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發病機制
埃博拉病毒屬於絲狀病毒家族,包括四個亞型。埃博拉-扎雷、埃博拉-蘇丹、埃博拉-科特迪瓦和埃博拉-雷斯頓。Ebola-Reston)。發生在剛果(前扎伊爾)、蘇丹和科特迪瓦的三種埃博拉亞型已被證明可導致人類疾病。不同亞型的毒力各不相同,埃博拉-扎伊爾的毒力很強,人類死亡率很高,蘇丹埃博拉次之,科特迪瓦埃博拉對黑猩猩是致命的,對人類的毒力較弱,而埃博拉-雷斯頓對非人靈長類動物是致命的,對人類無致病性。
EB病毒形態多樣,呈桿狀、絲狀和 "L "形,平均顆粒長度為1000納米,直徑為70-90納米。埃博拉病毒的基因組是一種無節段的負鏈RNA,大小為18.9kb,編碼7種結構蛋白和一種非結構蛋白。
EBV病毒在60℃下1小時內大多被滅活。紫外線、γ射線、甲醛、次氯酸、酚類消毒劑和脂類溶劑都能使病毒滅活。EBV在人、猴、豚鼠和其他哺乳動物細胞中增殖,其中Vero-98、Vero-E6和Hela-229細胞最敏感。病毒接種後6-7小時出現細胞病變,表現為細胞變圓、皺縮,可見細胞質纖維狀或顆粒狀結構的包涵體。
II.流行病學
埃博拉出血熱主要流行於非洲的烏干達、剛果、加蓬、蘇丹、科特迪瓦、利比里亞和南非等國。
(一)感染源和宿主。
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人類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都可以成為該病的感染源。
在非洲大陸,埃博拉病毒的感染與接觸野生動物有關,如黑猩猩、大猩猩和死在雨林裡的猴子。
在三種非洲果蝠的血清中檢測到埃博拉病毒的IgG抗體,並在肝臟和脾臟中檢測到埃博拉病毒核酸。有實驗證實,蝙蝠在感染博拉病毒後不會死亡。蝙蝠可能在維持熱帶森林中埃博拉病毒的存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傳播途徑。
1.接觸性傳播:接觸性傳播是該病最重要的傳播途徑,患者和亞臨床感染者的病毒通過接觸(特別是血液、排洩物和其他汙染物)進行傳播。院內傳播是博拉出血熱爆發性流行的一個重要因素。
2.氣溶膠傳播:吸入感染性分泌物、排洩物等。
(三)人群易感性。人類對埃博拉病毒普遍具有易感性。
(三)人群易感性。發病機制和病理變化
病毒進入人體後,可能首先感染局部淋巴結中的單核吞噬系統(MPS)的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和其他細胞。一些受感染的MPS細胞轉移到其他組織,當病毒釋放到淋巴或血液中時,它可以引起肝臟、脾臟和全身固定或移動的巨噬細胞的感染。從MPS細胞釋放的病毒可以感染鄰近的細胞,包括肝細胞、腎上腺上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受感染的MPS細胞同時被激活,釋放出大量的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NF)。這些細胞活性物質增加血管內皮細胞的通透性,誘導內皮細胞表面粘附和促凝血因子的表達,以及組織破壞後血管壁的膠原蛋白暴露和組織因子的釋放,最終導致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在感染的晚期,脾臟、胸腺和淋巴結的大量淋巴細胞凋亡會發生。
主要的病理變化是皮膚、粘膜和器官的出血,許多器官可見局灶性壞死,但以肝臟和淋巴組織最為嚴重。肝細胞的點狀、局灶性壞死是本病最顯著的特徵,並可見小包涵體和凋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