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2-31 14:38

  病的潛伏期一般在1個月左右。按其病程和主要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三期。

  (1)急性血吸蟲病:大多見於初次大量感染者,以夏秋季為多,起病較急,以發熱等全身症狀為主。

  ①發熱:患者均有發熱,在38℃~40℃之間,熱型以間歇熱、弛張熱為多見,其次為不規則熱。熱度下午或晚上較高,可達40℃,伴畏寒,清晨汗出熱退,發熱可持續數日至3 ~4個月不等。重者常有神志淡漠,聽力減退,甚至譫妄、昏迷。較久者常有消瘦、貧血及營養不良性水腫等。

  ②過敏反應:以蕁麻疹為常見,多見於發熱期,廣泛分佈或僅侷限於四肢,時發時愈,持續數日或2周。可伴有血管神經性水腫、淋巴結腫大與壓痛等。血中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增多。

  ③腹部症狀:半數以上患者有腹痛、腹瀉,多見於中等度熱及高熱者。腹瀉每日2~5次,糞便稀薄,可帶血和粘液,部分患者可僅有便秘。腹痛和壓痛可侷限,也可廣泛。重度感染者由於蟲卵在結腸漿膜層和腸繫膜內大量沉積,可引起腹膜刺激徵、腹部飽滿有柔韌感和壓痛,類似結核性腹膜炎。

  ④肝脾腫大:肝腫大,壓痛,以左葉明顯。半數以上有輕度脾腫大。

  (2)慢性血吸蟲病:流行區居民自幼與河水接觸,小量反覆感染,大多數表現為慢性血吸蟲病。但也有部分急性患者,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徹底遷延而成慢性血吸蟲病。無症狀者僅在普查時發現,有症狀者以腹痛、腹瀉、消瘦、貧血、乏力、勞動力減退等為常見。大便每日多次,帶血性粘液,伴裡急後重,類似慢性菌痢。肝腫大以左葉較明顯,肝表面光滑,質稍硬。脾也逐漸增大,一般肋下2~3cm。

  (3)晚期血吸蟲病:臨床上主要按其體徵等將晚期血吸蟲病分為巨脾型、腹水型、結腸增殖型、侏儒型,同一患者可兼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類型。

  ①巨脾型:患者常主訴左上腹有逐漸增大的塊物,伴重墜感,95% 以上患者肝脾均腫大,但以脾腫大尤為顯著,可達臍或臍下,並越過中線,甚者可達盆腔。脾質堅硬,表面光滑,內緣有明顯切跡。本型患者肝功能可處在代償期,一般情況尚佳,食慾良好,多數患者尚保存部分勞動力。

  ②腹水型:患者訴腹脹,腹部膨隆似青蛙腹,四肢細小。腹水可反覆消長或逐漸加劇,病程長者可達10~20年,某些患者的腹水較明顯或伴有下肢水腫。

  ③結腸增殖型:患者除晚期血吸蟲病表現外,腸道症狀較突出,如原因不明的腹痛、腹瀉、便秘、大便變細或不成形及不全性腸梗阻與左下腹痞塊等。

  ④侏儒型:兒童期反覆感染血吸蟲後,可嚴重影響生長髮育,除血吸蟲病表現外,患者身材呈比例性矮小,面容蒼老,發育障礙,性器官不發育,第二性徵缺如,但智力無減退。

血吸蟲病有哪些表現相關文章
(一)侵襲期 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偶見痰中帶血絲等。 (二)急性期 臨床上常有如下特點: 1.發熱:為本期主要的症狀,發熱的高低,期限和熱型視感染輕重而異。 2.胃腸道症狀:常呈痢疾樣大便,可帶血和粘液。 3.肝脾腫大。 4.肺部症狀:咳嗽相當多見,可有胸痛,血痰等症狀。 (三)慢性期:多因急性期未曾發現,未治療或治療不徹底,或多次少量重複感染等原因,逐漸發展成慢性。本期一般可持續10~20年,
發布於 2025-01-20 09:11
0評論
概述 血吸蟲病這種疾病是一種乙類傳染病的,中國有很多省份是血吸蟲病的流行區域的,例如安徽省,江蘇省,雲南省,中國有80萬左右的人們患有血吸蟲病的,在患者當中還會出現有一兩千而例的急性病例出現,人們在診斷血吸蟲病的時候是包括病原診斷,還有免疫診斷兩大部分的,如果在病人的糞便當中檢獲蟲卵的時候是可以確診血吸蟲病的。 步驟/方法: 1、 血吸蟲病在侵襲期的時候,患者會出現有心中痛咳嗽的情況,血吸蟲
發布於 2023-08-23 10:14
0評論
概述 血吸蟲對大家來說不算陌生,毛主席有首送瘟神的詞即是作於當年全國大範圍打擊血吸蟲病之後,近年來我國尚有該病的患者,對於該病,不能放鬆警惕,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急性血吸蟲病的表現。 步驟/方法: 1、 發熱均有發熱,熱度高低及期限與感染程度成正比,輕症發熱數天,一般2~3周,重症可遷延數月,熱型以間歇型、弛張型多見,早晚波動很大,熱退後自覺症狀良好,重症可出現消瘦、貧血、營養不良和惡病質,
發布於 2024-09-15 04:48
0評論
概述 我們可能都覺得血吸蟲病就是大肚子病,但是,這只是其發展到晚期的表現,對於患病病程達到一定時期的病人,慢性血吸蟲病也隨之侵襲病人的身體,對於其表現,我們接下來了解一下 步驟/方法: 1、 輕度感染者大多無症狀,僅糞便檢查中發現蟲卵,或體檢時發現肝大,B超檢查可呈網絡樣改變; 2、 有症狀型主要表現為血吸蟲性肉芽腫肝病和結腸炎,兩者可出現在同一患者身上,亦可僅以一種表現為主,最常見為慢性
發布於 2024-09-15 04:41
0評論
1.病史 與流行區疫水有接觸史應考慮到有患血吸蟲病的可能,故患者的籍貫、職業與疫水接觸史是診斷本病的重要參考資料,對無症狀無體徵的患者尤為重要。 2.症狀及體徵 蟲吸蟲病變多侷限於痔上靜脈和腸繫膜下靜脈分佈範圍之內,以結腸,尤其是直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最為顯著,小腸病極少,僅見於重度感染者。 (1)急性發病在流行區,發病前1個月左右有明顯疫水接觸史的患者,長期發熱,並伴有下列特徵者應考慮急性血吸
發布於 2024-12-02 15:40
0評論
概述 寄生於門靜脈系統,人是終末宿主,釘螺是必需的唯一中間宿主,導致病人有發熱、腹痛、腹瀉或膿血便等症狀。 步驟/方法: 1、 此種寄生蟲是通過皮膚接觸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的,病變為蟲卵沉積於腸道和肝臟等組織而引起的蟲卵肉芽腫。 2、 日本血吸蟲病是人獸共患病,傳染源是病人和保蟲宿主,如牛、豬、犬、羊、馬、狗、貓及鼠類等。 3、 此病常發生於夏秋季,男性青壯年與兒童居多,常有發熱、過敏反應
發布於 2023-03-13 22:06
0評論
1.感染 血吸蟲的尾蚴、童蟲、成蟲及蟲卵對人體均可引起一定的損害,但以蟲卵對人的危害最顯著,主要引起大腸和肝臟的病變。蟲卵沉著在人的腸壁組織中,其周圍出現細胞浸潤,形成蟲卵肉芽腫,這是發生慢性血吸蟲肝、腸病變的根本原因。一方面,肉芽腫反應可破壞宿主正常組織,不斷生成的蟲卵肉芽腫形成相互連接的瘢痕,導致幹線型肝硬變及腸壁纖維化等一系列病變;另一方面,肉芽腫反應有助於破壞蟲卵和清除蟲卵,並使用蟲卵滲
發布於 2024-12-02 15:27
0評論
排除尾蚴:在遠離廁所和貯糞池的地方開挖水井或打手壓水井,使疫水通過地下砂層自然過濾流入水井中,成為無尾蚴的清潔水。建水井時應儘可能修築井臺,安裝井蓋,並備有公用吊桶。在井旁建造洗物池和排水溝,使用過的廢水及時排出井周圍地區。 在人口密集的村莊,應該創造條件,有計劃地逐步興建自來水,這是保證飲用水安全的最好方法。 對於無法使用井水和自來水的漁民、船民,可根據血吸蟲尾蚴生態的特徵採用河心深處汲水的方
發布於 2024-12-31 14:52
0評論
排除尾蚴:在遠離廁所和貯糞池的地方開挖水井或打手壓水井,使疫水通過地下砂層自然過濾流入水井中,成為無尾蚴的清潔水。建水井時應儘可能修築井臺,安裝井蓋,並備有公用吊桶。在井旁建造洗物池和排水溝,使用過的廢水及時排出井周圍地區。 在人口密集的村莊,應該創造條件,有計劃地逐步興建自來水,這是保證飲用水安全的最好方法。 對於無法使用井水和自來水的漁民、船民,可根據血吸蟲尾蚴生態的特徵採用河心深處汲水的方
發布於 2025-01-20 09:31
0評論
肝吸蟲病:1、潛伏期:5~40天,一般為30天。 2、發熱:體溫最高可達39℃以上常伴有畏寒和寒戰。熱型不規則,發熱時間長短不一。 3、腹痛腹瀉:多數患者以上腹痛為首發症狀,症狀似急性膽囊炎。 4、肝區疼痛和肝臟腫大:以肝左葉腫大為主,常伴有明顯的觸痛,主要與肝內膽管炎症有關。 5、過敏症狀:最常見的有蕁麻疹及外周血噬酸細胞增高,,重者甚至出現以噬酸性粒細胞增多為主的類白血病反應。 血吸蟲病:(
發布於 2024-12-02 15:5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