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病的預後
小兒克山病急性型病死率高,為30%~85%。大劑量維生素c 和亞硒酸鈉的引入可使急性型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大大降低,病死率降至6%~18.9%。如能早期、及時、合理的治療和搶救,臨床治癒率可達85%以上。急性型20%可轉為慢性型,20%可轉為潛在型,症狀可完全消除;如不及時積極治療,病人可在發病後24h 內死亡,約50%在2 天內死亡,死因多為心源性休克或猝死。亞急性型和慢性型可猝死,部分轉為潛在型。潛在型可保持一定的勞動力,但可出現急性發作或轉成慢性型,合併嚴重心律失常者預後不佳。
克山病的預防
應開展群防群治,搞好環境衛生,改良水質及農作物,改善膳食和居住條件。預防發病的誘因,包括防治腸道及呼吸道感染,避免過熱、過冷或過度勞累,以及防止暴食及精神刺激等。近年來有的病區曾試用口服亞硒酸鈉防治本病,可減少本病的急性發作和降低病死率。用法為1~5 歲每次0.5mg、6~9歲1mg、10 歲以上2mg,每週1 次,每年發病季節前開始服用,連續服用3~6個月。一般無不良反應。硒中毒的反應有谷丙轉氨酶升高、造血及凝血障礙、脫髮、脫甲等。亞硒酸鈉對本病的預防作用未明,似與硒為谷胱甘肽氧化酶和輔酶q10 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使心肌對缺氧的耐受性提高有關。有的病區採用鉬酸銨、硒鹽、鋅鹽施肥,可獲預防本病和農作物增產雙重效果,值得探索