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2-28 23:10

  結腸類癌若有較大表面潰瘍形成,此時不易與結腸癌區別。

  結腸癌病人在早期可無自覺症狀,或有腹部間歇性隱痛和不適,常常不被注意,大便習慣也多無改變,有時可有輕度腹瀉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腹部脹滿不適,可有持續性鈍痛,大便習慣明顯改變,次數增多,稀便或濃血便及血便,晚期病人常表現為貧血狀,消瘦,腹部持續性鈍痛,或陣發性加重,大便多呈粘液血便或血便,當出現腸梗阻時,可表現為高度的腹脹,腹部絞痛,並伴有噁心,嘔吐。

大腸類癌的疾病診斷相關文章
1.手術治療 (1)根治性手術目前惟一的根治性治療手段是手術切除,侷限性腫瘤患者首選根治性手術切除,患者術後5年生存率可達80%~100%。 (2)姑息性手術如果為進展期腫瘤,以姑息治療為目的,採用細胞減滅手術可以降低腫瘤負荷、減輕與激素分泌相關的臨床症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2.細胞毒性藥物 常用化療藥物有鏈脲黴素、5-Fu、阿黴素和氮烯唑胺等。常用聯合方案有鏈脲黴素加5-Fu、
發布於 2024-12-28 23:17
0評論
結腸類癌若有較大表面潰瘍形成,此時不易與結腸癌區別。 結腸癌病人在早期可無自覺症狀,或有腹部間歇性隱痛和不適,常常不被注意。大便習慣也多無改變,有時可有輕度腹瀉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腹部脹滿不適,可有持續性鈍痛,大便習慣明顯改變,次數增多,稀便或濃血便及血便。晚期病人常表現為貧血狀,消瘦,腹部持續性鈍痛,或陣發性加重,大便多呈粘液血便或血便,當出現腸梗阻時,可表現為高度的腹脹
發布於 2024-12-28 23:24
0評論
1.胃腸道類癌中發現最多的是闌尾類癌,超過闌尾腫瘤的80%,常位於闌尾尖部,瘤體小,很少引起臨床症狀。瘤體較大時,易發生機械性阻塞,與急性闌尾炎相似。 2.直腸類癌可發生於直腸的任何部位,前壁多於後壁,瘤體直徑從數毫米至數釐米不等。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大便習慣改變(便秘或腹瀉)、直腸出血、疼痛等。 3.結腸類癌常位於盲腸、升結腸。瘤體比其他部位大,常發生轉移,與結腸腔體較大、早期無症狀而不易發現有
發布於 2024-12-28 23:03
0評論
1、綠豆海帶粥 取綠豆100克,海帶60克,大米120克,陳皮3克,白糖適量。將海帶浸透,洗淨,切絲。綠豆、大米、陳皮分別洗淨。把全部用料放入開水鍋內,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成粥,加白糖,再煮沸即可。每日早晚分食。具有清熱消暑、軟堅化痰、降脂降壓的功效,適用於大腸類癌。 2、荸薺粥 取鮮荸薺150克,大米150克。將荸薺洗淨、去皮、切片,與淘洗乾淨的大米同放入鍋中,加清水煮成稀粥即可。每日早餐趁溫食
發布於 2024-12-28 23:30
0評論
類癌是一古老的而較少見的疾病,在胚胎髮育過程中,類癌系起源於胚胎原始腸道部分的腫瘤,腫瘤細胞內含有親銀性分泌顆粒,故又稱親銀細胞癌或嗜銀細胞癌。 類癌又稱類癌瘤,是一組發生於胃腸道和其他器官嗜銀細胞的新生物,其臨床、組織化學和生化特徵可因其發生部位不同而異。此種腫瘤能分泌5-羥色胺(血清素)、激肽類、組織胺等生物學活性因子,引起血管運動障礙、胃腸症狀、心臟和肺部病變等,稱為類癌綜合徵。 又由於類
發布於 2023-01-03 16:18
0評論
概述 癌症疾病在臨床醫療當中,是屬於較難治療的惡性腫瘤疾病,人體一旦患有了癌症疾病後,那麼生命的安全都會受到了威脅。而大腸癌是屬於惡性腫瘤當中的其中一種疾病,導致人體患有該病症的原因往往和患者長期飲食不當有著直接的關係。因此,及時瞭解身體變化,在身體出現了異常現象時,及時治療尤為重要。那麼大腸癌的症狀有哪些? 步驟/方法: 1、 人體一旦患有了大腸癌的疾病之後,首先會開始頻繁的出現了腹脹以及
發布於 2023-03-26 10:07
0評論
大腸癌以手術治療為主,其它治療包括:化療﹑放療﹑免疫治療和中草藥治療等。早期大腸癌術後5年生存率幾乎達到100%,進展期大腸癌療效減半,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腸癌是提高療效的關鍵。 一、外科治療: 大腸癌的唯一根治方法是早期切除癌腫。探查中如發現已有癌轉移,但病變腸曲尚可遊離時,原則上即應將大腸癌切除,以免日後發生腸梗阻;另一方面,癌腫常有糜爛、滲血或伴有繼發感染,切除後能使全身情況獲得改善。對有
發布於 2025-01-04 15:13
0評論
一.病史 詳細詢問病史,常可啟示大腸癌的診斷。凡中年以上出現原因不明體重減輕、貧血、大便習慣改變、粘液便、血便、腸梗阻等症者,均應考慮大腸癌的可能。為早期發現大腸癌,對於一些無明顯症狀但具有大腸癌危險因素的人群如有大腸癌家族史者,本人罹患過結腸多發性息肉病、潰瘍性結腸炎、Crohn病、慢性血吸蟲病或接受過盆腔放療、膽囊切除術者,均應定期隨訪和複查。 二.體格檢查 全面的體格檢查不僅有助於大腸癌的
發布於 2023-01-01 15:54
0評論
1.肺部表現為哮喘和呼吸困難,在20%~30%的病人中發生,與支氣管哮喘相似。 2.胃腸道腹痛、腹脹及裡急後重較為常見,腹瀉為小便樣,每天可達10~20次,瀉前可伴有腹痛或絞痛。 3.心臟可出現心跳快、血壓降低或休克。晚期可有充血性右心衰竭,表現端坐呼吸,下肢水腫。 類癌瘤缺乏特殊徵象,診斷頗為困難。臨床上往往被忽略或誤診為闌尾炎、克隆病、腸癌等疾病。當類癌瘤出現類癌綜合徵時,診斷較易。典型者表
發布於 2023-01-03 16:52
0評論
大腸癌患者還要做鋇灌腸X線檢查:在部分情況下,患者的病灶部位發生在乙狀結腸上段或更高位置,須進行X線鋇劑灌腸檢查。普通鋇灌腸X線檢查對較小的大腸癌容易漏診,最好採用氣鋇雙重造影,可提高放射學診斷的正確率。希望患者朋友通過以上大腸癌的診斷方法,能夠早期發現病情,從而及時作出合理有效的治療措施,能夠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使患者免受疾病的折磨。 大腸癌對於我們大家來說是熟悉的,我們都知道,該病是目前比
發布於 2023-01-16 12:3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