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7-15 23:57

  白喉桿菌存在於患者或帶菌者的鼻咽腔內,經飛沫或汙染物品傳播。

  細菌感染機體後,在鼻、咽粘膜上繁殖並分泌外毒素。局部由於細菌和毒素的作用,滲出的纖維素和白細胞及壞死組織凝固在一起,形成灰白色膜狀物,稱為假膜。由於咽、喉、氣管粘膜水腫及假膜脫落,可引起呼吸道阻塞,甚至造成窒息死亡。

  細菌一般不入血,只是細菌產生的外毒素入血,並與易感組織細胞如心肌、肝、腎上腺或支配咽、顎肌等的外周神經結合,可引起細胞變性、壞死、內臟出血和神經麻痺。

  臨床上表現有心肌炎、軟顎麻痺、聲嘶、腎上腺功能障礙、血壓下降等症狀。

白喉桿菌的所致疾病相關文章
白喉桿菌為需氧菌或兼性厭氧菌,最適溫度為37℃,最適PH為7.2~7.8,在白喉棒桿菌含血液、血清或雞蛋的培養基上生長良好。菌落呈灰白色、光滑、圓形凸起,在含有0.033%亞碲酸鉀血清培養基上生長繁殖能吸收碲鹽,並還原為金屬碲,使菌落呈黑色,為本屬其他棒狀桿菌共同特點。且亞碲酸鉀能抑制標本中其他細菌的生長,故亞碲酸鉀血瓊脂平板可作為棒狀選擇培養基。根據在此培養基上白喉桿菌落的特點及生化反應,可將
發布於 2024-07-15 23:50
0評論
預防接種效果良好,可顯著降低發病率和病死率。6個月以上至3歲兒童應預防接種白喉類毒素、百白破三聯疫苗製劑或明礬澱白喉類毒素。8歲以上錫克氏試驗陽性者也需接種。對密切接觸過白喉病人的易感兒童,可肌內注射1000~2000單位白喉抗毒素作緊急預防,同時注射白喉類毒素以便延長免疫力。 白喉抗毒素做為特效治療製劑,應在發病早期注射足量的白喉抗毒素,一般用量為2萬~10萬單位,作肌肉注射,重者可作靜脈滴注
發布於 2024-07-16 00:04
0評論
白喉桿菌為需氧菌或兼性厭氧菌,最適溫度為37℃,最適PH為7.2~7.8,在含血液血清或雞蛋的培養基上生長良好。菌落呈灰白色、光滑、圓形凸起,在含有0.033%亞碲酸鉀血清培養基上生長繁殖能吸收碲鹽,並還原為金屬碲,使菌落呈黑色,為本屬其他棒狀桿菌共同特點。且亞碲酸鉀能抑制標本中其他細菌的生長,故亞碲酸鉀血瓊脂平板可作為棒狀選擇培養基。根據在此培養基上白喉桿菌落的特點及生化反應,可將白喉桿菌區分
發布於 2024-06-14 15:26
0評論
白喉是由白喉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咽、喉等處粘膜充血、腫脹並有灰白色偽膜形成為突出臨床特徵,嚴重者可引起心肌炎與末梢神經麻痺。白喉桿菌所產生的外毒素為致病的主要因素。類白喉棒狀桿菌(簡稱類白喉)寄居於人的咽部、鼻腔、外耳道、眼結膜、外陰及皮膚表面等處;屬於棒狀桿菌屬,它包括潰瘍棒狀菌,假結核棒狀桿菌,乾燥棒狀桿菌,結膜棒狀桿菌,假白喉棒狀桿菌等多種,多數對人類不致病,某些可能是條件致病菌
發布於 2024-06-14 15:46
0評論
白喉是由白喉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咽、喉等處粘膜充血、腫脹並有灰白色偽膜形成為突出臨床特徵,嚴重者可引起心肌炎與末梢神經麻痺。白喉桿菌所產生的外毒素為致病的主要因素。類白喉棒狀桿菌(簡稱類白喉)寄居於人的咽部、鼻腔、外耳道、眼結膜、外陰及皮膚表面等處;屬於棒狀桿菌屬,它包括潰瘍棒狀菌,假結核棒狀桿菌,乾燥棒狀桿菌,結膜棒狀桿菌,假白喉棒狀桿菌等多種,多數對人類不致病,某些可能是條件致病菌
發布於 2024-07-16 00:17
0評論
(一)咽白喉需和下列疾病鑑別 1.急性扁桃體炎起病急,熱度高,扁桃體紅腫,咽痛明顯;分泌物較薄,色較淡,僅限於扁桃體,拭之容易剝落。 2.鵝口瘡熱度不高,有白色片狀塊物附著於口腔粘膜,可蔓延至咽部。白膜松,易剝離。病變範圍雖可很廣泛,但中毒症狀不顯著。 3.潰瘍膜性咽炎咽部有壞死性潰瘍和假膜,常伴齒齦炎,易出血,口腔有惡臭。咽拭子塗片可找到梭形桿菌和螺旋體。 4.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扁桃體上有白
發布於 2024-06-14 15:32
0評論
(一)咽白喉需和下列疾病鑑別 1.急性扁桃體炎起病急,熱度高,扁桃體紅腫,咽痛明顯;分泌物較薄,色較淡,僅限於扁桃體,拭之容易剝落。 2.鵝口瘡熱度不高,有白色片狀塊物附著於口腔粘膜,可蔓延至咽部。白膜松,易剝離。病變範圍雖可很廣泛,但中毒症狀不顯著。 3.潰瘍膜性咽炎咽部有壞死性潰瘍和假膜,常伴齒齦炎,易出血,口腔有惡臭。咽拭子塗片可找到梭形桿菌和螺旋體。 4.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扁桃體上有白
發布於 2024-07-16 00:10
0評論
抵抗力 白喉棒狀桿菌對溼熱較敏感,100°C1min或58°C10min即可被殺死;對一般消毒劑敏感,1%苯酚,3%來蘇兒10min均可被殺死;對青黴素及紅黴素敏感。 免疫性 白喉的免疫主要依靠抗毒素的中和作用;白喉病後、隱性感染及預防接種均可產生白喉抗菌毒素而獲得免疫力;抗毒素的作用是阻止白喉毒素B鏈與易感細胞結合,使A鏈不能進入細胞內發揮毒性作用。
發布於 2024-06-14 15:19
0評論
感染白喉桿菌後1~4天就會發病。初期的症狀是咽喉有輕微疼痛,以吞嚥時為明顯。一般說來,兒童的常見症狀有低熱、心跳加快、噁心、嘔吐、寒戰和頭痛。頸部的淋巴結可能會腫大。如果病菌存在於鼻腔內,患兒會流鼻涕,且經常隻影響一側的鼻孔。感染會從喉部擴散到聲帶,並使咽喉部水腫而減小空氣的通道,出現呼吸困難。 白喉的典型表現是形成假膜。假膜是由壞死的白細胞、細菌和其他物質組成的膜狀物,常位於扁桃體和靠近咽喉的
發布於 2024-02-10 21:33
0評論
(一)發病原因 白喉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diphtheria),簡稱白喉桿菌,革蘭染色陽性菌,長約2~3μm,寬0.5~1μm。在塗片上,常呈V,X,Y字排列,一端或兩端膨大,菌體內有濃染顆粒,稱異染顆粒。用Neisser染色時,菌體呈黃褐色,異染顆粒為藍黑色;用Albert染色時,菌體呈綠色,異染顆粒為藍黑色;用Ponder染色時,菌體呈淡藍色,異染顆粒為深藍色。白喉桿菌在
發布於 2024-06-03 04: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