢且粘滯,陰囊潮溼或帶下量多味大。

  【調養指導】

  日常調養:日常生活中學會喜與憂、苦與樂、順與逆的正確對待,保持平和的心態。定時起居,生活規律,不熬夜,不過度疲勞。

  運動調養:宜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讓多餘陽氣散發出去。以消耗量較大的運動為佳,如長跑、爬山、游泳、各種球類等項目。

  飲食調養:應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綠豆、空心菜、莧菜、芹菜、黃瓜、冬瓜、藕、西瓜等。

  2.7血瘀體質

  是指體內血液運行不暢,以膚色晦黯、舌質紫黯等血瘀傾向或內阻表現為主要特徵的一種體質狀態。

  【體質分析】

  體質特點:面色晦滯、發黑發黯,兩顴易見色素沉著,口唇色黯,眼周黯黑,肌膚甲錯,可有頭、胸、脅、少腹或四肢等處針刺樣疼痛。容易煩躁,健忘。舌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舌下靜脈曲張。

  【調養指導】

  日常調養: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和舒暢的心態。避免動怒,學會溝通,增進了解,培養廣泛的興趣與愛好,多聽歡快、喜慶的音樂。

  運動調養:宜多做能夠通經絡活動的項目,如各種舞蹈、太極拳等,血瘀體質的人心血管的功能較弱,不宜做劇烈運動。

  飲食調養:可多食紅糖、黃酒、葡萄酒、醪糟、桃仁、山楂、紅花等食物,少食寒涼食物。推薦藥膳:山楂紅糖湯、黑豆川芎粥。

  2.8氣鬱體質

  是指長期情志不暢、氣機鬱滯而形成的,以性格內向、神情抑鬱、憂慮脆弱等為主要表現的體質狀態。

  【體質分析】

  體質特點: 失眠多夢,健忘,驚悸怔忡,常有憂鬱面貌,神情多煩悶不樂,敏感多疑,胸脅脹滿,兩脅串痛,或乳房脹痛,或善太息,或噯氣呃逆,或咽有異物感,大便偏幹。

  【調養指導】

  日常調養:努力保持心情舒暢,培養樂觀、歡樂的情緒,主動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提高學習、工作的熱情,培養廣泛的興趣與愛好。

  運動調養:宜多做運動可促進氣血流通,對趕走低沉的情緒很有宜處。

  飲食調養:在普食五穀雜糧的基礎上多吃小麥、蒿子杆、蔥、蒜、海帶、海藻、蘿蔔、金橘、山楂、蕎麥、柑橘皮(陳皮)、梅花、玫瑰花等具有行氣解鬱、消食醒神的食物。

  2.9特稟體質

  是指由於先天性或遺傳等因素造成的,以生理缺陷或疾病,過敏反應等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特殊體質狀態。成因包括先天因素、遺傳因素,或環境因素,藥物因素等。

  【體質分析】

  體質特點: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過敏反應等為主要特徵,過敏體質者常見哮喘、風團、咽癢、鼻塞、噴嚏等。

  【調養指導】

  日常調養:應保持平和的心態,應作好日常預防和保養工作,避免接觸各種致敏的物體,減少發病。在季節交替時,注意增減衣服。

  運動調養:宜注意堅持運動,增強機體對環境適應的能力。應避免春天或季節交替時節在野外鍛鍊,防止過敏性疾病的發作。

  飲食調養:宜清淡、均衡,粗細搭配適當,葷素配伍合理。忌食生冷、辛辣、肥甘油膩及各種“發物”,如雞翅、鴨翅、羊肉、海鮮等。

  思考題

  1、請簡述中醫四大經典著作的名稱。

  2、請簡述同病異治、異病同治概念。

  3、請簡述三因說。

  4、請簡述中醫體質學說概念。

  5、請簡述人群的九種體質名稱。

  6、請簡述陰虛體質的概念。

中醫養生保健培訓教材(一) 基礎理論相關文章
燻洗第一節燻洗基礎知識1、燻洗的概述燻洗,是利用藥物煎湯乘熱在皮膚進行燻蒸、淋洗的方法(一般先用藥湯蒸汽燻,待藥液溫時再洗)。此法是藉助藥力和熱力,通過皮膚、粘膜作用於肌體,促使腠理疏通、脈絡調和、氣血流暢,從而達到預防和養生保健的目的。2、燻洗的功效中藥燻洗具有解表去邪、流暢氣血、殺蟲止癢、消腫止痛、化腐生肌、祛風除溼、排洩體內有毒有害物質的功能,可有效清潔機體內環境、祛風散寒、排毒養顏,提高
發布於 2023-01-20 01:16
0評論
拔罐第一節拔罐的基礎知識1、拔罐的概述   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內負壓,使罐吸附於腧穴或體表的一定部位,以產生良性刺激,達到調整機體功能、預防疾病目的的方法。上海曙光醫院東院治未病中心關鑫2、拔罐的功效   拔罐常用於保健養生,能活血行氣、疏通經絡、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和養顏美容,因其無痛(或微痛)無創,使用安全,便於推廣應用,其適應範圍廣泛。3、拔罐的禁忌症   空腹、極
發布於 2023-01-20 01:26
0評論
刮痧第一節刮痧基礎知識,1、刮痧的概述刮痧是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運用刮痧器具施術於體表的一定部位,形成痧痕,達到保健和預防疾病效果的一種方法。刮痧療法的基本原理源於經絡理論,通過對十二皮部的良性刺激以達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調整臟腑的功能。2、刮痧的適應範圍(1)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群。(2)注重生活質量,有美容、瘦身等要求者。(3)長期有保健計劃、可定期接受保健刮痧的人群。3、刮痧的禁忌症
發布於 2023-01-20 01:21
0評論
艾灸第一節艾灸的基礎知識1、艾灸的概述艾灸是是指用艾絨為主要材料製成艾炷或艾條,點燃後燻熨或溫灼體表腧穴的方法,借其溫熱刺激及藥物作用,溫通氣血、扶正祛邪,以預防疾病的一種方法。2、艾灸的功效艾灸適應範圍廣泛,既可預防多種疾患,亦常用於保健養生,能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因其操作簡便、受灸者體感舒適,便於推廣應用。以強身保健為目的,可常灸命門、關元、氣海、中脘、足三里等穴。3、艾灸的禁忌症
發布於 2023-01-20 01:31
0評論
1這位患者你好,一般男性如果生活無節的話,比如說經常性地吸菸啊、飲酒啊還有作息根本就沒有一定的規律啊,都是會引起男性生殖健康以及性生活方面的功能減弱的,男性最好規律生活,還要避免過度勞累。 2男人如果過度地疲憊和勞累的話,就是會損傷自己的腎臟致使自己腎虛的。這種情況就需要補腎了。可採取胡蘿蔔羹補腎,患者可以取兩根乾淨的胡蘿蔔,然後將胡蘿蔔切成細線,再將胡蘿蔔與冷牛奶(加熱過的最好)150克左右混
發布於 2023-08-13 19:38
0評論
一、現代健康理念健康的標準: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近半個世紀的研究成果,將“健康”定義為“健康不但沒有身體疾病和病症,還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亞健康:我國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定義的人群只佔總人口數的15%,與此同時,有15%的人處在疾病狀態中。70%的人處在亞健康狀態。亞健康的人沒有器官、組織、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但是自我感覺不適,疲勞乏力,反應遲鈍、活力降低、
發布於 2023-01-03 02:20
0評論
養生不是讓我們學和尚打坐,道士煉丹,當然我們不否認那是人家專業人士的養生方法。而對於我們大多數的常人來說,養生實際上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習慣,一種生活態度。你一頓吃多少東西感覺舒服,衣服怎麼穿才合適還不感冒,家裡養些甚麼植物會更賞心悅目。這些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東西都是養生,所以與其說養生是保養生命,不如說是在打理生活,因為生命的過程就寓於在每天的衣食住行和柴米油鹽中。養生教育不是在辦養殖場
發布於 2023-02-27 18:11
0評論
一、基本理念和知識(一)中醫養生保健,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通過各種方法達到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目的的保健活動。(二)中醫養生的理念是順應自然、陰陽平衡、因人而異。(三)情志、飲食、起居、運動是中醫養生的四大基石。(四)中醫養生保健強調全面保養、調理,從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恆。(五)中醫治未病思想涵蓋健康與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個階段:一是“未病先防”,預防疾病的發生;二是“既病防變”,防
發布於 2022-12-01 10:06
0評論
飲食規律,三餐規律定時 規律的飲食對養脾胃十分重要。首先,三餐應該定時,且有一定的規律。當然,這種規律不是死的。不是每個人都要7時吃早餐,對於特殊職業、特殊工種,要想辦法形成自己的規律,如很多賣魚、賣肉的人群,早上4時就要開始工作,就需要根據工作特點摸索出自己的合適的時間和節律。吃飯時不宜過快,進食速度過快會加重胃腸負擔,造成反流的情況。另外吃得太快也會容易超量,產生消化不良的情況。 生活規律,
發布於 2023-11-30 07:00
0評論
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並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 每天順時針按摩腳趾肚40~80次,重點是第二個腳趾,對緩解胃痛、養胃都很好。 每天上床後,雙手搓熱,將熱掌心(勞宮穴)貼在胃和肚臍上,待熱度稍減,再順時針按摩30~40次。 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覺前,仰臥床上(天氣冷時可在被窩內進行),
發布於 2023-11-30 07:0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