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09-25 03:23

乙肝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如下:

1.母嬰傳播,這曾經是中國乙肝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2.輸血傳播,輸入感染HBV的血液和血製品後,可引起輸血後乙肝。

3.密切生活接觸傳播,皮膚粘膜是人體的天然屏障,當皮膚粘膜受損,同時接觸到乙肝患者的血液,感染乙肝病毒的風險就會增加。另外共用剃刀、牙刷、毛巾等都會增加感染乙肝病毒的風險,這些都可以稱為密切生活感染。

4、乙肝患者有可能發生性傳播,國外已將乙肝和丙肝列為性傳播疾病。

5.醫學上的傳染病,如共用不潔的注射器、未經嚴格消毒的牙科治療器械。而蚊蟲叮咬並不被認為是一種感染途徑,沒有必要對蚊蟲叮咬感到恐懼。

針對以上傳播途徑,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

1.避免日常生活中的接觸傳播:如剃鬚刀、牙刷、洗漱用品等必須是個人使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後,洗手後數錢;等等。

2.預防性接觸傳播:婚前檢查如果一方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另一方應先接種乙肝疫苗;避免不健康的高危性行為。

3、對已感染乙肝病毒的孕婦,應規範進行母嬰阻斷,防止嬰幼兒感染。

4.如果需要進行牙科治療,儘量選擇有嚴格消毒措施的醫療單位。

5.對於體內沒有乙肝表面抗體的人,應注射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是如何傳播的?相關文章
傳播途徑:1、血液傳播:血液傳播是乙肝傳播途徑中最常見的一種,比如輸血過程中被感染,但是隨著醫學的進步,此現象得以了有效控制,但是尚未杜絕。2、醫源性傳播:醫源性傳播也就是說在就醫的過程中被感染,目前多數存在的是微量注射或接種而引起的感染,因此要特別注意注射、接種、紋身等使用的各種醫療器具。3、母嬰傳播:患急性乙肝或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的母親可將乙肝病毒傳給新生兒,尤其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的母親為主要的
發布於 2022-12-08 05:27
0評論
澳抗(HBsAg)陽性孕產婦可將HBV傳遞給子代。其主要發生在分娩中和分娩後,而垂直傳播(分娩前宮內感染)感染率<3%<span="">,多見於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呈陽性孕婦。篩查HBV血清學標誌物(俗稱為乙型肝炎兩對半)包括HBsAg、抗-HBs(乙型肝炎表面抗體)、HBeAg、抗-HBe(乙型肝炎e抗體)、抗-HBc(乙型肝炎核心抗體)。對其篩查的臨
發布於 2022-12-08 05:57
0評論
1、血液傳播:經血液或血製品傳播乙肝病毒。 2、醫源性傳播:由醫療過程中各種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徹底的注射器、針頭等引起感染或拔牙用具及其它創傷性醫療器消毒不嚴格而導致感染。另外,吸毒者因共用汙染的針頭和注射器也可能會導致感染。 3、母嬰傳播:患急性乙肝和攜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的育齡婦女,通過妊娠和分娩將乙肝病毒傳給新生兒。 4、性接觸傳播:個體在與乙肝患者或病毒攜帶者進行性接觸或生活密切接觸時可
發布於 2024-04-29 17:22
0評論
乙肝傳染途徑主要有: 1.血源性傳播:接受被乙肝病毒汙染的血液或血製品。 2.母嬰傳播:乙肝病毒能通過胎盤傳播(宮內傳播),或在孕婦分娩時從產道傳播(圍產期傳播)。 3.醫源性傳播:如醫療器械被乙肝病毒汙染而未經消毒或處理不當可造成傳播。 4.性接觸傳播:性亂交、同性戀性接觸及夫妻之間性生活未採取防護措施。 5.密切接觸傳播:乙肝患者或攜帶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汙
發布於 2024-07-16 08:46
0評論
若育齡婦女孕前篩查HBV血清學標誌物均呈陰性,最好在孕前接種乙型肝炎疫苗(10μg或20μg)。該疫苗對孕婦和胎兒均無明顯不良反應,接種期間妊娠可繼續,並須完成全程接種。對於HBsAg呈陰性孕婦,若其丈夫及其他家庭成員HBsAg呈陽性,新生兒最好注射HBIG治療,因密切接觸可增加新生兒感染HBV風險。精液不引起胎兒感染HBV。HBIG為血製品,必須在產婦分娩前(避免延誤)完成知情同意並簽字後使用
發布於 2022-12-08 05:17
0評論
屬嗜肝DNA病毒科,基因組長約3.2kb,為部分雙鏈環狀DNA。HBV的抵抗力較強,但65℃10h、煮沸10min或高壓蒸氣均可滅活HBV。環氧乙烷、戊二醛、過氧乙酸和碘伏對HBV也有較好的滅活效果。HBV侵入肝細胞後,部分雙鏈環狀HBVDNA在細胞核內以負鏈DNA為模板延長正鏈以修補正鏈中的裂隙區,形成共價閉合環狀DNA(cccDNA);然後以cccDNA為模板,轉錄成幾種不同長度的mRNA,
發布於 2022-12-07 21:42
0評論
乙肝一般是不會通過吃飯傳染的,乙肝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主要傳染途徑有: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日常生活接觸傳播,醫源性傳播。它不僅僅危害患者本身的健康,還可能對身邊的人造成危害,若不治療,部分患者會病情加重,甚至出現肝硬化、肝癌發生,所以患者要根據自身病情積極對症治療。 患者在治療時如果選擇正規專業的醫院,採用有效的治療方法,避免治療誤區,那麼,肝病康復是有希望的。平時飲食要注意清淡,不要吃油
發布於 2024-12-08 11:36
0評論
1、經皮途徑傳播:包括輸未經嚴格篩選的血液、血漿或其他血製品、血透析、注射用針頭針管、檢查或手術器械(如婦產科、外科、眼科、口腔科器械等)、針灸針等,未做到“一用一消毒”引起醫源性傳播,和通過微小的皮膚粘膜破損傷口傳播,如紋身、扎耳環洞、意外被帶血醫療機械刺傷等。國外實驗曾證明,HBV攜帶者的10-4~10-5毫升血,即1/500~1/5000滴血,注射給人體內便引起乙型肝炎,當注射1滴血的1/
發布於 2022-09-25 01:14
0評論
母-嬰傳播:我國孕婦的HBV攜帶率約為11.0%~12.5%,在血清HBsAg陽性的孕婦中,佔45.4%的孕婦血清HBsAg也陽性, 攜帶HBsAg的母親發生母-嬰傳播的機率為40%~70%,若母親HBsAg和HBeAg雙陽性,則母-嬰傳播率升至90%~100%,母嬰傳播發生在母親懷孕最後3個月至分娩後頭2個月,包括3種途徑:(1)子宮內感染或稱產前傳播,約佔母嬰傳播中5%-15%,孕婦HBV經
發布於 2022-09-25 01:16
0評論
1、母嬰傳播:母嬰傳播是最重要的傳播途徑。母嬰傳播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垂直傳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傳播。主要是在圍生期和出生後的密切生活接觸水平傳播。 2、醫源性傳染:在醫院的檢查治療過程因使用未經嚴格消毒而又反覆使用被HBV汙染的醫療器械引起感染的,這個叫醫源性傳播,包括手術、牙科器械、採血針、針灸針和內鏡等。 3、輸血傳播:輸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製品後,可引起輸血後乙型肝炎的發生。
發布於 2024-12-08 11:2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