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心慌的原因有很多,部分患者是由於其他疾病的引發,冠心病、心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等都會引發心慌。當然有的患者是由於自身的情緒所致,憂鬱、過度悲傷等容易引起心慌。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素質低,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心慌不定。也有一些患者是由於心理疾病引發的,存在社交恐懼症的患者,在面對公開的社交場合也往往會產生心慌。甚至有些人產生心慌是沒有原因的,會莫名其妙的產生心慌的感覺。
不同年齡段的患者在出現心慌的時候要區別處理。年輕人或中年人,沒有甚麼原因常感心慌、手抖、出汗、易發脾氣、易餓而吃得多,但消瘦得很明顯,怕熱,這往往提示可能患了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症狀均是基礎代謝增高所致。如果心慌的同時伴尿量減少、雙下肢浮腫,嚴重時浮腫可遍及全身,夜間不能平臥,一平躺就感到喘不上氣,並常感小腹部及右上腹脹痛,且有食慾不振,這可能出現了心力衰竭。常感到心慌,並伴心痛、頭暈、夜間失眠、多夢、健忘等,如測量血壓發現血壓尚正常時,南昌軍民醫院陳友珍說則可能為神經衰弱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女性常感心慌,胸悶,全身痠軟,無力,面色蒼白,結膜蒼白,應考慮是否因貧血引起。如有月經過多、痔瘡出血、鉤蟲病、長期營養不良等病史,就更支持這一診斷了。兒童或青年人如近幾周內患過流感、高燒等,病好了一段時間後,常出現心慌、胸悶、無力,這時要想到是否患了心肌炎,應做心電圖等檢查。
出現心悸時,可深呼吸後屏氣1—2秒,然後慢慢呼出,使心跳減慢。刺激喉部,產生作嘔反應,亦可減慢心率。如心悸症狀仍未能得到緩解,應及時去看醫生。有的患者通過簡單的情緒控制和心理暗示是不起作用的,心慌還是頻頻發生。這樣的心慌患者就需要藥物進行合理的控制,在進行藥物的選擇時要諮詢相關的專家,切忌胡亂服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