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發生原因尚不清楚,文獻介紹與下列因素有關:慢性炎症,如肛瘻,肛裂,化膿性汗腺炎,肛門尖銳溼疣,肛門白斑,骶尾部畸胎瘤等,均可視為癌前期病變,由於慢性長期刺激,引起細胞退行性變化,失去正常再分化能力,以致癌變。
肛瘻(30%):
肛瘻又稱“肛門直腸瘻”,大部分肛瘻由肛門直腸膿腫破潰或切開排膿後形成。膿腫逐漸縮小,但腸內容物仍不斷進入膿腔,在癒合縮小的過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暢不易癒合,日久後腔道周圍有許多瘢痕組織,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
肛裂(30%):
肛裂是齒狀線下肛管皮膚層裂傷後形成的小潰瘍。方向於肛管縱軸平行,長0.5~1.0cm,呈梭形或橢圓形,常引起肛周劇痛。多見於青、中年人,絕大多數肛裂位於肛管的後正中線上,也可在前正中線上,側方出現肛裂極少。若側方出現肛裂應想到腸道炎性疾病(如結核、潰瘍性結腸炎及Crohn病等)或腫瘤的可能。
肛門尖銳溼疣(15%):
肛門尖銳溼疣引是一種由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發生於肛門及肛周皮膚粘膜交界處的疣狀贅生物,屬性傳播疾病,常因接觸帶病毒的物器或性接觸感染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