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10 00:42

  有的病人手術做得很成功,但是術後幾天一下床,竟突然死亡。原來,患者在術後發生了深靜脈血栓,因血栓脫落導致肺栓塞而殞命。一旦發生,無特效治療。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有表現

  患肢腫脹

  這是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後最常見的症狀,患肢組織張力高,呈非凹陷性水腫。皮色泛紅,皮溫較健側高。腫脹嚴重時,皮膚可出現水皰。隨血栓部位的不同,腫脹部位也有差異。髂-股靜脈血栓形成的病人,整個患側肢體腫脹明顯;而小腿靜脈叢血栓形成的病人,腫脹僅侷限在小腿;下腔靜脈血栓形成的病人,兩下肢均出現腫脹。血栓如起始於髂-股靜脈,則早期即出現大腿腫脹。如起於小腿靜脈叢,逐漸延伸至髂-股靜脈,則先出現小腿腫,再累及大腿。腫脹大多在起病後第2、3天最重,之後逐漸消退。消退時先表現為組織張力減弱,再表現為患肢周徑逐步縮小,但很難轉為正常,除非血栓早期被完全清除。血栓形成後期,雖然部分靜脈已再通,但由於靜脈瓣膜功能已被破壞,患肢靜脈壓仍較高,其表現類似於原發性下肢瓣膜功能不全。

  疼痛和壓痛

  疼痛的原因主要有2方面:

  1、血栓在靜脈內引起炎症反應,使患肢局部產生持續性疼痛。

  2、血栓堵塞靜脈,使下肢靜脈迴流受阻,患側肢體脹痛,直立時疼痛加重。壓痛主要侷限在靜脈血栓產生炎症反應的部位,如股靜脈行徑或小腿處。小腿腓腸肌壓痛又稱Homans徵陽性。由於擠壓小腿有使血栓脫落的危險,故檢查時用力不宜過大。

  淺靜脈曲張 淺靜脈曲張屬於代償性反應,當主幹靜脈堵塞後,下肢靜脈血通過淺靜脈迴流,淺靜脈代償性擴張。因此淺靜脈曲張在急性期一般不明顯,是下肢靜脈血栓後遺症的一個表現。

  股青腫 下肢DVT廣泛累及肌肉內靜脈叢時,由於髂股靜脈及其側支全部被血栓阻塞,組織張力極度增高,致使下肢動脈痙攣,肢體缺血甚至壞死。臨床上表現為疼痛劇烈,患肢皮膚髮亮,伴有水皰或血皰,皮色呈青紫色,稱為疼痛性股青腫(Phlegmasia Cerulea Dolens)。常伴有動脈痙攣,下肢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皮溫降低,進而發生高度循環障礙。病人全身反應強烈,伴有高熱、神萎,易出現休克表現及下肢溼性壞疽。

  股白腫 當下肢深靜脈急性栓塞時,下肢水腫在數小時內達到最高程度,腫脹呈可凹性及高張力,阻塞主要發生在股靜脈系統內。當合並感染時,刺激動脈持續痙攣,可見全肢體的腫脹、皮膚蒼白及皮下網狀的小靜脈擴張,稱為疼痛性股白種(Phlegmasia Alba Dolens)。

  股青腫和股白腫較少見,是一種緊急狀況,需緊急手術取栓,方能挽救患肢。

  病史 當病人一側下肢突然腫脹時,應考慮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可能,詳細地詢問病史,瞭解有無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誘發因素,如近期手術史、外傷史、下肢感染史、婦女分娩後長期臥床,以及惡性腫瘤等。

  栓塞平面的評估 根據肢體腫脹的平面體徵估計靜脈血栓的上界:

  1、小腿中部以下水腫為N靜脈;

  2、膝以下水腫,為股淺靜脈;

  3、大腿中部以下水腫為股總靜脈;

  4、臀部以下水腫為髂總靜脈;

  5、雙側下肢水腫為下腔靜脈。

  病程的評估

  (1)全肢病變:是一個漫長的自然演進過程。

  1、I型:病程都在3年以內,其中1年之內者佔86%。

  2、ⅡA型:病程1~10年者佔67%。

  3、ⅡB型:病程5~20年者佔75%。

  4、Ⅲ型:病程在15年以上者佔91%。

  (2)局段病變:病變部位越向近側,再通也越遲。1、髂和髂-股段閉塞者,病程多在15年以上,佔63%。2、股淺靜脈及其遠側段閉塞者,病程3年以內的佔70%。

  診斷

  1、多見於產後、盆腔術後、外傷、晚期癌腫、昏迷或長期臥床的患者。

  2、起病較急,患肢腫脹發硬、疼痛,活動後加重,常伴有發熱、脈快。

  3、血栓部位壓痛,沿血管可捫及索狀物,血栓遠側肢體或全肢體腫脹,皮膚呈青紫色,皮溫降低,足背、脛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或出現靜脈性壞疽。血栓伸延至下腔靜脈時,則兩下肢、臀部、下腹和外生殖器均明顯水腫。血栓發生在小腿肌肉靜脈叢時,Homans徵和Neuhof徵陽性。

  4、後期血栓吸收機化,常遺留靜脈機能不全,出生淺靜脈曲張、色素沉著、潰瘍、腫脹等,稱為深靜脈血栓形成後綜合徵。

  分為:

  1、周圍型。以血液倒灌為主。

  2、中央型。以血液迴流障礙為主。

  3、混合型。既有血液倒灌,又有迴流障礙。

  5、血栓脫落可致肺栓塞。

  6、放射性纖維蛋白原試驗、多普勒超聲及靜脈血流圖檢查,有助於診斷。靜脈造影可確定診斷。

  治療措施

  (一)急性期近年來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治療主要是非手術療法,但偶爾仍需手術治療。

  1、非手術療效

  (1)臥床休息和抬高患肢:患急性深靜脈血栓病人,需臥床休息1~2周,使血栓緊粘附於靜脈內膜,減輕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應消退。在此期間,避免用力排例以防血栓脫落導致肺栓塞。患肢抬高需高於心臟水平,約離床20~30cm,膝關節處安置於稍屈曲位。如抬高適宜,就不需用彈力繃帶或穿彈力襪。開始起床活動時,需穿彈力襪或用彈力繃帶,適度地壓迫淺靜脈,以增加靜脈加回流量,以及維持最低限度的靜脈壓,阻止下肢水腫發展。

  彈力襪使用時間:

  1、對小腿深靜脈或淺靜脈血栓性靜脈炎,一般不需用,但如踝部及小腿下部出現水腫,可用數週;

  2、對N、股靜脈血栓形成,一般使用不超過6周;

  3、對髂股靜脈血栓形成,先使用3個月,以後間斷取除,一般不超過6月,但如水腫出現,則需繼續應用。病人在早期,禁忌久站及久坐。對重型髂股靜脈血栓形成病人,適當限制站立及坐位,並抬高患肢3個月,這樣可促使下肢建立側支靜脈以減輕下肢水腫。

  (2)抗凝血療法:這時深靜脈血栓形成現代最主要的治療方法這一。正確地使用抗凝劑可降低F栓塞併發率和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後遺症。其作用在於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繼續滋長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並促使血栓靜脈較迅速地再管化。

  適應證:

  1、靜脈血栓形成後1月內;

  2、靜脈血栓形成後有肺栓塞可能時;

  3、血栓取除術後。

  禁忌證:

  1、出血素質;

  2、流產後;

  3、亞急性心內膜炎;

  4、潰瘍病。

  常用抗凝血劑有肝素和香豆素類衍化物。

  肝素是一種有效抗凝劑,藥效迅速,靜脈注射10分鐘後,就能有效地控制血液凝結力。其作用時間短,在體內迅速被破壞,大部被酶破壞,小部經腎排洩。靜脈注射3~6小時後,血液凝固時間即能恢復正常。肝素水溶劑有12500μ和5000μ兩種針劑,每100μ相當於1mg。一般劑量近墾素1~1.5mg/dkg/4~6h計算。

  給藥途徑可經皮下脂肪層、肌肉、或靜脈注射:

  1、深脂肪層注射:一般注射在腹壁深脂肪層,用濃的肝素溶液(100mg/dml),劑量每次按公斤體重1~1.5mg計算。每隔8~12小時注射1次;

  2、肌肉注射:肝素劑量每次50mg,每隔6小時注射1次;

  3、靜脈注射:連續靜脈滴注法和間歇靜脈注射法,可每次注射50mg,每4~6小時1次。

  肝素應用時,需測定凝血時間調節肝素劑量。一般用試管法測定,在間隔注射前1小時測定,以調節下次的注射劑量,凝血時間(試管法)正常值為4~12分鐘。在進行肝素療法期間,要求凝血時間維持在15~20分鐘。如凝血時間為20~25分鐘,肝素劑量減半;凝血時間超過25分鐘,暫停注射1次。4~6小時後再次測定,以決定肝素用量。肝素療程一般為4~5天,然後應用口服抗凝藥物,如香豆素類藥物。

  肝素一般很少有過敏反應。

  用量過多,可引起出血,如血尿、創口出血或內臟出血等。一旦發生,可用硫酸魚精蛋白拮抗,劑量按1~1.5mg對抗肝素1mg。它具有完全的拮抗作用,可每隔4小時注射1次直到出血停止。必要時可輸新鮮血。

  香豆素類衍化物是一種凝血酶原抑制劑。其作用誘導期長,一般需在用藥後24~48小時才開始起作用。作用消失時間也長,並有藥物累積作用,要停藥後往往要經過4~10天作用才完全消失。香豆素類衍化物均用口服法。凝血酶原值應維持在20~30%(濃度%)。現國內常用香豆素類衍化物有:雙香豆素(dicoumarin),新抗凝(stntrom)和華法靈鈉(warfarinsodium)。一般以華法靈鈉最常用,第一日每次5mg,每日3次;第二日每次5mg,每日2次;第三日開始每次2.5mg或5mg,每日1次,根據凝血酶原時間調節。

  香豆素類衍化物引起出血時,處理為靜脈注射維生素K110~20mg。嚴重出血者,需靜脈注射大劑量維生素K1,每次50mg,每日1~2次,並輸新鮮血。

  凡肝腎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傾向者,禁用抗凝血療法。抗凝血療法,一般選用肝素4~5天,停肝素前一天起口服香豆素類衍化物,療程應根據病變部位及有無肺栓塞而定。1975年Hirsh指出,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需4~6周;髂股靜脈血栓形成需3~6月;輕度肺栓塞需4~6周;重度肺栓塞需6個月。

  (3)溶血栓療法:急性深靜脈血栓形成或併發肺栓塞,在發病1周內的病人可應用纖維蛋白溶解劑包括鏈激酶及尿激酶治療。1984年Zimmermann主張在血栓形成2周內,仍可應用溶栓藥物。

  鏈激酶是從溶血性鏈球菌培養液提製,尿激酶則由人尿提製,兩者均是有效的活化劑,能激活血液中纖維量白酶原使之轉變為纖維蛋白酶。此酶可水解纖維蛋白成為小分子多肽,達到溶解血栓的目的。

  尿激酶的使用法:

  1、初劑量:一般為5萬μ/次,溶於5%葡萄糖水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靜脈滴注,每日2次;

  2、維持劑量:纖維蛋白原正常值為200~400ml/dl,如測定低於200mg/dl,暫停注射1次。同時測定優球蛋白溶解時間,正常值大於120分鐘,如小於70分鐘,也需暫停次。使用時間可長達7~10天;

  3、副作用:尿激酶無致熱反應,副作用遠較鏈激酶為輕,可有出血如創口出血,但很少發生,發熱、噁心、嘔吐、頭痛、倦怠、胸悶及皮疹等。併發嚴重出血時,可用10%6-氨基已酸10~20ml,靜脈注射,必要時可輸注纖維蛋白原。

  近年來,已研製成功作用僅限於血栓部位的新溶栓藥物,使溶栓藥物史上又增添新的一頁。

  1、人體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自子宮組織或人體黑色素瘤細胞瘤培養液中提取,能特異地激活血栓表面凝膠狀態的纖溶酶原,但對血液循環中溶解狀態的纖溶酶原無作用,故無全身影響,該藥產量甚微,價貴。1989年Krupski報道臨床應用TPA治療血管阻塞,8例中有7例血栓完全溶解,1例部分溶解,無併發症。國內實驗研究已完成,尚未攤投入臨床應用。

  2、尿激酶前體(Pro-UK),是尿激酶的活作用,國內外均處於實驗階段。

  (4)其他藥物:中分子量(平均分子量7~8萬)或低分子量(平均分子量2~4萬)右旋糖酐靜脈滴注,是治療急性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輔助藥物,現已被廣泛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消除紅細胞凝聚,防止血栓繼續滋長及改善微循環。療程為10~14天。可與肝素或尿激酶同時應用。副作用:偶有過敏反應、胸悶、呼吸困難、腰痛、出血和寒戰等。

  2、手術療法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一般不作手術取栓。但對於廣泛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伴動脈血供障礙而肢體趨於壞疽者(股青腫),則常需手術取栓。髂股靜脈血栓取除術的手術時間,一般在發開門見山72小時內,尤以48小時內效果最好。手術時間越早,血栓與靜脈壁粘連、炎症反應程度越輕、靜脈內膜破壞越輕、繼發血栓形成越少,手術取栓越可徹底,術後療效更佳。在作髂股靜脈切開取栓時,需暫時性阻斷下腔靜脈或髂總靜脈,以防取栓時血栓脫落髮生肺栓塞。如採用進腹途徑顯露、鉗夾阻斷下腔靜脈,創傷較大且費時。目前採用的方法,是先在健側腹股溝部在局麻下作一小切口,顯露股靜脈,插入帶氣囊的腔靜脈阻斷導管,在取栓時鼓張氣囊,暫時性阻斷下腔靜脈迴流。然後再作病側用股溝部切口,顯露股靜脈,插入Fogarty導管(一種帶氣囊的導管)向近心端到達髂總靜脈,鼓張氣囊後,將血栓緩慢地拉出。萎癟腔靜脈阻斷地管的氣囊,恢復靜脈血迴流。用塑料帶暫時控制股靜脈近端,將Fogarty導管再向遠心端插入N靜脈,鼓張氣囊後,將遠端血栓緩慢地拉出。同時可在體表反覆輔以向心方向的手法擠壓,擠出小腿靜脈及分支內的血栓。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否則可發生繼發血栓。兩側的靜脈壁切口宜用7-0或5-0尼龍線作精細的間斷縫合或連續縫合,要求內膜對合整齊,勿使外膜內翻。術後需應用抗凝血療法。

  Andriopulos報告164例髂靜脈血栓切除術,其中87例在發病4天內手術,41例在發病8天內手術,其餘更晚。有6例發生肺栓塞,2例死亡。在165例中遠期隨訪者134例,療效最好者是發開門見山1~4天內手術的病人。134例中50%痊癒,295偶有中度腫脹,僅4例存在嚴重血栓形成後綜合徵。手術效果較為滿意。1980年Nüllen報道46例急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對其中13例凝有肺栓塞患者作了及時的血栓切除術。取栓後同時作暫時性動靜脈瘻,3月後關閉瘻口。13例患者術後均未發生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所有病人均保存了靜脈瓣膜功能,無深靜脈血栓形成後綜合徵症狀。掌握好手術適應證,髂股靜脈血栓切除術仍是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慢性期下肢深靜脈血全西藏居發病一年之內,一般不作任何靜脈重建應屆生手術。在此期間,大量側支循環可望建立。經藥物治療和其他輔助治療後,許多病例下肢靜脈迴流障礙可明顯減輕。

深靜脈血栓的常識有哪些相關文章
1、深靜脈血栓,顧名思義是指深靜脈中的血液黏結形成栓子,阻塞了深靜脈深靜脈,而正常情況下血液在血管中是流動著的。當機體處於制動狀態(尤其是骨科大手術),並且具備血流緩慢、靜脈壁損傷和高凝狀態三大危險因素時,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便大大地增加了,其中尤以下肢深靜脈血栓多見,此時病人可出現腳腫、疼痛、活動不便等表現。 2、深靜脈血栓形成,必然會對機體造成一定的影響。深靜脈的主要功能是將血液迴流入心,一旦
發布於 2023-12-10 14:57
0評論
概述 靜脈血栓是靜脈的一種急性非化膿性炎症,在皮膚表層沒有發炎的樣子,只是紅腫、移動時會有疼痛感,並伴有繼發性血管腔內血栓形成的疾病。我家鄰居有一天左腿突然間感覺腫脹,在腿的某個地方感覺疼,走路的時候更疼。而且覺得腿部有沉重感。去醫院大夫說是得了下肢靜脈血栓。靜脈血栓根據血栓發生部位不同可分為兩大類:淺靜脈血栓和深靜脈血栓。 步驟/方法: 1、 淺靜脈血栓是指發生血栓的地方在大隱靜脈或小隱靜
發布於 2022-11-22 07:28
0評論
1、淺靜脈血栓是指發生血栓的地方在大隱靜脈或小隱靜脈極其周邊的部位。主要的發病特徵從外觀上看是皮膚血管附近發紅發腫。血管看起來有點突出,摸起來有點熱,按著會疼。一般不會引起肺動脈栓塞。 2、深靜脈血栓則是發生在人體主要的主幹靜脈部分。相比淺靜脈血栓,可能會引發靜脈周圍炎或動脈痙攣。相比淺靜脈血栓,深靜脈血栓還可發生嚴重併發症,當血栓向上擴延至下腔靜脈時,可導致行動不便。 3、正常情況下,血液在靜
發布於 2023-12-10 15:17
0評論
“醫生,我覺得有點喘不過氣來,而且胸口有點痛。”5月28日晚,剛由救護車接到同濟醫院接受治療的四川地震傷員周老伯向醫生輕輕地說道。負責床位的骨科朱醫生並沒有輕視他的這句話。輕輕打開周老伯骨折的左小腿上的石膏敷料,仔細檢查,黃褐色的左小腿腫脹得十分嚴重,幾乎呈“象腿狀”,如果從直徑已經很難分辨出哪是小腿哪是大腿了。血管外科緊急會診,下肢超聲、CT,一系列檢查證實左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而周老伯說“喘
發布於 2023-03-19 06:06
0評論
1、早期表現為小腿肚疼痛,尤其在足背曲時疼痛加重。同時小腿肚的肌肉有壓痛。2、出現足部及小腿的腫脹,也會伴有皮服顏色加深,這是靜脈血不能及時迴流造成。隨著深靜脈血栓的發展,下肢腫脹程度會越來越重,腫脹的範圍也會越來越大,最後會有整條下肢包括大腿的腫脹。3、隨著下肢腫脹程度的加重,下肢皮膚變為深紫色,繼續發展可能變為蒼白色,肢體極度腫脹。深靜脈內的血栓一旦脫落就會迴流到右心,然後進入肺動脈,造成肺
發布於 2022-09-24 17:20
0評論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早期診斷及重要性 下肢深靜脈血栓在歐美國家稱為DVT,在60年代就開始引起重視。很多普通老百姓也知道一些關於DVT的知識。我國真正重視DVT還是在近幾年的事情,目前國內對於深靜脈血栓的規範治療做的比較優秀的是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他們的血管外科帶頭人Smile(張強)醫生是最早開始重視這種病症的幾個專家之一。過去由於信息的閉塞和醫療界的一些錯誤認識,下肢深靜脈血栓被漏診、誤診
發布於 2023-12-10 15:03
0評論
概述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的進步,想必本是陌生的詞彙大家也逐漸變得熟悉了,而深靜脈血栓便是這其中之一。近幾年,隨著類似“病人下床後猝死或者飛機乘客下機時猝死”這類新聞的增多,大家不僅聽說了深靜脈血栓,而且恐懼於其手段,那麼深靜脈血栓究竟是何物以及有甚麼危害性呢,今天就讓我們便來揭開這神秘的面紗吧。 具體 1、 深靜脈血栓,顧名思義是指深靜脈中的血液黏結形成栓子,阻塞了深靜脈深靜脈,而
發布於 2023-04-15 13:44
0評論
甚麼是深靜脈血栓形成?靜脈是使得血液流回到心臟的血管。深靜脈與動脈伴行,走行於肌肉間,與人體最大的靜脈-下腔靜脈相連接。深靜脈血栓形成就是在深靜脈內形成血液斑塊,引起肢體突然的腫脹、疼痛或者溫暖的感覺,往往是急性發病。深靜脈血栓形成可以引起嚴重併發症肺栓塞。這種情況下,血栓可以由深靜脈脫落,經血液循環,導致肺栓塞,可以危及生命,需要及時處理。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與肺栓塞關係非常密切,臨床上將這兩種
發布於 2022-12-22 17:20
0評論
概述 深靜脈血栓就是指我們體內的血液異常地在深靜脈內出現凝結現象,屬於下肢靜脈出現的迴流障礙性的疾病。血栓一般在制動狀態下形成特別是骨科大手術,血流緩慢、靜脈壁出現損傷和高凝狀態都是引起深靜脈血栓的原因。血栓在形成之後只有一小部分會自行消融,大部分會擴散的情況,其至可以擴散到我們整個肢體的深靜脈主幹,如果治療不及時,對身體危害極大,所以避免患病請大家多瞭解導致深靜脈血栓的病因。 步驟/方法:
發布於 2024-05-01 20:31
0評論
甚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後遺症?由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後導致靜脈瓣膜功能破壞而導致靜脈血淤滯,帶來一系列臨床症狀和體徵的病症。下肢深靜脈血栓後遺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主要表現為患肢酸脹、水腫、淺表靜脈擴張或曲張、小腿下部皮膚顏色變深、嚴重者形成潰瘍。哪些情況下會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後遺症?1、急性靜脈血栓發生時,抗凝不及時、抗凝指標INR未達標、抗凝時間未達6個月等。2、髂靜脈存在廣泛血栓者。3、血栓轉
發布於 2023-02-08 02:0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