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2-30 20:20

  患了蟯蟲病後,以夜間肛門口及會陰部奇癢為特徵。

  同時,還可引起食慾不振,消瘦,咬指甲,煩躁,夜驚失眠等症狀。而蟯蟲反覆刺激胃腸道時,還可出現不明原因的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脫肛。

  若蟯蟲爬到尿道或陰道里還會引起尿道、陰道等炎症,出現尿頻、尿急、尿痛或陰道分泌物增多、白帶增多等症狀。

  夜間肛門奇癢,肛門口發紅,分泌物多,可直接看到爬到肛門外排卵的雌蟲。蟯蟲病的診斷並不困難。由於蟯蟲不在腸道內產卵,而在肛門外皮膚上產卵,所以可用棉籤或膠紙,早晨在肛門拭抹一週,直接採取標本,在顯微鏡下觀察,可發現蟲卵。

蟯蟲病的症狀相關文章
概述 由蠕形住腸線蟲寄生於人體腸道而引起的傳染病,患者和感染人群主要是兒童。成蟲主要寄生於人體回盲部,頭部附著在腸粘膜或刺入粘膜深層,吸取營養,並可吞食腸內容物。(圖為蟯蟲成蟲) 步驟/方法: 1、 人是蟯蟲唯一的終宿主,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排出體的蟲卵即具有傳染性。蟯蟲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可直接經手從肛門至口進入消化道而感染,也可經生活用品及受汙染的食品而間接感染。 2、 臨床表現為肛門
發布於 2023-03-13 21:26
0評論
蟯蟲患者是惟一的傳染源。感染方式主要通過肛門一手一口直接感染和人群之間接觸感染,偶爾,在肛周孵育的幼蟲再返爬回肛門內而發生逆行感染。本病容易傳播,常在集體兒童機構或家庭中造成流行。 蟯蟲成蟲細小,呈乳白色。雌蟲長8~13mm,體直,尾部尖細;雄蟲大小約是雌蟲的1/3,尾部向腹部捲曲,有一交合刺。蟲卵為橢圓形,不對稱,一側扁平,一側稍凸,無色透明。在剛排出的蟲卵內常有蝌蚪期胚胎,在適宜環境下發育為
發布於 2024-12-30 20:34
0評論
適宜食物 莧菜(紫),芥菜,芋頭 忌吃食物 蔥白,青蔥,洋蔥,大蒜,青蒜 一、飲食 一、蟯蟲病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諮詢醫生) 1、葵子生食,每日約50克,連吃一週,可驅蟯蟲。 2、葵子生食,每日早晚各一把,配服芹菜汁半杯,連服一個月,治高血壓。 3、向日葵花盤連蒂一個,水煎,加蜂蜜服,治胃出血,產後腹痛,疝氣疼。 4、蒂盤一個,紅糖250克,同煮服,能降高血壓。 5、蒂盤一個,焙
發布於 2024-12-30 20:41
0評論
蛔蟲是最常見的一種腸道寄生蟲,特別是兒童極易感染。媽媽們可以觀察寶寶的表現,寶寶如果出現肚子疼、食慾不振、睡覺磨牙、臉上有白斑、易煩躁等症狀,那說明有可能寶寶肚子里長了蛔蟲。得了蛔蟲病要及時檢查和治療,要不就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 蟯蟲是另一種常見的腸道寄生蟲,得了蟯蟲病常會有肛門、會陰部瘙癢等症狀。蟯蟲病很容易廣泛流行和傳染,其傳染的途徑可以通過接觸、吸入空氣等。如果寶寶得了蟯蟲病,全家都要注
發布於 2024-03-06 07:36
0評論
概述 日常生活總有很多看不見的寄生蟲,如果被感染了,那麼便會嚴重的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一定要注意,蟯蟲感染會導致腸梗阻的發生,應該如何治療?我來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步驟/方法: 1、 蟯蟲的感染主要是由於小孩吃了不乾淨的食物導致蟲卵進入身體,導致在腸道寄生,從而引起吸收腸道營養,引起各種各樣的腹部疼痛,腸道阻塞,這時一定要服用排蟲劑。 2、 要預防蟯蟲的感染,首先一定要注意,一
發布於 2023-03-14 01:18
0評論
概述 蟯蟲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寄生蟲,蟯蟲主要是寄生在人體的腸道內,由於飲食習慣不好,或者是由於便後不洗手導致的感染患者往往會覺得腹部疼痛,那麼這種疾病應該怎麼樣治療我來為大家分享一下: 步驟/方法: 1、 首先,想要預防蟯蟲的感染,那麼一定要及時做好清潔工作,一定要在飯前便後要洗手,因為不洗手,就可能導致蟯蟲的蟲卵,重新吃入體內,引起嚴重疾病發生。 2、 其次,蟯蟲的感染者,往往是孩子,當孩
發布於 2023-03-13 23:18
0評論
概述 生活中存在各種疾病,有些病,症狀大致相同,為了更好的確診,我們要了解它和甚麼病相似,以免誤診,先來看看頸椎病的症狀與哪些病的症狀相似吧,這樣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步驟/方法: 1、 神經根型頸椎病,這一類型的症狀與脊住結核和腫瘤、肌萎縮型側束硬化症相似,它們的症狀相同處都是,以頸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無力為主。 2、 其次脊髓型頸椎病,這一類型與腦內腫瘤、耳源性和
發布於 2023-07-22 17:49
0評論
      眩暈眩暈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病人的常見症狀。病人因為頸部的伸展或旋轉而改變體位誘發眩暈症狀。前庭神經核缺血性病變引起的眩暈,一般持續時間較短,數秒至數分鐘即消失,發病時病人可有輕度失神及運動失調,表現為行走不穩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性病變引起的眩暈不伴意識障礙。前庭神經病變引起的眩暈屬中樞性眩暈症;迷路缺血性病變屬周圍性眩暈症。部分病人有噁心感,急性發病時病人不能抬頭,少數病人有複視、眼顫
發布於 2023-02-01 08:17
0評論
頸椎病症狀錯綜複雜,主要症狀是頸肩痛,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少數有眩暈、摔倒,或一側面部發熱、出汗異常,嚴重者雙下肢活動受影響,甚至截癱。具體來說,病人可以有脖子發僵、發硬、疼痛、頸部活動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變硬、上肢無力、手指麻木、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裡握物有時不自覺地落下等表現;有些病人出現下肢僵凝,似乎不聽指揮,或下肢綿軟,有如在棉花上行走;另一些病人甚至可以有頭痛、頭暈、視力減退、耳鳴、
發布於 2022-12-02 07:06
0評論
魚鱗病皮膚乾燥粗糙,皮屑邊緣略翹起,狀似蛇皮,或汗毛孔有顆粒物堵塞,長不出汗毛,重者皮膚呈灰褐色鱗屑和深重斑紋,隨著年齡增長波及全身,本病特點冬重夏輕. 治療應養血潤燥,活血和營.中醫治病“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治標必求其本”.故通過觀察,中藥燻蒸去除鱗屑,然後用養血潤燥,活血和營,保溼中藥外搽.通過一萬餘病例療效觀察,均能保持皮膚光滑細膩.
發布於 2022-12-02 12:4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