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宜採取合理的綜合措施。積極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糾正缺氧,防治併發症,增強機體抵抗力以促進康復。
(一)一般護理及支持療法 室溫應保持在20℃左右為宜,相對溼度55-65%,以防呼吸道分泌物變幹,不易咳出。冬季要定時開窗換氣,每次30分鐘,每天3次,避免對流風,注意休息,執行嚴格的呼吸道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給予相應的處理。對面色青灰,口周紫紺煩躁或嗜睡的患兒,應注意心音、心率變化,觀察有無心肌炎發生,對吃奶、哭鬧後青紫加重,吸氧後仍不能緩解,應及時查明原因,給予處理。
2、注意營養及水份供應;應儘量母乳餵養,若人工餵養可根據其消化功能及病情決定奶量及濃度,如有腹瀉者給予脫脂奶,對幼兒或兒童宜供應清淡、易消化、富有多種維生素的飲食,恢復期病兒應給營養豐富,高熱量食物。對危重病兒不能進食者,給靜脈輸液補充熱量和水份,液量每日60-80ml/kg為宜,必要時輸注全血液或血漿。同時患有佝僂病者宜注維生素D3治療。
3、保持呼吸道通暢 應及時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呼吸道痰液。改善通氣功能,增加肺泡通氣量,糾正缺氧,減輕CO2瀦留。痰多稀薄者,可以反覆翻身拍背以利於痰液排出。也可口服祛痰藥物氯化銨合劑:1ml/歲,一日3次。痰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吸痰或用超聲霧化吸入,液體配方為生理鹽水或蒸餾水30ml,慶大黴素2萬U,a--糜蛋白酶5mg,地賽米松1mg,每次吸入10-15分,每日2-3次。
氧氣療法
臨床常用的給氧方法有:①淺鼻導管或鼻塞法:將導管頭放入鼻前庭,膠布固定,方法簡單,比較安全是常用的給氧方法。新生兒,嬰幼兒的氧流量為0.5-1升/分。②漏斗法:整個漏斗扣在鼻子上面,邊緣距面部皮膚稍有距離,嬰幼兒又不易固定、氧氣大部份被流掉,吸入不多,效果不佳,但對極度煩躁不安、不能接受鼻導管法患兒,此法可取。③頭罩法:用硬塑料頭罩,氧流量3-5升/分。最好通過霧化器。頭罩大小約40×40×40(cm)小的易有CO2存留。④口罩霧化給氧:通過霧化器口罩給氧,小兒流量3-5升/min,氧深度40-60%,因為氧通過霧化器,部分霧粕可過到細支氣管,高溼度可以防止氧氣乾燥,稀釋痰液使其易於咯出,有利於保持呼吸道通暢。⑤正壓給氧法:危重病兒當發生呼吸衷竭時要予器械呼吸正壓給氧,根據患兒的不同情況分別給予持續正壓給氧(CPAP),間歇正壓給氧(IPPB)或呼吸終末正壓給氧(PEEP)等也可採用高頻通氣法。
高濃度(>60%)長時間給氧可損害腦、心、肺、腎等,在肺部可引起肺泡間質水腫,肺泡上皮增生,肺透明膜形成、肺出血等;引起早產兒、新生兒眼晶體後纖維增生症,影響視力,吸氧時應注意防止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