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頭要的報告明天就得出,可現在才寫了一半 ,眼見又要熬夜加班。心裡一著急,頭也開始隱隱作痛 ,心情愈發低落。這種感覺,或許您也並不陌生。但這是為甚麼呢?是負面情緒引發了頭痛?還是頭痛導致心理失衡?頭痛跟我們的精神狀態究竟有沒有關係呢?
儘管很早就有人注意到心理疾病和頭痛似乎 存在關係,但是直到19世紀末,這個概念才有弗洛伊德明確地提了出來。
到了20世紀30年代末,來自紐約的全科醫生哈羅德?沃爾夫(Harold G.Wolff)針對偏頭痛和心理疾病做了系統研究,提出了“偏頭痛型人格”這一概念。按照他的定義,這一類人往往表現固執、謹小慎微、苛求完美並且常憤憤不平。聽起來是不是有些道理?不過,這個理論沒能經受住後續研究的考驗。其後研究表明,偏頭痛患者並沒有明確的性格特徵。儘管如此,這一研究還是開啟了人們結合生物、心理、社會等因素研究頭痛的先河。
經過對大量數據的研究,心理學家最終還是沒能沒有發現頭痛患者具有任何特殊人格,至於他們是否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目前還沒有定論。但頭痛人群中心理疾病的發病率確實顯著高於普通人群,這是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在普通人中,患有偏頭痛的患者比例為10%,而在有情感障礙的人群中,患有偏頭痛的比例高達30%,是前者的3倍。這裡順便提一下,還有一個壞消息是,女性患偏頭痛的概率是男性的3到4倍。30歲左右女性和男性患偏頭痛的比例分別為24%和9%。這也許跟女性更容易產生心理波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