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8 11:32
<埃博拉出血熱(EHF)是一種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V)引起的急性傳染病,1970年代首次在非洲發現。自1976年在扎伊爾(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和蘇丹爆發以來,它一直在非洲中部地區流行。其臨床表現主要是發燒、出血和多器官損傷。埃博拉出血熱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對受影響地區的人口構成嚴重的健康風險。

I.發病機制

埃博拉病毒屬於絲狀病毒家族,包括四個亞型。埃博拉-扎雷、埃博拉-蘇丹、埃博拉-科特迪瓦和埃博拉-雷斯頓。Ebola-Reston)。發生在剛果(前扎伊爾)、蘇丹和科特迪瓦的三種埃博拉亞型已被證明可導致人類疾病。不同亞型的毒力各不相同,埃博拉-扎伊爾的毒力很強,人類死亡率很高,蘇丹埃博拉次之,科特迪瓦埃博拉對黑猩猩是致命的,對人類的毒力較弱,而埃博拉-雷斯頓對非人靈長類動物是致命的,對人類無致病性。

EB病毒形態多樣,呈桿狀、絲狀和 "L "形,平均顆粒長度為1000納米,直徑為70-90納米。埃博拉病毒的基因組是一種無節段的負鏈RNA,大小為18.9kb,編碼7種結構蛋白和一種非結構蛋白。

EBV病毒在60℃下1小時內大多被滅活。紫外線、γ射線、甲醛、次氯酸、酚類消毒劑和脂類溶劑都能使病毒滅活。EBV在人、猴、豚鼠和其他哺乳動物細胞中增殖,其中Vero-98、Vero-E6和Hela-229細胞最敏感。病毒接種後6-7小時出現細胞病變,表現為細胞變圓、皺縮,可見細胞質纖維狀或顆粒狀結構的包涵體。

II.流行病學

埃博拉出血熱主要流行於非洲的烏干達、剛果、加蓬、蘇丹、科特迪瓦、利比里亞和南非等國。

(一)感染源和宿主。

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人類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都可以成為該病的感染源。

在非洲大陸,埃博拉病毒的感染與接觸野生動物有關,如黑猩猩、大猩猩和死在雨林裡的猴子。

在三種非洲果蝠的血清中檢測到埃博拉病毒的IgG抗體,並在肝臟和脾臟中檢測到埃博拉病毒核酸。有實驗證實,蝙蝠在感染博拉病毒後不會死亡。蝙蝠可能在維持熱帶森林中埃博拉病毒的存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傳播途徑。

1.接觸性傳播:接觸性傳播是該病最重要的傳播途徑,患者和亞臨床感染者的病毒通過接觸(特別是血液、排洩物和其他汙染物)進行傳播。院內傳播是博拉出血熱爆發性流行的一個重要因素。

2.氣溶膠傳播:吸入感染性分泌物、排洩物等。

(三)人群易感性。人類對埃博拉病毒普遍具有易感性。

(三)人群易感性。發病機制和病理變化

病毒進入人體後,可能首先感染局部淋巴結中的單核吞噬系統(MPS)的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和其他細胞。一些受感染的MPS細胞轉移到其他組織,當病毒釋放到淋巴或血液中時,它可以引起肝臟、脾臟和全身固定或移動的巨噬細胞的感染。從MPS細胞釋放的病毒可以感染鄰近的細胞,包括肝細胞、腎上腺上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受感染的MPS細胞同時被激活,釋放出大量的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NF)。這些細胞活性物質增加血管內皮細胞的通透性,誘導內皮細胞表面粘附和促凝血因子的表達,以及組織破壞後血管壁的膠原蛋白暴露和組織因子的釋放,最終導致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在感染的晚期,脾臟、胸腺和淋巴結的大量淋巴細胞凋亡會發生。

主要的病理變化是皮膚、粘膜和器官的出血,許多器官可見局灶性壞死,但以肝臟和淋巴組織最為嚴重。肝細胞的點狀、局灶性壞死是本病最顯著的特徵,並可見小包涵體和凋亡泡。

埃博拉出血熱的發病機制相關文章
1、甚麼是埃博拉病出血熱?埃博拉出血熱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種發生於人類和非人類靈長目動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的急性出血性傳染病。2、埃博拉病毒的傳染源是甚麼?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類和非人類靈長目動物為本病傳染源。3、埃博拉出血熱的傳播途徑是甚麼?接觸傳播是本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可以通過接觸病人和被感染動物的各種體液、分泌物、排洩物及其汙染物而感染。4、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狀和體徵是甚麼?典
發布於 2022-11-27 19:51
0評論
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又譯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產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間,致死原因主要為中風、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發性器官衰竭。病毒以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埃博拉河命名(該國舊稱扎伊爾),是一個用來稱呼一群屬於纖維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屬下數種病毒的通用術語。這種病毒來自“Filoviridae”族。“埃博拉”屬於絲狀病
發布於 2023-02-19 00:06
0評論
1、甚麼是埃博拉出血熱?埃博拉出血熱(以下簡稱埃博拉)是一種嚴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病死率最高可達90%。該病可侵犯人類和其它靈長目動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1976年,在同時發生的兩起疫情中首次發現埃博拉病毒,一起發生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個村莊,另一起出現在蘇丹一個邊遠地區。病毒的起源尚不得而知。基於現有證據,果蝠(狐蝠科)被認為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2、人是如何感染這一病
發布於 2022-12-12 12:17
0評論
各種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普遍易感,經腸道、非胃腸道或鼻內途徑均可造成感染,感染後2~5天出現高熱,6~9天死亡。發病後1~4天直至死亡,血液都含有病毒。豚鼠、倉鼠、乳鼠較為敏感,腹腔、靜脈、皮內或鼻內途徑接種均可引起感染。成年小鼠和雞胚不敏感。人群普遍易感,無論其年齡和性別。高危人群包括與埃博拉出血熱病人、感染動物密切接觸的人員如醫務人員、檢驗人員、在埃博拉流行現場的工作人員等。埃博拉病毒可透過與患
發布於 2023-02-19 00:26
0評論
一、WHO有何旅行建議?在疫情流行期間,WHO定期評估公共衛生形勢,並在必要時提出旅行或貿易限制的建議,且可能通知國家政府予以實施。WHO目前正在評價之前的旅行建議,並準備在近期發佈新的建議。儘管旅行者應對他們和周圍人的健康狀況保持警惕,但由於埃博拉的人際間傳播是由於直接接觸病人的體液或分泌物造成的,因此旅行者感染的風險很低。二、與攜帶埃博拉病毒的人一起旅行安全麼?像患其他疾病者一樣,曾暴露於埃
發布於 2022-11-27 19:46
0評論
1、流行病學史(1)來自疫區或21天內有疫區旅行史;(2)21天內接觸過來自或曾到過疫區的發熱者;(3)21天內接觸過患者及其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或屍體等;(4)接觸過被感染的動物。2、臨床表現(1)早期:急性起病,發熱並快速進展至高熱,伴乏力、頭痛、肌痛、咽痛等,並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皮疹等。(2)極期:多在病程3-4天后出現。持續高熱,感染中毒症狀及消化道症狀加重,出現不同程
發布於 2023-02-19 00:31
0評論
歷史淵源:1976年在蘇丹南部及民主剛果(舊稱扎伊爾)北部幾乎同時暴發了一種傳染性出血熱,當時兩國的病死率為53%和88%。WHO醫學專家從病人標本中分離到一種新的絲狀病毒,形態上與馬爾堡病毒相似,但免疫特徵不同,後來就以疫源地民主剛果的埃博拉河來命名,稱為埃博拉病毒(EBV),所引發的疾病被稱為埃博拉出血熱(EBHF)。後來近40年全球又相繼爆發過24次疫情,感染髮病近2000例,死亡1300
發布於 2022-12-11 03:12
0評論
病毒分型已確定埃博拉病毒分4個亞型,即埃博拉-扎伊爾型(EBO-Zaire)、埃博拉-蘇丹型(EBO-Sudan)、埃博拉-萊斯頓型(EBO-R)和埃博拉-科特迪瓦型(EBO-CI)。EBO-Z和EBO-S對人類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致病性和致死率很高;EBO-R對人類不致病,對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具有致死性作用;EBO-CI對人類有明顯的致病性,但一般不致死,對黑猩猩的致死率很高。1、扎伊爾埃博拉病
發布於 2023-02-19 00:11
0評論
致病性埃博拉病毒可透過與患者體液直接接觸,或與患者皮膚、黏膜等接觸而傳染。病毒潛伏期可達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症狀因人而異,會突然出現。最初的症狀包括:發高燒(最少攝氏38.8度或華氏101度)、嚴重頭痛、肌肉、關節或腹部疼痛、嚴重乏力和疲倦、咽炎喉嚨痛、作嘔和頭暈。懷疑疫症爆發前,早期症狀會被錯誤診斷為瘧疾、傷寒、痢疾、感冒或其他細菌感染,這些病都較常見。埃博拉病毒進而引致腹瀉、深
發布於 2023-02-19 00:21
0評論
病毒結構及生物學形狀1、結構形態埃博拉病毒(EBV)屬絲狀病毒科,呈長絲狀體,單股負鏈RNA病毒,有18,959個鹼基,分子量為4.17×10?。外有包膜,病毒顆粒直徑大約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較強的病毒一般長(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環形,分支形較常見。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長的纖突。純病毒粒子由一個螺旋形核糖核殼複合體構成
發布於 2023-02-19 00:1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