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於組胺,又稱H1受體拮抗劑,是引起皮膚瘙癢的主要介質,所以抗組胺藥成為治療皮膚瘙癢的常用藥物。主要有苯海拉明、非那根(異丙嗪)、撲爾敏(馬來酸氯苯那敏)、羥嗪、去氯羥嗪、賽庚啶、酮替芬、開瑞坦(氯雷他定)、恩理思(地氯雷他定)。
2、在清潔局部皮膚的基礎上,外抹皮質激素軟膏短期應用,療效顯著。常用的有艾洛松乳膏,若有繼發感染現象則可用複方康納樂霜
3、中醫領域認為溼熱型周身型皮膚瘙癢者病屬新起,以年輕者為主,苔黃膩或薄黃膩,脈滑或滑數。治宜清化溼熱。常用藥有:蒼朮、黃柏、蒲公英、茵陳、生山梔、苦參、茯苓、地膚子等。
4、血虛肝旺型皮膚瘙癢者以老年人多見,病程較長,如情緒波動,也可引發或使癢加劇,苔薄質紅,脈細數或弦數。治宜養血平肝、祛風潤燥。藥物常用:當歸、白芍、生地、制首烏、玉竹、珍珠母、生牡蠣、秦艽、苦參、紅棗等。
注意事項
1、第一代抗組胺藥,每天需要服用2~3次,而且服用後易產生中樞鎮靜,出現嗜睡、睏倦、乏力、頭暈、注意力不能集中等不良反應。
2、如因皮膚瘙癢而需服用抗組胺藥時,建議在早餐後服用1片開瑞坦,可以頭腦清醒地投入工作和學習。
3、如果瘙癢發生在晚間,則可在入睡前服用1片仙特明或賽特贊,則既解除瘙癢又可幫助入睡。
4、全身性瘙癢症和局部性瘙癢症在治療用藥上也有不同。全身性瘙癢以口服、注射為主,外用藥物為輔,而局部性皮膚瘙癢症則以局部塗藥為主,口服抗組胺藥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