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的種種精神上、身體上的不適,不但會讓生活品質下降,而且還會影響身體的健康,引發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等疾病。要調理女性同胞的這場“危機”,只有從營養飲食、體質、心理等方面全面入手,才能打贏這場“戰爭”。
飲食 均衡營養
約8成女性受到激素分泌量逐漸減少的影響,在停經前後會出現“更年期症候群”,表現出熱潮紅、心悸、失眠、焦躁易怒、頻尿、骨質疏鬆、腰痠背痛、尿失禁等症狀。為緩解不適,許多女性選擇補充大豆異黃酮等來調節。
其實,維持身體健康不能只靠單一營養素,建議從天然食材中攝取均衡營養。更年期婦女應在均衡飲食的前提下,適度補充鈣、鎂、維生素B群、黃豆製品、維生素C和E,同時配合運動紓解壓力和促進骨質健康,才能有效預防和改善更年期症狀。
更年期婦女飲食營養建議自制補鈣養“心”餐。養“心”餐強調“三低一高”與“四少一多”,分別是: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維;少油炸、少肥肉、少油脂、少熱量、多蔬菜。女性平常可多食用番茄、奇異果或黑木耳等食物。番茄有豐富的茄紅素,對於改善血脂肪的組成有輔助效果,並具有抗氧化的能力,因此對於心血管疾病有保健效果。
體質 中醫調理
女性過了45歲,經前或經後經常心情煩悶、情緒低落、易怒、血壓升高、胸悶心悸等,月經次數變少,週期拉長,就可能是更年期綜合徵。
更年期女性常會有心悸,但不會有胸悶、刺痛的心血瘀阻不通的缺氧現象,如果過度緊張,刺激交感神經,使心跳加速,反而會加重心悸現象,誤以為罹患心臟病。其實,只要心電圖檢查結果正常,舌下無大條青筋,就是更年期綜合徵中的常見心悸現象而已,不必太驚慌。
心悸,是一種可感覺到自己心臟跳動的不適現象。心跳可能過快、過慢、不規則,或是以正常速度跳動。更年期女性會有心悸表現,來自於激素開始減少所致,只是多數人以為,激素開始減少一定就是虛,以為只要補一下,心悸就會減緩,其實並不是這樣。
例如,心跳快而無力或心跳慢而胸悶,加上疲勞倦怠、說話無力、手足無力、唇淡甲淡、臉色不華、易受驚嚇、經亂、經量明顯減少、經色愈來愈淡、經來眩暈,可能是心血虛或是心陰虛(多潮熱),可以使用逍遙散或是加味逍遙散來調整心悸狀況。
若心跳過快而有力,精神亢奮、極度怕熱,口舌生瘡、口乾苦臭、煩躁失眠,體力尚佳、舌紅苔黃等是心陽亢盛的表現,不小心吃到人參、四物湯、天王補心丹,會加重心悸現象,此時來杯蓮子心茶,可減少一時的心悸之苦。
女性生理特點之一是比較怕冷,所謂“十女九寒”,但唯一不怕冷的女性,多數是更年期婦女。一旦上了年紀,發現自己愈來愈不怕冷,反而是愈來愈怕熱,特別是下午三點過後,常會出現一陣陣有如潮水般的熱象令人不適,同時兩顴也出現狀似害羞的紅暈,就表示已經進入更年期。
更年期潮熱(又稱熱潮紅)現象有手足心熱與心中煩熱,亦即中醫所謂五心煩熱,再加上面紅泛赤而熱,如此熱象,會讓更年期婦女不怕寒流到來,甚至寒冬薄衣。但是到了酷夏,熱象的內外夾攻,加上心煩失眠、心肝火旺,潮熱經此火上加油,令人更加難受。
潮熱現象,中醫多數定為陰虛燥熱,既是陰虛水不足,就陽熱亢盛,可採用滋陰清熱的方式來保養。中藥如玄參、生地、麥門冬、天門冬、黃精、玉竹等都具有滋陰清熱、減低潮熱的功效。
平日可多食用含水分多的蔬果,如白木耳、黑木耳、秋葵、白蘿蔔、水梨,還有富含天然雌激素的豆漿與山藥,都是能減輕更年期潮熱不適感的最佳保健食品。
當心悸與熱潮紅現象變得頻繁時,只要請中醫師調整一下身體狀態,這些現象就會減輕或消失,不再膽跳心驚、燥熱難當。
心理 學會減壓
有些婦女在停經前後,容易有盜汗、掉髮等症狀,但其實只要藉由生活調整和營養補充,即可獲得改善。
現代女性社會地位高且多為職業婦女,退休後面臨社會角色的改變,一時心理難以調適,壓力更大,此時生活作息若不正常,易因失眠導致情緒不穩,人際關係變緊張。建議婦女朋友,應從生活減壓與規律作息開始,預防更年期的不適,並進一步力行“活在當下”和“開心大笑”的生活哲學,放鬆地朝向生命中的 “第二個青春期”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