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所說的頭暈,屬於普通詞彙,並非專門醫學用語,我國類似的名詞還有頭昏,京東及東北地區通常使用“迷糊”。
具體而言,頭暈有四種情況:
第一、暈厥前期症候群,酷似長時間蹲在地上以後,突然站立時的感覺,頭昏,看東西模糊,四肢發軟,站立不穩。嚴重時,眼前發黑,意識喪失,摔倒在地,面色蒼白。一部分病人在發作時有噁心,上腹部不適,心慌,出汗等表現。暈厥前期發作時採取平臥姿勢,可以迅速改善症狀。多數情況下,暈厥前期症候群與體質有關,即多見於瘦高青年女性,缺乏運動者。但是,急性大量出血,心臟病等也可引起暈厥,應首先排除這些危險情況。一般先排除急性大量失血,特別是消化道出血(胃出血等),在吐血或排出黑色大便之前,往往無其他出血跡象,容易忽略。如無大出血,則進一步看神經內科,確定為暈厥前期症候群或暈厥後,再進一步檢查排除心臟原因。確定為心臟原因者,則需要心血管內科診治。
第二、眩暈:發作時感覺天旋地轉,因而不願睜眼,常伴有噁心、嘔吐、心慌、出汗。臥床休息不能完全緩解。可能同時伴有耳鳴,聽力減退,而堵塞感等。最常見的原因是耳石症,屬於良性的眩暈,無重大危險,通常在起床、臥床或翻身、俯仰等動作後出現,數秒至數十秒內消失,反覆發作,一般4周以內可以自動緩解。一般在耳鼻喉科通過特殊檢查可以確定診斷。但中老年人,特別是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梗死等疾病者,突發性眩暈可能是腦卒中的表現,需要緊急就診。
第三、不平衡感,屬於一種站立行走不穩的感覺,頗似恐高的人站立在高樓或山崖上向下看的感覺。平常健康的朋友,突然發生不平衡感,需要注意腦卒中的可能,必須緊急就診。但老年人,特別是聽力或視力減退,腦部、脊髓、或神經等曾經發生病患者,會長期存在輕中度的不穩定感,最大的危險在跌倒引起骨折等,最好使用手杖以策安全。一部分焦慮病人,也會有不平衡感,特別是在開闊的大廳或廣場上更為明顯,稱為“廣場恐懼”。可以心理科就診。
第四、一般性頭昏,表現頭昏、頭沉、頭脹、輕微頭痛、頭緊縮感等,感到頭部不清爽,通常伴有不安、急躁、睏倦、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常見於高血壓、貧血、感冒、發熱、酒後宿醉、失眠、睡眠呼吸暫停、以及焦慮抑鬱、頸椎病等。一般無大的危險,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固然重要,對於疾病正確理解,消除顧慮,放鬆心情等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