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蟲病:1、潛伏期:5~40天,一般為30天。
2、發熱:體溫最高可達39℃以上常伴有畏寒和寒戰。熱型不規則,發熱時間長短不一。
3、腹痛腹瀉:多數患者以上腹痛為首發症狀,症狀似急性膽囊炎。
4、肝區疼痛和肝臟腫大:以肝左葉腫大為主,常伴有明顯的觸痛,主要與肝內膽管炎症有關。
5、過敏症狀:最常見的有蕁麻疹及外周血噬酸細胞增高,,重者甚至出現以噬酸性粒細胞增多為主的類白血病反應。
血吸蟲病:(1)病史:有明顯的疫水接觸史。患者常因游泳、打湖草、捕魚蝦、防汛、嬉水等方式大面積接觸疫水而感染。
(2)尾蚴性皮炎:在接觸疫水後,數小時到48h內出現,為粟粒或黃豆大小的紅色丘疹、癢。常在數小時至2、3d內消失。此為血吸蟲尾蚴侵入皮膚後引起的局部變態反應,發生於曾被感染過尾蚴的人;而首次接觸則不出現,或反應輕微。
(3)潛伏期:從接觸疫水到出現臨床症狀,可從14~88d不等,一般為35~42d,平均40d左右。其間可出現尾蚴性皮炎,及童蟲在體內移行而致的損傷,患者可出現咳嗽等症狀,但常因症狀輕微而被忽視。
(4)發熱:為急性血吸蟲病的主要症狀。發熱的高低、熱型、持續時間及全身反應與感染度輕重及患者的免疫狀態有關。
(5)胃腸道症狀:患者食慾可有不同程度減退,少數有噁心嘔吐。半數以上患者病程中有腹痛,腹瀉,每日3~5次,嚴重者可達二三十次。常帶粘液和血,重症者糞便呈果醬狀。部分患者可有便秘。腹部偶有壓痛。少數患者可出現腹水,此可能由於肝、腸急性蟲卵肉芽腫的廣泛形成,導致肝內竇前高壓和腸淋巴滲液增多而漏入腹腔所致。
(6)肝脾腫大:90%以上患者有肝臟腫大,伴不同程度壓痛,左葉較右葉顯著,可有自覺肝區痛。肝臟腫大一般在劍突下5cm內,亦有超過6cm者。約半數患者輕度脾腫大。質地軟,無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