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4 23:16

  經常人有提問,中風病有先兆出現嗎?如何預防與干預中風先兆?還有,CT檢查未見有腦部明顯異常,或僅有血壓方面的波動,為何還有中風先兆症狀?等等,此各類問題,歸結為一點:中風先兆如何識別與預防?
  其實,中風先兆的識別與預防,對於大幅度減少與控制中風病的發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臨床表現包括是多症狀組合,加上血壓的表現等,也是臨床表現的延伸的捕捉與診斷的指標之一。血壓升高或不穩,是腦卒中再次發作的基礎。因此,要十分警惕其血壓的再次升高。中風病尚未正式發生,但臨床卻預先出現一些先兆的症狀,此是腦卒中的可能發生的重要依據之一,將此簡稱為“中風先兆”。
  中風病一旦發生,的確可以通過相關影像學檢查進行確診,如應用腦CT、核磁共振(MRI)檢查等。CT、MRI檢查只是在有明顯的腦形態與結構方面的異常時才會有陽性結果,如腦出血時;而臨床自我感覺往往先於CT等影像學檢查陽性結果之前。甚至在其前3-6個月前即也出現,此表明,中風病發生之前,已有一列臨床症狀的出現,即中風先兆出現要早於中風病正式發病之前。
  古代醫學早已憑此觀察判定病人是否可能患中風病。
  中風病,現在發病越來越高,是中老年人最常的見的危急重症之一,其高發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殘率是醫學界所重視的疾病之一。
  對於首次發病者而言,本病並非突然發生。一般在中風之前,有一大半人,甚至有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 的人會出現“預警信號”,這就是所謂的中風先兆。
  金《劉完素?六書中風誡》雲“撓萬物者,莫疾乎風,若干之淺者,留於肌膚,幹之深者,達於骨髓,蓋禍患之機,藏於細微,非常人之預見,及其至也,雖智者不能善其後,是以聖人之教下,皆謂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故中風者,俱有先兆之證,凡人如覺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動者,三年內必有大風之至,經雲‘肌肉蠕動,名曰微風’,聖人治未病,不治已病。”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雲“病之生也其機甚微,其變甚速,達士知機思患而預防之,庶不至於膏肓,即中風症,必有先兆,中年人但覺大拇指時作麻木,或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三年內必有暴病,急屏除一切膏梁厚味,鵝肉面酒,肥甘生痰動火之物……更遠色戒性,清虛靜攝,乃得有備無患之妙,肥人更加意慎口絕欲方是。”
  清代名醫王清任所著的《醫林改錯》中已經詳細列出了三十四種中風先兆症狀;清代《證治匯補》中有詳細記載“平人手指麻木。不時眩暈。乃中風先兆須預防之”。
  對於即將“復中”、“三中”的病人,其提前預警的自我感覺異常的比例更高,據臨床經驗,幾乎人人都會有異於平時的不適之感。主要是集中在疲勞、失眠、煩躁、手足麻木、語言不利、舌頭髮僵、血壓升高或波動明顯等方面。
  中風預知或臨床出現先兆方面,對於有其他疾病史,特別是心腦血管病史、糖尿病等內分泌病史、肥胖病史等,尤其是現在的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粘度等多類人群其發生率更高,或者是高危人群、監控人群。
  中風先兆的表現,除了前面所述的常見症狀之外,臨床還可見到其他一些症狀,主要是在感覺、視覺、聽覺、平衡等方面,如情緒波動、頭痛,頭暈、視物昏花,眼前自覺蚊蠅飛舞,泛吐痰涎、哈氣頻作,身體的某處或偏側肌肉突然跳動、抽掣,失眠或嗜睡,易偏側而行或走足不穩,或易跌跤,等等。
  中風先兆各種臨床症狀出現或持續的時間因基礎疾病、病情輕重、身體與治療狀況等而明顯不同。
  一般分為三種情況:
  輕者,往往瞬間或短時間症狀,持續時間較短,一般為數小時至一週。此部分病人,經過自我生活、飲食、休息、情緒方面的調整,多半能自我恢復,臨床症狀消失。
  較重者,往往持續時間較長,一般為一週至一個月以內。此部分病人,除了要如輕者那樣的自我保健,要進行必要的預防治療措施,如及早針刺、艾灸、服些複方丹參片、三七粉、天麻粉等。
  重者,往往持續更長,一般在一個季度以,甚至更長。這些病人,治療干預是必需的。可以用中醫中藥、針灸,必要的西藥等,進行治療與預防。
  總之,症狀持續時間越長,中風先兆症狀越是明顯,腦卒中發生率就越高,越是要提高警覺與進行必要的干預手段。
  此外要注意一種假象,即一部分出現較重的中風先兆症狀的病人,有時或某一階段突然其先兆症狀減輕或消失,此時,不是好的徵兆,正好相反,中風病的發生或復中等,不久將會赴至。
  據文獻資料統計,出現中風先兆的臨床表現,而本人未作飲食、情緒、休作、血壓、藥物、針灸等方面干預治療的,在三至五年內,則約有三分之一患者發生中風,有約十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二的人在為期三個月至半年內出現中風。
  中醫認為,本病發生的基本病機為:為本虛標實。本虛為肝腎不足為主,標實為肝風上擾,肝陽偏亢,痰瘀阻滯,經絡不暢,或有氣血不足等。
  對於中風先兆症狀的監控與預防,屬於中醫的“治未病”的範疇。
  幾千年來,我國古代醫家積累了豐富的中醫、針灸干預與治療中風病先兆症狀的經驗,且有很多的醫學著作。
  早在春秋戰國時間的《黃帝內經》中就有了中風先兆的記載,其後歷代醫家不斷補充、豐富、完善。
  如何預防與治療中風先兆?中醫的基本原則為:補益肝腎,平肝潛陽,化痰熄風,瘀通絡,或兼以調益氣血等。
  在具體方法上,參考古代醫家經驗,結合今之科學研究,大體注意以下十宜:
  1、宜慎起居

  做到起居規律、有時。自然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人相應,人體要適應這個規律變化去制定起居時間表。從一天而,上午則為春,中午則為夏,下午則為秋,夜晚則為冬,故對於一天的起居安排,也是注意起居有時,防寒保暖。《內經?素問》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靈樞》 “聖人避邪,如避矢石,良工知禁之,聖哲知避之。”所以,避免風寒,適當早起早休,不要過分熬夜或連續不規律地起居生活,以養臟腑,以調氣血。臨床研究發現,天氣寒冷時,本病發病率上升。說明起居攝生對於本病的預防是重要的。
  2、宜節飲食
  飲食有節,不過飽過飢,不過肥甘,不過厚味,不過濃鹽,不過辛辣等等,保證臟腑運化功能,以減少生痰化火釀風致瘀發為中風的病理基礎。
  3、宜遠房幃
  節制性生活,保護腎精神充足,不致腎精神虧虛,虛陽亢逆而形成中風,更有利於延年抗衰。因為腎精是人體生命形成和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抗衰延年之本。
  4、宜防勞逸
  勞逸結合。不要過分辛勞,不要長期加班;不要過分安閒,不要過分恬逸。以免過勞而氣血過耗,虛風或虛陽亢逆;以免過閒而氣血遲滯,痰瘀內生,阻滯經脈。
  5、宜調情志
  調暢情志,保持心情暢達。肝主疏洩,心情不暢則肝氣鬱結,肝鬱則氣滯,氣滯則氣血不暢,臟腑失調,痰瘀內火等易生。因此,肝氣暢,心情舒,氣血和,病可防。養成良好的心情與寬暢的心境,可以有效地防止中風病的發生。
  6、宜監血壓
  血壓升高,血壓波動,都是中風發生的重要基礎。因此,平時要養成監控血壓的習慣。特別是對於已有高血壓的人群,一定要每天測量血壓。鑑於血壓每日的節律性的波動,故還要在不同時段監測血壓,保證使血壓處於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另外,在自覺有頭暈、頭痛、肢麻、舌謇之時,還要增加血壓的監測頻度。
  7、宜控體重
  體重增加,是中年以後以常見現象,也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等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不斷控制體重的增加。對於已有肥胖的人群,更是關注的重點。要從多方面向維持正常體重努力。
  8、宜降血脂
  血脂升高,是現今人群一個非常值得警惕的問題。確切的研究表明,高血脂是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形成的病理基礎,也是中風病的發病有關。故對於高血脂血癥者,降血脂是必要的。目前降血脂的方法較多,但化學藥有很多副作用,有的降血脂效果也不好。應用中醫針灸等降血脂是一個趨向,也有很好的效果,其基本機理是以調達治,通過調整自身臟腑的功能,痰化瘀滌濁,達到效果,且具有治本作用。近二十多年來,我們在此方面,特別是應用艾灸降血脂方面,有了系列研究成果,發表了較多的學術研究文章及相關艾灸保健著作出版,並在本人的網站有“艾灸降血脂項目十大優勢介紹”,中央電視臺中華醫藥欄目有專門關於我們的應用艾灸降血脂的節目(視頻)。這些,都可以供有中風先兆傾向的朋友們參考。
  9、宜作鍛鍊
  現代生活方式中,人們工作節奏與條件改善,鍛鍊的時間越來越少,久坐於電視、電腦前的時間越越來長,以致人體諸多系統缺少必要的功能鍛鍊,機能減退,相關與中風病發生的病理因素不斷形成。故按安排必要的體育鍛煉,是重要的。
  10、宜治諸病
  中風病的形成較為複雜,與很多疾病有關,也就是說,許多疾病可成為中風病的發病因素,以致出現中風先兆症狀。因此,治療有關疾病,減少形成中風病發病,是十分重要的。這些疾病中,關係最密切的,如糖尿病及其外周神經血管病變、動脈硬化、血管炎症等。治療中,應注重中醫的辨證施治,即力求治本,消除產生中風先兆發生的痰、瘀、風、火等病理因素。中醫針灸、中藥等歷來既時治療的佳法,也是預防中風先兆、減少中風病的發生的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何識別和預防中風的前兆?相關文章
舌痛 老年人出現無顯著緣由的舌痛、麻木、活動不便時,多是微血管的炎症反應,也標明可能與血粘度升高相關。 鼻出血 中老年人鼻出血是高血壓病人即將發生中風的警報。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壓不波動惹起的,不加防止則會增加中風的機會,因而不能麻木大意。 眩暈 忽然自覺頭暈目眩,幾秒鐘後恢復常態,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俗稱“小中風”,應及早去醫院請醫生診治,防止中風發生。 單眼忽然發黑 一隻眼睛忽然發黑,看不見
發布於 2024-07-23 10:22
0評論
概述 中風極大程度的危害了機體的健康。但是中風病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它是長久的心腦血管疾病,慢慢演變,產生動脈硬化,進而彈性較弱,更容易破裂。現在就把中風的前兆分享給大家。 步驟/方法: 1、 不明原因的頭暈。頭暈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腦部血供不足導致的,大腦缺血缺氧產生眩暈。 2、 肢體發麻。肢體發麻首先要排除頸椎的壓迫作用,一般人可能是由於血液循環不好出現手腳發麻。但是老年人出現手腳發麻要
發布於 2022-11-21 20:34
0評論
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疾病,由於本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高以及併發症多的特點,所以醫學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並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那麼有中風前兆怎麼預防呢?有中風前兆怎麼預防預防中風的重要性已經引起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醫學家們正從各個方面探索中風的預防措施。1、高血壓是發生中風最
發布於 2022-12-05 19:06
0評論
概述 我的外公今年已經八十歲了,一直身體是非常健康的,精神矍鑠,家裡人對他的身體都沒有怎麼擔心過,上個星期,我們在一起吃飯的時候,發現我的外公的臉部有一部分好像不能自主地動了,家裡的人都懷疑外公是不是有點中風?於是大家商量著把外公送去醫院看一下,經過醫生的檢查,醫生說確實外公是有點輕微的中風,給了點活血化瘀的藥物,說回家治療,那麼面癱真是中風的前兆嗎? 步驟/方法: 1、 面癱可以發生在中風
發布於 2024-04-28 06:23
0評論
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由於人們對疾病知識的缺乏,經常會混淆很多疾病。其中面癱和中風就是其中比較容易混淆的兩種疾病。很多人認為面癱有可能就是中風的前兆,其實根本不是這麼回事,面癱和中風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它們的發病原因是完全不同的.面癱只是發生在面部的一種神經癱瘓,而中風則是能夠瞬間讓全身麻木,偏癱,甚至產生死亡的一種嚴重疾病. 步驟/方法: 1、 面癱是一種面神經病變的疾病,沒有發病年齡段區分,
發布於 2022-10-23 06:47
0評論
概述 面癱很多人都會非常的瞭解患者,還可能會導致出現了明顯的肌肉痙攣的症狀,對患者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面癱的患者最好應該及時到醫院,通過針灸的方法來進行治療,誘發面癱的原因比較多,也可能是由於先天性發育不良導致的這一現象,如果出現嚴重的後天外傷,也可能會引起面癱的產生,面癱這個疾病並不一定是中風的前兆,應該引起重視。 步驟/方法: 1、 面癱是比較嚴重的一種現象,一般都是由於面部神經病變導致
發布於 2023-01-23 03:30
0評論
1.沒有明確誘因的眩暈,突然自覺頭暈目眩,周圍物件都在旋轉,幾秒鐘後便恢復常態,可能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可能,應即時測量血壓,及早去醫院請醫生診治。 2.沒有頸部動作刺激,不伴有心悸的黑朦,指一隻眼睛突然發黑,看不見東西,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後便完全恢復正常,可能是腦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 3.喝水或進食時偶爾嗆咳也可能是中風的先兆。 4.手指麻木,可以是頸椎病、糖尿病引起。如伴有頭痛、眩暈、頭昏、
發布於 2023-09-13 20:27
0評論
腦中風的前兆有很多種,我們歸納了以下幾點:舌痛老年人無明顯原因的舌痛,多是微血管的炎症反應,也表明可能與血粘度升高有關。因此老年人若出現舌痛、麻木、活動不便,不僅應注意局部,更應進行全身檢查,預防中風。鼻出血。中老年人鼻出血是高血壓病人即將發生中風的警報。經醫學觀察,排除外傷、炎症因素,高血壓病人在反覆鼻出血後1-6個月,約為50%的病人發生腦溢血。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壓不穩定引起的,不加預防則會增
發布於 2023-02-28 10:05
0評論
高血壓中風的症狀有哪些?高血壓是發生中風最危險的因素,也是預防中風的一箇中心環節。在發生中風前一般都會有一些早期的症狀出現,那麼高血壓中風症狀有哪些呢? 高血壓中風症狀一:頭暈。 反覆出現瞬間眩暈,視物旋轉,幾秒鐘後便恢復常態。出現肢體麻木、活動不便的異常感覺。 高血壓中風症狀二:原因不明地跌跤。 高血壓到一定的程度,引發腦血管硬化,從而引起腦缺血,運動神經失靈,可產生共濟失調與平衡障礙,而容易
發布於 2024-03-04 19:45
0評論
對心腦的損傷也有可能來自抑鬱症的負面效應對健康行為的間接影響,包括吸菸和缺乏體力活動等。臨床醫生應當努力識別並治療中年人抑鬱症,以避免中風風險有害效應的累積。 據美國《醫學快報》5月13日報道,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的研究者發現,持續抑鬱的50歲以上成年人中風風險會增大。 研究者選取了超過1.6萬名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的健康信息,他們都參加了1998~2010年間的
發布於 2022-12-25 08:1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