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可緩解頭痛
有句古話:“中藥洗腳,勝吃補藥”,現在也流行一句俗語:“富人吃藥,窮人洗腳”。每天若泡腳15分鐘就能發揮保健作用,如把雙腳浸入到40攝氏度左右的熱水中,約15~20分鐘後頭痛會明顯緩解。這是因為雙腳血管擴張,血液從頭部流向腳部,可相對減少腦充血,從而緩解頭痛。
對於感冒發熱病引起的頭痛,熱水泡腳還有助於退熱。如果在泡腳同時能不斷用手按摩湧泉穴及按壓大腳趾後方偏外側足背的太沖穴,還有助於降低血壓;揉按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可以防治脾胃病。堅持中藥泡腳應用範圍很廣,如風溼病、脾胃病、失眠、頭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都可通過泡腳緩解症狀。甚至截癱、腦外傷、中風、腰椎間盤突出症、腎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後的康復治療以及便秘、減肥、美容等都可以運用泡腳輔助治療。泡到汗出為宜
那怎樣算是泡好腳了呢?泡到你的後背感覺有點潮,或額頭出汗了,就算好了。注意,千萬不要出大汗。因為汗為心之液,出汗太多會傷心的,只要出微汗就可以了。泡腳應用一個較深的木桶,要能把小腿整個放進去的那種。一是容易保溫,二是自然。肝主木,腎主水,這麼一泡,能助肝腎排毒。
泡腳通絡排毒
孫思邈告訴我們,足有三陰:肝脾腎;三陽:胃膽膀胱,都是氣血充盛的經絡,最需天天疏通。肝藏血,肝經不通,心臟供血就會不足;脾主運化,脾經不通就會吃不下飯,氣血就生不出;腎藏元氣,神經不通,元氣就虛弱。胃、膽、膀胱是腑,主排毒,經絡不通,五臟就會中毒。所以泡腳既可以通經絡排毒素,又可以養陽氣補臟腑。會養生的人一定會養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