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五行屬水,腎藏精,主生殖,主骨生髓;又主水,主納氣。由於腎臟蘊藏元陰元陽,為人體生長髮育之根、臟腑機能活動之本,所以腎臟被稱作“先天之本”。腎臟是人體生長、發育、生殖的原動力,腎虛精虧是引起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中醫認為,腎中陰精虧損,可引起許多疾病,比如消渴(糖尿病),高血壓,中醫認為其主要病機根本在於腎陰不足。
腎虛細分起來有許多類型,一般中醫認為腎虛可分為腎氣虛、腎精不足、腎陰虛、腎陽虛,還有腎陰陽兩虛。腎虛的症狀很多,在腦力方面表現為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在情志方面表現為情緒不佳,情緒常難以自控,頭暈,易怒,煩躁,焦慮,抑鬱等;在意志方面表現為缺乏自信,工作沒熱情,生活沒激情,沒有目標和方向;在性功能方面表現為男子性慾降低,陽痿,遺精、滑精、早洩,精子減少或精子活力減低,不育,女子子宮發育不良,卵巢早衰,月經不調,閉經,不孕等;在泌尿方面表現為尿頻,尿等待,小便清長等症狀。腎虛的症狀還可能有早衰,腰膝痠軟,乏力,視力下降,聽力減退,白髮早生,牙齒鬆動易落等。
導致腎虛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先天稟賦不足:先天稟賦,受之於父母,如果父母媾精時精氣不足,後代多有腎虛的表現;
2、 房勞過度:性生活過於頻繁、手淫過度,可以直接造成腎精虧耗,元陽因之虧損而導致腎虛;
3、久病傷腎: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腎炎等等病程日久,消耗人體氣血陰精而導致腎虛,中醫有“久病及腎”之說;
4、 年老體衰:男女自幼年開始腎逐年充盛,至壯年則達極盛,而到了老年則因腎氣衰退呈現衰老;
5、 服用燥熱壯陽之品:如盲目服用鹿茸、動物鞭腎等燥熱壯陽之品,熱盛傷陰,導致燥熱損傷真陰,嚴重者陰虛風動,發生休克、死亡。如古代魏晉時期服用五石散成為時尚,但是導致士大夫早夭身亡;
6、飲食不節:或飲食不足,氣血化生乏源,或飲食傷脾,運化功能失調,氣血不足,後天損及先天,導致腎虛;
7、七情內傷:情志活動必須以內臟精氣化為物質基礎,所以中醫很重視“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調和,七情失調,喜怒無常,情志過激,悲傷過度等都是造成腎虛的因素;
在補腎之風盛行的今天,各式各樣的補腎法層出不窮,那麼,有甚麼既實用又簡便的方法可以健康有效的補腎呢?秦博士提出了“五浴養腎法”,輕鬆養腎,遠離腎虛煩惱!
這裡浴不是洗澡,也不是泡溫泉,所謂“浴”,含有沐浴的意思,沐浴在陽光裡,有溫暖的感覺。我們的浴,主要是指用手摩擦身體的幾個部位,從腳到頭分為浴足、浴腰、浴腹、浴耳,浴頭。通過五浴,達到保養腎臟的目的。
浴足:每天晚上,睡覺以前,溫水洗淨雙腳,端坐床上,左手攀左大腳趾,右手小魚際搓左湧泉穴36次,然後左右手足交替,搓右湧泉穴36下。湧泉穴,位於足底前1/3處,屈曲凹陷處,為足少陰腎經的“井”,所謂井,有源頭的意思,所以我們浴足,取從源頭上補腎的意境。搓湧泉穴,有益腎養陰,清心除煩,導熱下行之功。
浴腰:雙手握拳,拳眼向內,置於腰帶以上,後腰部位上下搓動,36次。腰為腎之府,腎虛多有腰痛。浴腰的部位有膀胱經的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督脈的命門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浴腰有溫腎壯腰,培源固本之功。
浴腹:雙手平掌,置於小腹,來回搓動,左右各36下。浴腹部位,有任脈氣海(臍下1、5寸)、關元穴(臍下3寸)。浴腹有壯腎起痿,補益下元之效,兼有運脾導滯,減肥排便之功。
浴耳:雙手置於耳前,來回搓動,36下。腎開竅於耳,耳如同倒置胎兒,全身各部位都在耳部有反應點,稱為“耳穴”,浴耳不但能養腎,同時起到對全身按摩的作用,長期浴耳,可有益腎填精,疏通全身氣血之功,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
浴頭:又稱“幹梳頭”,雙手五指分開如梳狀,置於前額髮際處,從前向後搓動,36下。頭為諸陽之會,精明之府,高巔之上,惟風可到。無論腎陰虛,內風上擾,還是外風侵襲,都可導致“頭風”,發為頭痛、頭暈的症狀。浴頭可有祛風升清降濁,益腎清腦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